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因為疲勞、關節肌肉疼痛、便秘、外表腫脹等多樣的症狀,跑了好幾家醫院,看了不同科室的醫師,最後才發現是甲狀腺功能低下惹的禍。

甲狀腺是一個內分泌器官,對全身新陳代謝有深遠的影響。若罹患甲狀腺功能低下,需要終生吃藥嗎?

甲狀腺功能低下症狀多 最常見是它

甲狀腺是位於頸部前方蝴蝶形狀的器官,它分泌甲狀腺素,控制身體許多重要的功能。甲狀腺素的水平可以影響呼吸、心率、體重和情緒。如果沒有足夠的甲狀腺素,身體的許多功能都會減慢。甲狀腺素分泌不足所造成的疾病,就稱為甲狀腺功能低下。

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因人而異,可能包括:疲勞、怕冷、便秘、聲音低沉、反應變慢、皮膚乾燥、頭髮稀疏、身體浮腫、體重增加、心跳減慢、關節和肌肉疼痛、記憶衰退、憂鬱。[1]

若是女性,還會有月經不規則、經血過多、不孕的狀況。

新光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江宜倫表示,這類患者做血液檢查,可能還會檢出低血鈉、貧血或低密度膽固醇上升。

也因為症狀多樣,很多患者往往是做了各種檢查,繞了一大圈,才發現是甲狀腺功能低下。

台大醫院內科部副主任王治元指出,在這些症狀中,最常見的是疲倦。然而,疲倦是非特異性的症狀,如貧血、睡不好、年紀大了也容易累,所以很多人不會想到自己是甲狀腺出問題。

當患者甲狀腺素不足的情況加重,體重可能會微幅或明顯增加,因為代謝差會使體脂肪增加。

另外,有些患者看起來腫腫的,王治元表示,這並不是水腫而是黏液腫,特徵是手指壓下去,腫起來的地方不會凹一個洞。黏液腫是因為甲狀腺素缺乏,使體內結締組織的纖維母細胞產生過多類似玻尿酸的黏多醣類,沉澱在皮下、疤痕組織或內臟器官,造成外表腫脹。

隨著病情發展,患者會出現怕冷、心跳變慢、身體反射動作變慢的情況。如果沒有進一步治療,可能會出現肋膜積水、心包膜積水。最嚴重會發展成甲狀腺黏液水腫昏迷,表現為肺部換氣不足、體溫低、血壓低、心跳過慢、意識不清。

江宜倫建議,如果發覺自己有容易疲倦、便秘、外表腫脹、怕冷等情況,可以到內分泌與新陳代謝科做檢查。

如果有容易疲倦、便秘、外表腫脹等情況,可到醫院檢查是否甲狀腺有問題。(Shutterstock)
如果有容易疲倦、便秘、外表腫脹等情況,可到醫院檢查是否甲狀腺有問題。(Shutterstock)

女多於男!甲狀腺疾病常見原因

王治元表示,成人罹患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常見原因有三個:

1. 自體免疫

自體免疫,就是自己的免疫力攻擊自己。這是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最常見原因。這類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甲狀腺,使甲狀腺發炎,不能產生足夠的甲狀腺素。

家族史中,若有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的親友,建議少攝取碘含量過高的食物,有機會避免發作。

2. 手術、放射治療

因甲狀腺癌、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結節等疾病進行開刀治療後,甲狀腺殘存組織不足而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

治療頭頸部癌症的放射療法也會影響甲狀腺,導致甲狀腺功能減退。

3. 老化

王治元表示,國外研究發現大於55歲的族群,台灣則是大於53歲的中老年人裏,較容易有發病。

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中,女性比例較高,包括甲狀腺腫大、甲狀腺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甲狀腺疾病,以女性患者為常見。不過,老化的族群中,男女患病比例相近。

甲狀腺功能低下要吃藥一輩子?這些人可能不用

當醫師懷疑病人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時候,會藉由抽血來評估其甲狀腺功能,確認是否有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情況。有時候也會進一步測甲狀腺自體抗體或利用甲狀腺超音波,評估甲狀腺結構是否正常,了解可能造成甲狀腺低下的原因。

