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藝術家祖基拉‧亞歷山德里諾‧德‧卡瓦略(Pedro Alexandrino de Carvalho)(1729年–1810年)不僅是一位傑出的畫家,也擅長繪製草圖。他的畫作展示了葡萄牙在歷經1755年大地震災害後,他如何參與葡萄牙重建藝術遺產。

葡萄牙藝術家祖基拉‧亞歷山德里諾‧德‧卡瓦略(Pedro Alexandrino de Carvalho)。(公有領域)
葡萄牙藝術家祖基拉‧亞歷山德里諾‧德‧卡瓦略(Pedro Alexandrino de Carvalho)。(公有領域)

重建藝術景觀

1755年11月1日諸聖節當天,距葡萄牙海岸約120哩外海,發生黎克特制8.5級大地震,強震幾乎摧毀整個里斯本和周邊地區。超過90%的建築物倒塌、祝融肆虐,還有接踵而來的海嘯。

卡瓦略的天花板壁畫作品《天使報喜》,1784年創作,位於葡萄牙里斯本意大利人教堂內(洛雷托聖母教堂)。 (Andreas Manessinger/CC BY-SA 2.0)
卡瓦略的天花板壁畫作品《天使報喜》,1784年創作,位於葡萄牙里斯本意大利人教堂內(洛雷托聖母教堂)。 (Andreas Manessinger/CC BY-SA 2.0)

地震不但摧毀了公共建築、紀念碑、教堂和宮殿,也破壞了位於里斯本的主教座堂、宗座聖殿和許多重要教堂。里斯本幾乎必須全部重建,刻不容緩。

大地震後,卡瓦略算是里斯本最多產的畫家。他在宮殿、教堂和學校等新建物中完成許多畫作協助重建。他也完成許多壁畫協助再造葡萄牙首都。

卡瓦略勤奮工作、技藝超群且精力充沛。他繪製了許多祭壇畫和教堂天花板壁畫,從他的草圖就能看出許多細節,展現了畫家獨特的風格。

表現力豐富的畫作

卡瓦略的素描簡單而富表現力,充滿戲劇張力的風格,在視覺上尤其引人注意,比起同時代其他畫家更與眾不同,卡瓦略的草圖非常簡單一致,富含細節、準確性和生命力。

卡瓦略作品《皇家婚禮寓言》。在折紙上用深褐色墨水勾勒出水墨畫風格。葡萄牙里斯本國家古代藝術博物館提供。(公有領域)
卡瓦略作品《皇家婚禮寓言》。在折紙上用深褐色墨水勾勒出水墨畫風格。葡萄牙里斯本國家古代藝術博物館提供。(公有領域)

卡瓦略畫裏的人物充滿戲劇性,展現一種非常有說服力的敘述,很像一齣劇本,也正是這種說故事般的呈現方式令他的作品出類拔萃。此外,他輪廓分明的人物形象表現力豐富,這在巴洛克晚期藝術風格上實屬罕見,也讓他與同時代的畫家大不相同。

這些特質再加上超凡的技術,大大提升了他在職業生涯中的知名度,讓他獲得了許多藝術委託。

儘管卡瓦略遵循巴洛克後期的寓言人物和傳統主題創作,從他的水墨草圖仍看得出他的個人風格帶給人極大的視覺衝擊。例如,他著重人物角色戲劇化的姿態,提升了整體畫作的生命力,賦予作品一種宏偉的氣氛。

卡瓦略作品《皇家婚禮寓言》素描人物(局部)。葡萄牙里斯本古代藝術國家博物館提供。(公有領域)
卡瓦略作品《皇家婚禮寓言》素描人物(局部)。葡萄牙里斯本古代藝術國家博物館提供。(公有領域)

卡瓦略用棕色墨水和印度黑墨勾勒輪廓。技巧是先用羽毛筆沾上棕色墨水畫出人物輪廓,然後運用不同稀釋程度的水墨上色,像是棕色深淺色調或印度黑墨的黑灰色調。這種水墨技法可以塑造出陰影、光線、立體感和清晰度。

卡瓦略的畫作主要是宗教和寓言相關,也有神話和政治的主題。他的作品包括:宗教場景的教堂天花板壁畫習作,例如,祭壇畫(神秘羔羊之愛)(the adoration of the mystic lamb)、三王朝聖(the adoration of the magi)、聖母無原罪寓言(the allegory of the Immaculate Conception),以及聖(母)凱瑟琳的婚姻(the marriage of St. Catherine)等主題。

