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藝人歐陽震華,去年聖誕,在抖音慶祝佳節,即被內地同胞發炮圍攻,怒罵中國人不應該重視外國人的節日。不知是為了贖罪,是補鑊,還是突然良心發現原力覺醒,最近,上電視節目,話自己年紀大,拒絕再用用了幾十年的英文名字Bobby,以後,「要一個中文名字就夠」(引述原文)。臨近回歸,表態效忠的香港藝人無數,都以歐陽震華最有創意。
想深一層,又好像不是,其實也是舊酒新瓶。回歸之前,一早有人提出過,而且落實執行。1989年,北京長大的新移民王菲簽約新藝寶唱片公司,為迎合社會風氣,被迫改了個中文名字叫王靖雯,好像比較似香港人,配合一個常見英文名字Shirley,明知跟早幾年出道的關淑怡撞名也沒有所謂,最緊要洗得甩大陸味。若干年後,王靖雯走紅了,堅持用回原名王菲。要一個中文名字就夠,像歐陽震華放棄Bobby,王菲也不再叫Shirley,把英文名字直接音譯成Faye。
當然,Faye本身也常見於英文姓名,奧斯卡影后Jessica Chastain,得獎電影《神聖電視台》,改編真人真事,主人翁就叫Tammy Faye。像我,中文名叫方俊傑,如果我似歐陽震華愛國,將英文名字音譯成Kit,跟《權力遊戲》男星Kit Harrington同名,也不會構成任何不方便。所以,真正愛國先驅,根本是周潤發。
周潤發,曾經遠赴荷李活發展,目標觀眾是全球人類,正常來說,肯定會改一個英文名字,似吳宇森叫John,周星馳叫Stephen。沒有,周潤發就一直叫Chow Yun-Fat。相信沒有甚麼外籍人士會把自己或自己子女的名字改為Fat吧?跟孫興慜的球衣被印上SON,有異曲同工之妙。
有好處也有壞處。先說壞處,壞處是外國人多數搞不清中國人的姓是甚麼名是甚麼。親身經歷,無論我填表格填得有幾清楚,申請證明文件時,還是會被搞錯,例如我張英國車牌,姓與名便被調轉。有得回到過去的話,我肯定返回四十幾年前,叫我阿爸幫我改名做方傑算了。Kit Fong,話係中文又得話係英文都得。好處是獨一無二。Chow Yun-Fat就是Chow Yun-Fat,不會再有另一個。不像Tony Leung。近來,梁朝偉登六,有外國媒體出文賀壽,不好意思,又放錯梁家輝的相片。已經拍過《尚氣與十環幫傳奇》,美國賣座電影的主角,在外國人眼中,這個Tony Leung,跟那個Tony Leung,還是很容易混淆。完全想像到1992年,梁家輝拍攝法國電影《情人》,接近同一時期,梁朝偉也因為《重慶森林》、《東邪西毒》等電影出席不同地方影展,情況有幾混亂。
像歐陽震華,發展地區主要局限在大灣區,跟周潤發、梁朝偉有所不同,叫震華當然比叫Bobby方便。記得以前看過一篇訪問,歐陽震華說到自己為何改Bobby這個英文名字,大意是貪Bobby容易發音,人人讀到,人人記得。多人記得,便多工作機會,多工作機會,便多入息。不是喜歡Bobby的含意,不是崇拜某個叫Bobby的偶像,一切出於功利。起於功利,止於功利,理所當然。如果,今次棄名行動,也不夠力量,大概,過多幾個月,歐陽震華便要宣佈改姓。歐陽、歐陽,跟勾洋同音,犯下國安法,怎可以繼續使用?簡單一點,可以改做歐或改做楊;貼切一點,將個歐字改成縮字,才絕配。◇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