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內目前存在多個不確定性。一個焦點集中在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身上,有評論認為,關鍵是準備連任第三期總書記的習近平是繼續認可李克強還是視其為威脅。另一個不確定性在於當局的「清零」政策所引發的經濟後果。
近來傳聞集中在李克強回撤了習部份經濟政策,也有人在尋找中共內鬥的蛛絲馬跡,尤其是在20大之前的敏感期。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政治經濟學助理教授史宗瀚(Victor Shih)日前在《中國連線》撰文分析說,歷史表明,「其他表現出另一種領導風格的人,可能會被解釋為試圖奪取習近平迄今為止不容置疑的權威。」
史宗瀚表示,目前的情況與大躍進之後發生的情況相呼應,當時毛澤東在1950年代末的激進農業政策導致了約3,000萬至5,000萬中國人死亡。
當時有少數幾個中共領導人直接批評毛澤東,而大多數人則集中於提出另一種政策願景,即堅持對經濟能力進行更現實的評估,而不是烏托邦式估計農業高產量。隨後,劉少奇等人引入了一種更加分工合作的決策風格,並在制定政策之前廣泛諮詢官員和專家。
史宗瀚說,劉少奇和鄧小平當時並沒有挑戰毛澤東的權威,但他們向普通黨員表明,黨內可能有不同的領導風格。隨後劉少奇和鄧小平受到打壓。
他說,從李克強近幾個月的行動中,還是可以看到劉少奇的影子。而內鬥結果取決於習對李克強的看法。
史宗瀚:習是認可李克強 還是視其為威脅
李克強在5月25日「穩住經濟大盤」十萬人電視電話會議上表示,年輕人和農民工失業率飆升是中國經濟嚴重萎靡的跡象,同時他還警告說,企業正在掙扎,尤其是私營中小型企業,4月份企業總體清算率同比增長23%。
外界關注比較多的是,李克強強調了習當局在實現5.5%的年經濟增長目標與堅持對Omicron清零上的困難。
但是上述非官方會議紀要沒有在國務院官方網站上公布,只是在中國互聯網上私下裏流傳。觀察人士說,李克強的十萬人電視電話會議是在之前的三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不見起色的情況下,罕見採取的將經濟措施直接部署到區縣。過去,國務院會議只是提措施,下發文件,讓地方執行。
「與表面上叱吒風雲的習近平相比,李克強表現出一種更加克制的領導風格,這對一些人來說開始顯得更有吸引力。」加州大學的史宗瀚表示。李克強已宣布他今年屆滿後不再尋求擔任總理一職。
史宗瀚表示,在秋季20大黨代會之前和之後,關鍵點是習近平將如何看待李克強的行動。
史宗瀚先前曾就李克強召開十萬人會議發推文說:「當然,李克強不敢批評習近平,但召開會議,即使只有縣長而不是書記參加,也可能是一種歷史的提醒……因此也是一種(黨內)批評。」
他表示,樂觀的結果是,習將看到國內外商業界更喜歡更加透明和協商的政策制定過程,因此可能會調整自己的領導風格,從而緩解投資者的擔憂。
「不過,歷史表明,其他表現出另一種領導風格的人物,可能會被解讀為企圖篡奪習的權威,習的權威迄今為止是無可置疑的。」史宗瀚說,「就毛澤東而言,這種懷疑最終演變為1965年和1966年的一系列高層清洗,開啟了動盪不安的文化大革命。」
史宗瀚表示:「如以史為鑒,習可能會將(李克強的)這種不同風格視為對其權力的威脅並尋求消除它,從而給中國的政策制定帶來更大的不確定性。」
中共執行「清零」政策還是保經濟 處兩難之間
中共內部另一個不確定性在於中共「清零」政策造成的經濟後果。
觀察人士表示,習近平在今年秋季的20大上有望破例獲得第三個任期,現在改變他的政策——清零政策對他來說在政治上站不住腳,而經濟增長也是他希望吹噓的一個政績。
彭博社記者湯姆‧漢考克(Tom Hancock)推文說,堅持清零意味著中共「幾乎肯定會有史以來第一次以較大的幅度錯過其經濟增長目標」。
自從三十年前首次設定經濟增長目標以來,中共政府只在1998年承認錯過了一次,而且只承認錯過0.2個百分點。2020年因為病毒大流行,沒有設立經濟目標。
當然,為了達成經濟目標,北京可能會像過去那樣偽造數字,或者淡化GDP增長目標,轉移到就業等其它目標上去。
「如果經濟放緩得太厲害,可能自1976年以來第一次被美國超越——華盛頓可能會抓住這一進展,作為說明經濟模式競爭的一部份」,漢考克寫道,「因此,北京可能會把美國的GDP增長看作是一個基線。」
《華爾街日報》4月底引述消息人士的說法,習近平在內部講話中要求確保中國2022年的經濟增速超過美國。他認為,這對於顯示中共一黨制是優於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以及顯示美國政治和經濟都在衰落至關重要。
《華爾街日報》5月30日刊文說,在習近平的政治敏感年,中國經濟的嚴重放緩正在考驗北京官方經濟數據的可信度,這些數據更受質疑。
習反腐及控制軍權 在中共內部樹敵
習近平是中共黨內最有權力的領導人,但這並不意味著黨內對習的運作方式感到滿意。
《華爾街日報》2021年12月曾報道說,習近平對自己關心的問題會親力親為,並經常進行干預斡旋。他親自執掌至少七個負責經濟和國家安全等領域的委員會。中國經濟領域過去由國務院總理管理。
習近平會直接通過委員會(也稱領導小組)在大量重要問題上做出最終決定,包括從適合經濟的槓桿率,到軍事改革,再到人工智能發展。這些領導小組有時會在一次會議上頒布多達十項新的法令。
習近平2012年上任以來,他已經做了很多工作來確保其地位不容置疑,通過鐵腕反腐以及控制軍權——這是中共政權最重要的兩大權力槓桿——擴充和穩固權力,當然他也樹了不少「敵人」。
許多知識份子對習近平收緊意識形態控制和壓制異議的做法也表示不滿。#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