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腎臟病、腦中風等重大慢性疾病的共同危險因子,也是目前「全球疾病負擔」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排名的首位。由此可見高血壓對健康狀況的影響非常大,所以民眾要遠離高血壓的威脅,最基本的步驟是要做到定期並正確測量血壓。
高血壓已趨向年輕化
心臟將血液運送至全身動脈血管所產生的壓力稱之為血壓,當心臟收縮能力或血管阻力改變時,就會影響血壓的高低,血壓長期升高即是血管阻力增加,最常見的原因即是血管動脈粥狀硬化造成的管徑狹窄。
雖然高血壓的盛行率隨著年紀增長而上升,但是現今受到肥胖、生活型態、飲食習慣、家族基因遺傳、抽煙、喝酒等原因影響已有年輕化的趨勢。
國際上的高血壓定義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生李孟澤表示,國際上常見的高血壓定義為診間測量的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但是在診間測量血壓容易受到環境和白袍症候群的影響,目前認為居家測量的血壓更能有效代表真正的血壓狀況。
專家對高血壓最新的共識為:在家中於2個以上不同的時段測量到至少2次以上的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0mmHg,就很可能有高血壓的問題。
正確測量血壓的要點
李孟澤提出,要準確獲得血壓數值,如何正確測量血壓也是一門不容忽視的學問,在血壓測量前、測量中和測量後的要點分別列出如下。
♦測量前
1.準備合格認證且定期校正的電子血壓計和尺寸正確的壓脈帶。
2.測量前30分鐘內避免進食、攝取咖啡因、運動或抽煙。
3.排空尿液,於安靜暖和的場地靜止休息至少5分鐘。
♦測量中
1.移除上臂的覆蓋衣物,保持平坦,手臂支撐於桌面。
2.靜止坐直,並靠在椅子的椅背上,不要說話,不要使用手機。
3.雙腳平放於地板,不要翹腳。
4.壓脈帶綁於手肘上方1~2厘米處,中央對齊心臟高度,鬆緊度適中。
♦測量後
1.分別測量左手、右手,選擇較高的數值,之後固定量血壓值較高的那一隻手。
2.每回測量至少2次,每次間隔1~2分鐘,再取平均值;1天內選擇至少2個不同時段測量。
台灣高血壓學會建議,一般民眾可以遵循「722(請量量)原則」:連續量血壓「7」天;每天量「2」回,可以在起床後1小時內,或是在吃飯、吃藥前,以及入睡前1小時內;每回至少量「2」次,中間間隔1~2分鐘,再取平均值。
守護健康要定期量血壓
李孟澤補充說,由於高血壓初期通常沒有顯著症狀,定期的篩檢有助於及早發現高血壓,並建議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測量1次血壓,高風險族群則可以提高測量的頻率。
只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定期在家測量血壓,就可能及時偵測到隱藏的危險;如果發現異常,就能在第一時間尋求醫生的協助,及時討論控制高血壓的方法,以獲得妥善的介入治療。◇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