不懂得「侘」和「寂」,就不能說已經認識了日本文化之美。「侘」和「寂」兩者可說是一體的兩面,傳達大和民族一種獨特的審美精神與心靈境界。
日本文化中,審美取向自古崇尚簡約、樸素、恬淡、靜寂。時至中世,又誕生了「侘」(Wabi)、「寂」(Sabi)等審美概念。這等美學概念,不只應用在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中,也深植於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並傳承至今。即使當下,當人們看到簡便而質樸的茶具,或身置古樸而靜寂的庭園、寺廟時,很多人內心會頓然生起一種古樸、恬適、超然之感。這種審美體驗,該是與日本傳統思想「侘」、「寂」不無干係,或可說就是其一種折射與自然反應。
日本美學中的「侘」與「寂」
日本美學概念與理論,源於西方文化,為哲學中的一個重要分支,是一門感性的學問,一般以對美的本質及其意義的探究為主。近代前,東方文化中沒有明確提出過類似西方文化中的美學概念,至西學東漸,日本作家、學者森鷗外(1862~1922年)將西方美學譯為「審美學」,而日本近代啟蒙思想家西周(1829~1897年)、中江兆民(1847~1901年)等學者則譯為「善美學」「佳趣學」等,後來統稱「美學」,延用至今。
東方所言美學,一般是指在西方美學定義、框架內探究的哲學範疇,並不包含東方文化內容。然而,自古以來,中國、日本等東方思想文化中,業已存在相關美學內容,只是未被概念化,並作為一個獨立範疇而已。誠然,由於東方文化與西方文化之不同,其所反映在美學方面的內涵與外延意義自然與西方美學不甚相同。
從日本傳統文化現象中看,日本具有獨特的傳統美學思想,可稱之為日本美學,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一樣,也隱藏於浩繁的文化整體之中。那麼,日本傳統美學是以何等方式表現,又具有怎樣的特質呢?在此,僅通過「侘」、「寂」,審視一下日本美學的形與實,以期窺一斑而知全豹。
誠然,「侘」、「寂」等傳統審美思想,是日本美學思想的典型體現,充份而準確地反映了大和民族與日本文化的特點。並且,西方一般將美學視為哲學,而日本美學並非只停留在形而上學層面上的思考,更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連,成為其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侘」意為從粗糙、貧苦、不足中獲得心靈的充實;「寂」則指在閑適寂寥中自然感悟到的那種深邃而豐盈之美。兩個漢字的意涵與中文漢字原意既有重疊,又有不同之處,實乃借此二漢字表達大和文化、思想,展現日本美學之特有意境。
在談到日本美學時,一般不將「侘」與「寂」分開,而是將其作為一體來論述、探究。因此,綜合來說「侘」與「寂」就是:人們嘗試從粗糙、貧苦、不足或閑適、寂寥之中,尋覓或感受心靈的充實感、尋覓美的感悟。因此,日本常將感受到的現世無常、人生多舛等也視為一種美,並非無奈之下的捨棄,而是近似於悟道的一種價值理念、人生領悟、處世哲學。
在日本最早的詩集《萬葉集》(783年)中,便有「侘」的相關記載,但大多是用於描寫戀愛中的寂寞等情感。從文獻上看,江戶時代面世的茶書《南方錄》(作者不詳,一說為茶聖千利休所著)中,首次將其作為一個美學概念提出、使用。
作為語言單詞,「侘」本來是表示令人不快、生厭之身心狀態,但中世時期,這一詞彙發生了變化,演變為一種嶄新的審美意識:從令人不快、不足中尋獲美。
這一審美意識又與禪學相結合,使其影響漸次擴大。日本室町時代以後,禪學追求事物本質的思想在武士、文人中十分盛行,在文化層面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如在庭院中用砂石表現島嶼、流水等枯山水便是一例。
室町後期,茶道、俳諧(日本詩歌文學形態之一,具有詼諧、幽默特點)等也引入這一審美意識,並獲得普遍認同,加速了普及。茶道、俳諧等,將從簡潔、淳樸中發現的清澄、恬靜等視為美。至江戶時代,詩人松尾芭蕉將其推至新的高度。其後,這種審美意識,漸次從貴族、文人、武士等上流社會向庶民百姓擴展開來。
掠影茶道「侘」之美
室町時代(1336~1573年),在貴族及武士階層中,有收集、欣賞中國豪華茶器的風習。室町中期以後,僧人、「侘茶」創始人村田珠光(1422~1502年)等人開始使用簡樸的茶具,以便使人能感受到靜寂、單純,遂開創了茶禮之新風。村田珠光在其相關文章中說:與其皓潔滿月,莫若時隱時現於雲間之彎月更美麗動人。他所要主張的是:將崇尚不足之美應用於茶道中,使茶道參與者可體悟到茶之「侘」的美妙境界。