若被確認是甲狀腺功能低下,多數患者需要一輩子服用甲狀腺素的藥。

但是,這對一時之間沒有終生服藥的心理準備的患者來說,通常難以接受。「所以我們看到甲狀腺功能不足的第一件事,不要急著給患者吃藥」,王治元說。

一般而言,醫師會隔一段時間再抽血確認,患者是不是真的甲狀腺功能不足。他表示,要看抽血報告及臨床其它證據是不是足以支持做終生治療。同時,依不同族群、不同年齡、症狀、生活作息,以及對方是否有自體免疫疾病,開立不同的治療模式。

動過甲狀腺手術的病人,因為是組織缺損,需要密切關察是否會進展成真正的甲狀腺功能不足。

70歲以上的人口,如果抽血報告是甲狀腺功能輕微偏低,且症狀不是很明顯,屬於亞臨床型的甲狀腺功能低下。這類患者若沒有動過甲狀腺手術、沒有病史,是正常老化過程,不急著吃藥,以回診抽血觀察為主。

王治元解釋,甲狀腺是一個壓力器官,而甲狀腺素的分泌由腦下垂體所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所控制,腦下垂體的激素變化又是幾小時就變動一次。因此,不可能抽一次血,就判定患者是甲狀腺功能低下這個疾病。但是,抽血結果可以給個警訊:甲狀腺功能是偏高或偏低。

亞臨床型的患者在經過調整睡眠、情緒和壓力後,尤其是睡眠,甲狀腺功能就可在短時間內回到比較穩定且正常的範圍內,不需要吃藥。

王治元指出,根據統計,不用到70歲,有些人50幾歲就出現輕微的甲狀腺功能不足。這類患者經由觀察、控制,在一年之內,大概有60%~80%的人可恢復正常。「所以,很多時候不要急著吃藥,先觀察。因為觀察本身就是一種治療」,他說。觀察期間,保持正常的作息、良好的睡眠,並減少不必要的壓力,例如挑戰自己能耐的極端運動。

70歲以上的年長者,若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不是很明顯,以回診觀察為主。(Shutterstock)
70歲以上的年長者,若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症狀不是很明顯,以回診觀察為主。(Shutterstock)

相反,若抽血報告的數值比較嚴重,且經過至少2次不同時間點的抽血確認,就需要服藥治療。例如,抽血報告明顯呈甲狀腺功能低下,並且有極度倦怠症狀,又患有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風險的病人,就有必要補充甲狀腺素。江宜倫表示,老年或者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一般從低劑量開始,並慢慢增加。

70歲以下的人口,特別是50~60歲,有較高的機率需要服藥治療。王治元指出,過去有研究分析台灣健檢資料庫發現,這個年齡層的人若輕微甲狀腺功能不足,8年內的死亡率會上升,且死因多與心血管疾病有關。

2017年一項分析了一百多萬人的薈萃分析指出,與甲狀腺功能正常者相比,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2]缺血性心臟病風險高13%、心肌梗塞高15%、因心臟病而死亡的概率(cardiac mortality)高96%,以及全因死亡率高25%。

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心臟病患者,因心臟病而死亡的概率增122%,全因死亡率增51%,兩者風險都會更高。

另有少數人不用終生服藥。江宜倫示表示,有些病人是亞急性甲狀腺發炎造成甲狀腺低下,因甲狀腺功能可能會慢慢恢復,暫時服用甲狀腺素即可。亞急性甲狀腺炎多是在感冒後發生,這是一種非持久、可自然復原的甲狀腺發炎。

那麼,患者需要限碘嗎?若是體內有自體免疫抗體的患者,無論年紀大小,生活中都要避免食用海苔、海帶、紫菜等高碘食物。因為高碘食物會加劇甲狀腺發炎,使病情更嚴重。這類型的患者,甚至連海帶湯、紫菜湯都不適合。同時,生活中養成規律作息、適當舒壓、學會情緒控管,都有助於控制病情。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堅守真相與傳統】21周年贊助活動🎉:
https://www.epochtimeshk.org/21st-anniv

🔥專題:全球通脹加息📊
https://bit.ly/EpochTimesHK_GlobalInflation
🗞紀紙:
https://bit.ly/EpochTimesHK_EpochPaper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