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病毒(武漢肺炎、新冠病毒)疫情來襲,讓人類在這兩年內的生活起了劇烈變化,不僅僅是擔心自己是否罹病,就連工作、學業、休閒娛樂、經濟體系等,都面臨巨大重整。此時空氣中就會瀰漫著焦慮和不安,因此如何面對生活中的變動,就需要重新適應與學習。

中共病毒疫情引發焦慮

《情感障礙雜誌》(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中的兩篇系統性回顧文章分別提出,在中共病毒疫情之下,有高達27.3%的人出現焦慮症狀,而有21.4%的人出現顯著憂鬱症狀。

臨床上常見的焦慮症狀分為身體和心理兩個層面,身體層面會感覺異常,出現心悸、冒汗、容易疲倦、肌肉緊繃、失眠等:心理層面會感到緊張、害怕、煩躁等,也可能因此而影響到專注度和學習力。

此外,焦慮症也經常伴隨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過度活化,造成心跳加快、呼吸不順,會出現喘、頭痛、腸胃不適等症狀,對於外界的刺激格外敏感。

焦慮時的感受和現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郭彥君說,人在焦慮、憂鬱的時候,除了主觀感受到情緒低落、覺得沮喪和無望之外,經常會感覺記憶力變差(實際上是注意力難以集中)、容易疲倦、出現失眠等現象。

症狀嚴重時,甚至會影響到工作或學業的表現,容易被親友發現好像變了一個人,與原本的個性和表現不同。

身心不適面臨的挑戰

郭彥君表示,這些身心的不舒服,讓生活品質面臨挑戰,所以在外在環境變化的同時,如何照顧好自己,讓自己的生理、心理處於穩定平衡的狀況,就顯得特別重要。

因此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是首要關鍵,而作息和飲食的規律,對於身體的穩定性十分重要。身體極度疲倦或虛弱時,難以保持好心情,所以不要讓自己餓到,或是累到。

提升心情有哪些方法?

郭彥君建議,照護好自己的心情,可以嘗試聽一聽音樂、深呼吸5個回合,讓神經系統放鬆下來;也可以寫日記或塗鴉,提供和自己對話的時光,覺察並記錄自己的心情和身體狀況。

如果在家或公司仍覺得煩躁,不妨轉換空間,出去走走或接近大自然,或是拿起電話找適合的朋友聊一聊。在此期間,也建議培養運動習慣,例如:瑜伽、游泳、慢跑等,除了能促進身體健康之外,對心情也有提升的效果。

勿忽視社會心理層面

郭彥君強調,疫情除了影響身體之外,經濟衝擊、大環境的改變,整體社會心理層面的壓力也不容忽視,期望民眾時時覺察自己的心情和身體變化,練習照顧好自己,讓生活保持平衡。

另外,如果生活失衡,或是有困難把自己照顧好時,也不要忘記去找精神科或心身醫學科醫師,以獲得醫療協助和評估。◇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