富商、茶道家武野紹鷗(1502~1555年)將村田珠光的茶道思想進一步深化,而後來成為茶道一代宗師的千利休(1522~1591年)便拜他為師,修習茶道。在茶道中,千利休追求人之內心交流,並依照自己的審美觀創造出了諸多茶具,每每體現出前所未有的獨創性,並使茶道中「侘」之美獲得大成。
至江戶時代,「侘」之美被定位為茶道審美之根本,並要求積極踐行,其意義及內容等,也都有相關規定。「侘茶」這一形式現於江戶時代,源於千利休流派。
松尾芭蕉(1644~1694年),被譽為日本俳諧詩聖,在他的作品中常吟詠「侘」之美。譬如,那首著名的「靜寂古池塘,青蛙跳水聲。」便是很好的例證。當時,俳諧吟詠追求言辭意境的奢華絢麗,而芭蕉這一首濃縮「侘」之美的俳諧,自然給俳壇帶來了莫大衝擊、啟迪。似這般,「侘」作為作者審美境界之體現,芭蕉等人積極實踐,並大力倡導,將其美學思想推廣開來。
江戶初期,既是武將又為茶道名人的小堀遠洲(1579~1647年),師從千利休與古田織部,經歷了從豐臣到德川的天下巨變。經過對各流派的篩選,他推出了使茶道與王朝文化相結合的茶道,提出了嶄新的茶道美學概念:「綺麗之寂」。其特點是:豪華之中蘊含寂靜之美。與其他流派不同之處是,茶禮雖蘊含古色幽趣,但卻又保有幾分綺麗華美。他一生中,僅在遠洲開的茶會就多達四百多次,他邀請社會各階層人士參加,從大名(擁有廣域領地的武士)、公家到町人等,人數多達兩千之多。
「侘」「寂」與禪學
「侘」「寂」本為不同概念,將二者相提並論並作為日本美學概念提出、普及,歸根究底乃受禪學影響所致。因此,日本美學思想之「侘」與「寂」又帶有濃厚的禪學色彩,並將其視為獲得「悟」的必須要素。
為了便於理解「侘」「寂」之美學內涵,將其賦予了七項標準。其一為不均衡,即非對稱性、不規則性、不完整性。其二為簡約樸素。其三為枯槁,即外表枯槁而內在頑強。其四為自然,即重視自然原理,崇尚天真無邪。其五為幽玄,即朦朧而深遠的優雅。其六為脫俗,即擺脫一切執著,達到無心。其七為靜寂,為能使身心接受到一應事物,需要內外兩靜。
「綺麗之寂」即朦朧而深遠、脫俗的優雅。圖乃東京六義園幽靜的川上楓與落葉繽紛。(容乃加/大紀元)
「侘」本是貧困、不入時之意。在身處貧困卻又能看淡財富、權力、名譽之中,藏有其跨時代、超世間的珍貴價值。這或許就是「侘」美學之意義所在。
誠然,禪學自古便被認為是走極端的,而上述美之標準設定,也是見仁見智,被認為不無偏頗之嫌,實乃禪學處於末法時期的一種自然表現。然而,這些審美觀對日本美學的影響卻是至深至遠的,延續至今。
飄洋過海的「侘與寂」
作為日本美學的特有概念,「侘與寂」早已走出東瀛,步入世界。漢語大多依據漢字原意或近義翻譯,英語則按其發音譯為「Wabi-Sabi」(侘-寂)。西方對日本文化有一定修養者,大都知曉該詞。當然,來日旅遊的外國人,也常常言及或聽到這一代表日本審美觀的「Wabi-Sabi」。
日本思想家岡倉天心(1863~1913年)在其著作《The Book of Tea》(日譯本《茶本》、1906年)中,介紹了日本茶道與禪學、道教、花道等的關係,較全面地詮釋了「Wabi-Sabi」這一東洋美學思想,在「Wabi-Sabi」文化步入世界進程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鈴木大拙(1870~1966年)修禪後赴美,用英語著述的禪學書籍達二十多本,他因此也成為世界知名的佛教學者。他在著述及在哈佛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講學期間,多有涉及禪學與日本美學,使歐美對日本的「Wabi-Sabi」有了較透徹、深刻的理解。
此外,通過英國陶藝家Bernard Howell Leach(1887~1979年)、美國作家Leonard Koren(1948~)等外國人的介紹,也使「Wabi-Sabi」美學漸次國際化。
人自古傾向趨利避害,今人更是喜歡豐盈、富貴、繁盛、充足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則崇尚中庸、自然之道,如恬淡、清雅、樸實等等,個中體現的是物極必反、否極泰來等自然法則。從高層次來看,貧窮、不足、粗糙、寂寥等並非壞事,而個中包蘊著轉向美好的趨勢。若能從中領悟人生真諦,那便是智者。日本美學中,即蘊含了這等智慧。#
─點閱【東瀛采風】系列─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