另外還有一些像智者的寓言人物,佩戴由拉斐斯公爵授予的葡萄牙皇家徽章;科學院圖書館天花板壁畫展示科學和美德的主題;以及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D. Maria I)和葡萄牙國王祖基拉三世(D. Pedro III)的婚禮。此外,還有一些神話作品,例如《阿波羅與繆斯》(Apollo and the Muses)和《法厄同的墜落》(The Fall of Phaeton)等。

卡瓦略繪製草圖的目的至今仍鮮為人知。有人推測這些草圖是卡瓦略準備將構圖移轉至大型作品的前置工作,但其實他很少這麼做。也有人認為這是在完成大型作品後為保留作品集的一種方式。然而,比較可能的是他用草稿畫向委託創作的宗教組織或兄弟會成員展示作品的規劃,以便獲得同意。

葡萄牙畫家獨樹一格

卡瓦略作品《五旬節聖靈降臨》(Descent from Pentecost),1780年創作。位於里斯本主教座堂內。(左)(Vitor Oliveira/CC BY-SA 2.0),(右)(公有領域)
卡瓦略作品《五旬節聖靈降臨》(Descent from Pentecost),1780年創作。位於里斯本主教座堂內。(左)(Vitor Oliveira/CC BY-SA 2.0),(右)(公有領域)

這位巴洛克晚期畫家是葡萄牙著名畫家安德烈‧貢沙亞維斯(André Gonçalves)的弟子,裝飾藝術畫家若昂‧梅斯基塔(João Mesquita)的合作夥伴。卡瓦略在葡萄牙接受訓練,但在當時算是少數。卡瓦略夢想到意大利旅行,但從未實現。然而,他的創作仍以意大利為範本,推測受到雕塑啟發。

卡瓦略1785年作品《聖母與約瑟夫國王》(Our Lady of Alleviation and King Joseph ),位於里斯本記憶教堂內(the Memory Church in Lisbon)。左:(Vitor Oliveira/CC BY-SA 2.0),右:(PD-US)
卡瓦略1785年作品《聖母與約瑟夫國王》(Our Lady of Alleviation and King Joseph ),位於里斯本記憶教堂內(the Memory Church in Lisbon)。左:(Vitor Oliveira/CC BY-SA 2.0),右:(PD-US)

卡瓦略的油畫、蛋彩畫和壁畫,出現在許多葡萄牙的教堂和宮殿中,例如,本波斯塔(Bemposta)、洛雷托(Loreto)、馬爾蒂雷斯(Mártires)、默塞斯(Mercês)、薩克拉門托(Sacramento)、桑托斯雷斯(Santos Reis)(Campo Grande)等教堂,以及里斯本最古老的主教座堂(the Sé)。卡瓦略也藉由繪製里斯本的紀念碑,為首都藝術和建築遺產作出貢獻。

卡瓦略以「祭壇聖幛」(又名聖屏風,altar screens)聞名,這是一種裝飾華麗的屏風,分隔教堂的中殿( nave)與聖壇( chancel)。卡瓦略設計聖幛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們更像是一種編織物,不像其他聖幛都是由木頭製成的。他的祭壇聖幛可以像劇場帷幕一樣移動,以利祈禱儀式中展示雕塑或聖物。這種展示宗教藝術作品的方式,為葡萄牙祭壇帶來了劇場活力。

藝術遺產

聖母烈士宗座聖殿(The Basilica of Our Lady of the Martyrs)於地震後29年(1784年)重建完成。內部美輪美奐的天花板壁畫由卡瓦略繪製。 (Alegna13/CC BY-SA 3.0)
聖母烈士宗座聖殿(The Basilica of Our Lady of the Martyrs)於地震後29年(1784年)重建完成。內部美輪美奐的天花板壁畫由卡瓦略繪製。 (Alegna13/CC BY-SA 3.0)

卡瓦略充滿生命力與表現力的作品,以及對下一代藝術家的培育,給後世留下了重要遺產。整個19世紀,他在里斯本多個優秀學院任教,他的作品受到里斯本美術學院公開的讚揚。

歷史學家指出,「他對1755年大地震後,重建教堂的裝飾藝術做出了偉大貢獻,可視為葡萄牙最後一位傑出的巴洛克畫家」。

 卡瓦略在里斯本聖母烈士宗座聖殿的天花板壁畫(局部)。(Alejandro/CC BY 2.0)
 卡瓦略在里斯本聖母烈士宗座聖殿的天花板壁畫(局部)。(Alejandro/CC BY 2.0)

卡瓦略的作品所展現的自由、獨特的風格、生命力及構圖,使他有別於同時代的藝術家而獨樹一幟。

原文:Carvalho the Draftsman: Studies Celebrating Art Reborn After Major Disaster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有刪改)

作者簡介:

艾莉安‧翠布斯維特(Ariane Triebswetter)是一位國際自由記者,擁有現代文學和古典音樂背景。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