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專欄多談及個人心理,與心理學離不開的重要名詞應是情緒吧。我們普遍知道欲擁有良好的精神健康,情緒應是宣洩出來,而不是受壓抑。但它帶給人類﹝甚至是動物﹞的功用是什麼呢?萬事萬物必有其存在價值,今次讓我們揭開它的面紗。

我們普遍認為「情緒」與「感覺」是差不多意思,實際存在差異。丹尼爾(Daniel Goleman)是《EQ》的作家,他將「情緒」定義為:「感覺及其特有的思想、生理與心理的狀態,以及相關的行為傾向。」但「感覺」只是情緒的其中一部分,如:興奮、憤怒或是痛楚。

情緒有利於生物延續生命的功能。當人在森林突然遇見獅子,他自然會害怕,動彈不得。獅子捕捉獵物時,牠的目標是走動中的生物。當人受驚靜止時,獅子便難於發現,人便可存活下來。當嬰兒肚餓時,他會大哭,母親自然餵哺他。這便增加嬰孩的生存機會。嬰兒進食後感到滿足,他會笑臉迎人,感到愉悅。母親看到他的笑容,得到鼓勵,加強她以後繼續餵哺他。

情緒有利於人類溝通。除了上述嬰兒與母親的溝通外,「情緒」在人際溝通上扮演重要角色。某人帶愉快的心情時,別人樂於親近他,樂於向他求助或是求教,團隊合作的精神便能發揮出來。不要忘記人是群體動物,加強彼此溝通,也是增加生存的機會,同時也加強歸屬感。個人感到與組織或是社會的聯繫,不致產生孤獨無助的感覺。另外,當某人悲傷時,垂頭喪氣,即使他不作聲,實際已向他人發出訊號:「我很悲傷,請來安慰我吧。」旁人看到他低落的情緒,多會詢問他身心狀況及發生什麼事,或輕拍膊頭或是擁抱,以示關心。每人期望自己傷心時也獲得別人的慰藉,因此人們多主動關懷他人。

情緒促使我們維護社會公義。當我們看到某人受欺凌時,我們會憤怒,向施虐者說不。這些憤怒的情緒也促使我們團結起來,組成一起,反抗不公義的事,例如:工業行動、環保團體拯救海洋生物等。@
(編者按:本版文章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