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的最大特點就是麵皮內包裹著內餡。據考察,餃子最早源自於中國。但是經過了長久的流傳,至今幾乎每個國家都發展出當地的特色餃子。

世界不同飲食文化中所出現的各種餃子,從外型到內餡都有了多種的變化,口味也有甜的、鹹的,非常豐富;烹調方式也有很多種,有水煮的、蒸的、煎的、烤的和炸的。

我個人喜歡乳製品,所以較偏愛西方的餃子,咬下去能聞到淡淡的乳酪香!不知道大家都喜歡甚麼樣的餃子呢?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各國有趣的特色餃子吧!

中國的小籠包

圖/Pixabay
圖/Pixabay

中國人喜歡吃餃子,尤其過年的時候,全家聚在一起包餃子,年味特濃。包餃子時,有些人會將乾淨的硬幣、糖、花生、紅棗等包進餡裏,吃到硬幣的人,表示來年財運好兆頭;吃到糖的人,表示來年日子會更甜美;吃到花生表示健康長壽;吃到棗子表示早生貴子。這樣的習俗真的是很有趣!

中國人吃餃子依照烹調方法,可以做成蒸餃、煎餃或湯餃。但對西方人來說,一提到中國的水餃就會聯想到小籠包。我想大家應該都嘗過了它的美味,小籠包以皮薄、餡料豐滿、充滿鮮美的湯汁精華聞名於世。內餡用料通常是切碎的豬肉、蟹肉、蝦肉等多種口味,而且通常用竹籠蒸煮。

日本餃子

談到日本餃子(Gyoza),大家應該會聯想到日本第一餃子之都「宇都宮」吧!日本的宇都宮不僅有多家餃子專賣名店,而且當地的家庭餃子消費量更高居日本第一。建議你有機會可以去嘗嘗地道的日本餃子!

典型的日本餃子主要是包著豬絞肉、蔬菜,並以蔥、大蒜和薑調味。包好後的餃子可煎、可炸,也可水煮。食用時佐以醬油、醋和辣油調製的醬汁。

通常日本餃子都是以半煎、半蒸熟的方式烹煮,和中式煎餃(鍋貼)很像。我想主要的差異是日本餃子的皮通常會再薄一些,吃起來的口感會略為不同。

格魯吉亞的卡里餃

圖/Pixabay
圖/Pixabay

格魯吉亞地跨歐亞兩洲,飲食和文化深受歐洲影響。其傳統餃子卡里餃(Khinkali)造型相當獨特優雅,在整個高加索地區都頗為流行。內餡大多是絞肉、洋蔥、辣椒、鹽和孜然。用麵粉做成的餃子皮將餡料包進去之後,在頂部扭轉塑形。烹調這種餃子時多以水煮的方式,將肉汁鎖在餡料中,非常美味。 通常會搭配粗黑胡椒食用。

南韓泡菜餃子

南韓餃子(Kimchi Mandu)最大的特色是融入了地道韓式泡菜,且內餡還會包入豆腐增加口感香氣。另外,在南韓餃子中,也會加入各種食材如豬絞肉、蝦仁、牛肉、椰菜、豆芽、洋蔥、蔥和蘑菇等等。

Mandu在韓語中是「饅頭」,做成餃子形狀就叫餃子,做成包子形狀就叫包子,指的是包餡的麵點。Mandu除了可蒸煮之外,也可以油炸、鍋煎或水煮,通常會做成湯餃,傳統上在寒冷的冬天最常食用。

越南餃子

越南餃子(Banh Bot Loc)很特別,它是透明的,看得到內餡,外型長的有點像我們常常看到的水晶餃。這種越南餃子通常會包著香蕉葉蒸煮,也有用水煮的方式。

越南餃子的麵衣主要是由木薯澱粉製作而成,所以非常有嚼勁。傳統越南餃子的內餡會包著蝦肉和五花腩,上頭會撒上紅蔥頭酥,並搭配越南甜甜辣辣的魚露蘸醬。

波蘭餃子

圖/Pixabay
圖/Pixabay

波蘭餃子(Pierogi)傳統上是在聖誕節和其它重要節日吃的,在歐洲和美國都很受歡迎。可做成鹹的也可做成甜的,最大的特色應該就是它的烹調方式,先將餃子用水煮方式煮熟,然後在平底鍋用牛油和洋蔥煎上色。鹹波蘭餃子裏頭通常包著薯仔、芝士、剁碎的肉或是酸菜,搭配酸忌廉食用,而甜波蘭餃子則會包著各式各樣的水果,例如各種莓果,並以融化牛油或是忌廉搭配食用。美味的波蘭餃子看上去就很可口呢!

烏克蘭餃子

由於地理位置很相近,烏克蘭餃子(Varenyky)和波蘭餃子有一點像,但差異比較大的應該是外型,烏克蘭餃子比波蘭餃子要小得多,且烏克蘭餃子的皮比波蘭餃子再更薄一些,口味也比較淡一點。

烏克蘭餃子同樣可以做成甜的和鹹的,鹹的餃子除了會包入薯泥、芝士,還會包入各種海鮮如各種魚類等。做成甜的就當甜點,內餡會包水果如酸車厘子、藍莓及甜芝士、丁香、檸檬汁和糖。

烹煮方式和波蘭餃子也差不多,不過烏克蘭人非常喜歡他們的乳酪,所以烏克蘭餃子幾乎都會搭配著乳酪食用。

烏茲別克餃子

源於烏茲別克的傳統餃子「楚瓦拉」(Chuchvara)在中亞和中東地區極為普遍。這種小小的餃子通常由未發酵的小麥麵粉做成餃子皮,內餡則包著絞肉(一般會是羊肉)和當地的特殊香料,包好後的餃子會跟肉湯一起煮。因為地區的關係通常不會有豬肉。主要是水煮或煮成湯餃,煮好後的餃子還會搭配乳酪食用。

意大利麥穗餃子

意大利的麥穗餃子(Culurgiones)來自奧格里亞斯特拉省(Ogliastra),餃子的形狀就像麥穗,餡料有碎薯仔、以羊奶製作的佩科里諾芝士(Pecorino)、豬油(Lard)、洋蔥、大蒜和薄荷,也可以改用意大利乳清乾酪「瑞可塔」(Ricotta)、菠菜(或甜菜)和藏紅花(或稱番紅花)。水煮約4分鐘後撈起,放涼冷卻,食用時淋上簡單的番茄醬汁,灑上一點佩科里諾芝士。◇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