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監管當局強調「保交樓」下,許多地方政府採取引入國資、加強監管預售基金、督察工程進度、為企業紓困等方式,試圖拆解停貸風暴。

分析認為,「保交樓」已成地方政府重大政治任務,這些措施能緩解症狀,卻治不了病。銀行可能會先擔起大部份責任,但防範金融風險是中共重中之重,最終會讓全體百姓買單。

地方政府紛紛介入爛尾樓工程

陸媒「界面新聞」7月22日報道,近一周以來,多地政府介入當地爛尾樓工程,採取的方式有:引入國資、幫扶指導建設、為企業紓困、加強對預售資金監管,及監控監管工程進度等。

以江西景德鎮為例,當地政府7月8日稱,將讓國控集團、城投集團、昌江國資和珠山國資等4家國資平台參與化解風險。這些國資平台將進駐現場、調查、資產評估和工程清算,並與開發商和施工單位簽代管協議,新增貸款,督導在2023底完成「保交樓」。

湖南長沙和株洲當地政府表示,對開發商無力完成的樓盤,將設立工作組核實資產,研究幫扶方案。長沙政府已介入一些爛尾樓盤預售資金監管,派駐專人每周督察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和資金使用。

陝西西安、廣州汕頭和河北滄州近期發布政策,加強預售資金監管。

一些地方政府為企業紓困。河南鄭州地產集團和河南資產管理設立鄭州市地產紓困基金,將通過資產處置、資源整合和重組顧問等方式,參與紓困和協助解決問題樓盤工作。

雲南楚雄推出「15條暖企紓困」措施,其中提到要推進整治清理爛尾樓,對延遲交房的企業,限制其參與新出讓土地競買,及與其它企業的合作。

停貸爛尾樓達「319+」 嚴重影響銀行

進入7月以來,各地業主宣布停貸此起彼伏。截止7月22日,GitHub數據顯示,爛尾樓集體停貸至少波及26個省、直轄市的「319+」個停貸爛尾樓。

7月18日,位於上海的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發布了一份「2022年全國爛尾樓研究報告」。報告稱,停貸告知書大部份發布於7月,多來自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數量較多,而鄭州、西安、武漢等二線城市數量較多。

從房企分類角度看,大型房企至少佔了一半。就資金規模而言,上半年全國爛尾樓涉及的按揭規模為0.9萬億元,佔全國按揭餘額1.7%。

該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向美國之音表示,雖然1.7%聽起來不高,但對銀行來說已經算嚴重。

他說,「銀行對這個不良貸款的容忍率,如果正常的話都是小數點位的,都是零點幾,不會超過1的。當然按揭只是其中一塊啦。按揭比如說佔了50%,1.4%就是0.7%啊,也就是到了邊界線上。」

分析:政府措施不治本 最終百姓買單

針對各地政府這些措施,時事評論員王赫告訴《大紀元》,「保交樓」已成為地方政府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它也關係到「保民生、保穩定」。引入國資、加強對預售資金監管,建立地產紓困基金,及對工程進度監控監管,這能起到一定作用,緩解一下症狀,卻治不了病。

他分析說,第一,地方政府、銀行、房企三者是聯合割購房者的韭菜。目前的爛尾樓,地方政府難辭其咎。目前只是迫於政治壓力,收斂點,本性難改。

第二,地方政府財政沒錢,要地方國資介入,沒有好處地方國資會進來?當然,迫於政治壓力,地方國資不得不介入,可介入是有條件的,是要割肉的,這裏面矛盾很多。而且,地方國資實力有限,有些也是自身難保。所以,這條路難走。

第三,「保交樓」的擔子最後可能大部份會落到銀行這裏。但是,防範金融風險是中共重中之重,中共也不敢把擔子一下子硬壓上,可能會給銀行一些特殊政策,最終還是把責任從銀行轉嫁出來,讓全體老百姓買單。

總的來說,王赫認為,中國房地產拐點已到,被迫走上艱難的轉型道路。而房地產的轉型,和整體經濟的轉型、社會的轉型又是聯繫在一起的。中共自身拒絕改良、轉型,這條路其實走不通的。只有解決了中共之後,轉型才有希望。

中美購房監管流程對比 風險來源一目瞭然

爛尾樓、停貸風暴導致銀行陷入危機之際,一位在中美兩地從事房地產開發的業內匿名人士方先生向美國之音介紹了美國購房監管及銀行放款條件、流程,並分析了中國爛尾樓成因。

他說,「在很多國家,包括在美國很多的州,要房屋局給你做個檢測,證明適合居住以後,給你發個合格的檢測證。然後我們做房屋開發的才能夠正式讓銀行進來,跟客戶簽約,把這個房子給賣出去。」

如果是期房,美國銀行會嚴格把控監管。方先生說,「銀行它就是經營風險的,一旦它的錢有風險,它甚麼都不會跟你談。超過這個風險它不跟你幹了,這個生意不做了。它為甚麼控制這個風險呢,其實就是為了避免爛尾。」

方先生舉例說,作為開發商,他們打算在紐約建一個酒店,在銀行有6,000萬美金的信用額度。「在這個項目上我們最多可以貸6,000萬,但是銀行不會同時把這6,000萬給我。」

他解釋說,「怎麼給呢?我用我自己的錢蓋完一樓,這時候我蓋二樓,它會把第一層樓的錢給我。相當於我用一層樓的錢去蓋二樓。等我蓋二樓的時候呢,銀行有專業的獨立監管的團隊,他們再過來看我。二樓我也蓋得差不多了,地基啊各方面都沒問題了,好了,它又把我二樓的成本算進去,把三樓的錢給我。」

方先生對中國地產業也有深入觀察。他說,「他(開發商)拿這個錢,他不好好蓋這個項目,他拿去買地啊,到處弄啊,在光景好、房市健康的時候他不怕,為啥?地也漲,這個也漲,那個也漲,他能夠把錢重湊回來繼續完成他該做的事情。」

他表示,一旦房市向下調頭情況不好,這種操作就極其危險。尤其疫情影響經濟的大環境下,貿然擴張的房企很容易陷入困境和麻煩,然後形成連鎖反應。

方先生說,「在我們這個行業,那基本就是自殺性的。因為這些資產立刻成為你每天的噩夢,成為你的包袱。」#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