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振興中華文化的我,很想向各位推薦一本既有趣又警世的古書,就是明朝萬曆年間張應俞寫的《江湖奇聞杜騙新書》。所謂「杜騙」,即杜絕騙術的意思,作者以時事為藍本,把自己耳聞目睹的騙局分為24類,寫成84個小故事並附上按語,希望警惕世人提防騙子,篇篇精彩,簡直是中國古代騙術的小百科。

(「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這些舊社會騙術,五花八門,有些匪夷所思,現代人做夢也想不到。例如有個故事叫「地理寄婦脫好種」,光是看這個標題,相信大家都如墮霧中——用大白話翻譯,即「風水佬(地理)寄存自己老婆(寄婦)去騙人家的優秀精子(脫好種)」,聽落去係咪好黐線呢?

故事講一個魯姓風水先生為葬父物色地點,但唯一找到的福地是楊家墳祠,這是別人的土地,風水先生沒法把父親的骸骨葬下去。於是他心生一計,娶一個美女為妻,再租楊家花園門下住家,不久就借故遠行看風水,臨走前跟老婆說,楊家兩公子若來調戲你,就聽他們的,他們有錢可以照顧你,但萬勿跟他們的僕人鬼混。

楊家兩公子果然垂涎風水佬太太美色,輪流上門調戲,她也遵守夫命不抵抗,跟兩人睡了。如是者四年,她誕下兩個兒子,都是楊家血脈。此時,自製綠帽的風水先生就回家收割成果,帶着別人的孩子和老婆搬走。後來兩子長大,得楊家祖墳風水庇蔭,皆登科第,一生大富大貴。風水佬這種騙術,叫「脫種」,即脫去人家的好種。如此刁鑽的騙術也想得出,問你服未?

書中另有一些騙術,就算過了四百年也歷久不衰,例如「詐稱公子盜商銀」這個故事。話說一個叫陳棟的山東商人前往福建建陽區買布,帶着一千多兩銀子和兩名僕人。途中遇到一「棍」(即騙子,像今天我們講「神棍」的棍),暗中覬覦他的財物,但陳棟是老練的商人,防範森嚴,騙子不容易得手。

騙子於是假裝福建建南巡道御史的公子,帶着四名隨從,甚具氣派,一路上跟陳棟都在同一家店投宿。陳棟沒有跟他交談,而騙子也不與陳說話。到達江西鉛山縣時,騙子拜訪了當地縣丞蔡淵。縣丞與福建巡道素不相識,只知其姓,但聽他說是巡道的公子,姓氏也對得上,就待他甚厚。之後,縣丞禮尚往來地回訪了騙子,還送他路費禮物(古時叫「送下程」)。

陳棟看到縣丞回訪送禮,便以為騙子真是巡道的公子。當晚,騙子以「下程」請客,邀陳棟吃飯喝酒,但陳棟仍然提防其他盜賊,並未放鬆警惕痛飲。如是者兩人又走了一段路,陳棟到了他熟悉的地方,眼看就要跟騙子道別,覺得不回敬一餐於禮不合,便決定請他吃飯。是夜他們喝酒盡興,直到三更,陳的僕人都睡了,而陳棟則喝醉伏在桌子上。一醒來,財物已悉數被騙子偷走。

陳棟隨後去了江西廣信府,告發縣丞勾結光棍騙財,縣丞辯解說:「福建巡道和我同府異縣,我知道他的姓名,但他的公子則沒見過面。現在他自稱巡道公子來拜訪我,我一個小官,怎能不回拜送禮給他呢?陳棟過了幾天被人偷去財物,與我何干!」

陳棟說:「那人一路同行,我一直提防他。他來拜訪你,而你回拜了,我才相信他是真的公子,結果中了他的計。他是你的相識,怎可以不告你?」最終案件宣判:「縣丞不合錯拜公子,輕易便送下程,致誤客商,不無公錯」,罰縣丞賠陳棟一百兩銀子作為回家的路費。

作者張應俞在故事後評論:「棍之設機巧矣!一路裝作公子,商人猶知防之;至拜縣丞,而縣丞回拜送贐,孰不以為真公子也?」

縣丞所犯的錯,即欠缺「盡責查證(due diligence)」,所以就算縣丞自己也受騙了,依然是「不無公錯」,理應受罰。這位萬曆年間的江西縣丞,是否很像近日那個沒有做背景調查,一聽見「王子」駕臨就仆出去叫「殿下,殿下」的市長呢?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