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香港政府不斷在海外宣傳。不過繼比利時電車公司營運商抽起香港政府的「慶回歸」廣告後,由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贊助舉辦「香港製造電影節」(Made in Hong Kong Film Festival),近日引發15個美國港人組織聯署去信美國國會議員,批評活動為香港政府粉飾太平和洗白,要求終止合作計劃。

在本月8日至8月14日期間,位於美國華盛頓的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舉行「香港製造電影節」,分別播放經典香港電影《功夫》、《少林足球》、《大隻佬》、《暗戰》、《東方三俠》、《現代豪俠傳》、《新蜀山劍俠》、《黃飛鴻》、《醉拳》、《師弟出馬》、《猛龍過江》和《精武門》,合共12齣電影,費用全免。

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的網站顯示,活動向經典電影致敬,又形容這些經典電影深受世界各地的喜愛,每個周末都會向一位著名香港電影偶像致敬。另外,該活動得到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的「慷慨支持」(generous support)。

本月13日,15個美國港人組織,包括「芝援香港」、「DC4HK」、「香港民主委員會」等等,向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所屬的國家資助博物館機構「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秘書長Lonnie Bunch、多名身兼「史密森尼學會」理事的美國國會議員及其他關心香港事務的美國國會議員發表公開聯署信,促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終止與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的合作關係。

聯署信批評,香港政府一方面支持在美國的「香港製造電影節」,但同時在香港禁止上映不少電影。信中提到美國政府制裁了多位中國大陸和香港的高級官員,包括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而李家超是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的上司。

批活動洗白港府文化破壞

聯署信指出,2020年《港區國安法》損害香港的自治、人權、集會自由、政治參與權利;自2020年3月起,政府禁止所有示威;2021年年初至今,有超過80個公民社會團體解散;反對派領袖身在獄中,選舉制度被修改,只有中共批准的人才能參選和當選;至今已經有超過一千名政治犯入獄,數字還繼續上升。

聯署團體認為在上述背景下,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跟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合作舉辦任何文化活動都是「不合情理」(unconscionable),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沒有支持「六四紀念館」,沒有放映被香港政府禁播的電影,反而去幫助香港政府洗白對文化的破壞(whitewash its cultural destruction)和正常化在海外的形象(normalize its image abroad)。

信中又指出,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的網站將今次「香港製造電影節」當成「慶祝香港回歸25周年」的活動,而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只回覆稱,已經要求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把電影節從「慶回歸」活動中移除,聯署團體認為並不足夠,「不幸地,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堅持與『侵權者』(rights abuser)的關係」。

本報記者翻查網頁備份網站「Web Archive」,發現在今年6月22日,香港政府的「慶回歸」網站曾介紹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的「香港製造電影節」,但現時該活動已經從網站下架。

許穎婷:電影節泯滅香港文化

聯署團體之一「We The Hongkongers」總監許穎婷在接受訪問時批評,今次「香港製造電影節」展出的電影並不反映現時香港的社會狀況,而真正反映香港社會現況和政治議題的電影,全部都被香港政府禁播。所以國際觀眾在活動中認識到的香港,只不過是香港政府和中國大陸政府想營做出來的香港形象。

她直斥,今次是華盛頓政府與香港政府合作,舉辦一個「泯滅香港文化」的電影節,「收香港政府的錢,去製造一個不完全代表香港的電影節」。

而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在回應媒體查詢時表示,作為博物館,宗旨是通過各種學術和公共項目,促進市民對亞洲文化和社會的理解,並沒有回應會否終止和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的合作關係。

本月8日,一批港人在電影節開幕時到場示威,拉起「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橫幅示威,反對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被利用作大外宣粉飾太平。

影評人:刻意迴避社會問題電影

影評人林兆彬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形容,今次「香港製造電影節」所放映的電影,絕大部分都是比較舊的香港電影。「最新的那一齣已經是2004年的《功夫》,難道過去18年以來香港沒有優秀的電影?」

他又指出,電影節大部分電影都與功夫和武打有關,刻意迴避探討社會問題的電影,質疑香港政府是否還在沉醉在幾十年前的舊香港「功夫片」的世界,作為推廣香港的活動也欠缺新意,「又李小龍和黃飛鴻?連美國觀眾可能也會感到沉悶,質疑香港有沒有進步過」。

至於與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合辦活動,林兆彬認為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政治敏感度不足」,活動被用作「慶回歸」更被擺了一道;香港駐華盛頓經濟貿易辦事處事先竟然沒有告知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電影節是「慶回歸」活動,更是鬼鬼祟祟的做法,有損香港形象,「港府是否知道身有屎?」。

另一位影評人方俊傑在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亦表示,電影節所放映的電影「揀選得好冇系統,冇乜代表性可言」。

比利時「慶回歸」廣告只得一日壽命

根據《明報》報道,今年6月,香港駐布魯塞爾經貿辦訂製了兩個寫有「A New Era–Stability. Prosperity. Opportunity」口號的電車廣告,但刊登一日後就被下架。比利時布魯塞爾城際交通(STIB)解釋,公共約章規定廣告不可以有「政治意味」,由於收到投訴,而該廣告不符合規定,所以抽起該廣告,又指過去從未有外地政府在布魯塞爾電車落過廣告。香港駐布魯塞爾經貿辦宣稱,對事件感遺憾,其它廣告未受影響。@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