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經濟觀察』(PEW)組織周二要求政府採取嚴肅措施,確保我國的糧食安全,因為國際糧食危機可能很快就會吞噬整個世界……該組織總裁穆爾塔扎‧穆加爾(Murtaza Mughal)博士指出,弱勢群體和窮人將受到最嚴重的打擊,他們在食品上的花費佔其收入的60%至75%。他說,國內的情況遠非令人安心;有缺陷的政策使幾乎所有與農業有關的聯邦和省級部門都運轉不靈。……此事不應掉以輕心,因為在上次危機期間,30個國家發生了糧食暴亂,而許多政府被民眾趕下了台。」——《今日巴基斯坦》(Pakistan Today),2012年7月25日報道。

「巴基斯坦經濟觀察」組織十年前的這番話看似過時,卻像今天的頭條新聞一樣及時應景且切中要害。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武裝入侵引發全球譴責和反抗聲浪,外界推測莫斯科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推翻基輔政府。然而,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可能會令一批低收入國家陷入絕境,這些國家主要依靠進口糧食使本國大量民眾維持生計。戰事一開,令這些國家糧食形勢雪上加霜。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美國軍隊當年從阿富汗撤退,導致當地安全形勢惡化,也可能導致許多阿富汗平民陷入糧食危機。報告顯示,超過2,000萬阿富汗人嚴重營養不良,其中包括300萬兒童。對於美軍的撤退,普京總統似乎與沙特王室一樣內心暗喜,拍手稱快。

根據荷蘭ING銀行和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數據,被譽為「歐洲糧倉」的烏克蘭預計今年將佔全球小麥出口的12%,佔全球粟米產量的近1/5。然而由於俄羅斯的入侵,烏克蘭的糧食將很少或根本無法出口。而且往年活躍的俄羅斯小麥出口也可能因為遭到西方經濟制裁而終止。

在正常年份,全世界大約有900萬人死於飢餓。今年是不同尋常的。由於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加上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引發的寒蟬效應,數量更少的糧食將進入國際市場。因此,可能會有更多人死於飢餓,其中許多人是在阿富汗。這就是美國全球影響力減弱所帶來的複雜惡果。

可以預見的是,全球可供出售的小麥總量減少,以及可供出售小麥的價格明顯上漲,有可能對全球糧食安全產生致命影響,其慘烈程度甚至超過十年前因氣溫下降而造成的糧食產量下降。

十年前的全球糧食危機仍然令人記憶猶新。當年糧食價格飆升,民眾抗議和叛亂席捲了世界上許多不穩定國家和地區。在突尼斯、利比亞和埃及等北非各國,政府被憤怒的民眾掀翻,民眾發起的叛亂隨後亦在敘利亞和也門等西亞國家繼續上演。

從北非到中東、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世界上仍然存在著一大片動盪不安的國家,其發展前景堪憂。1960年至2013年期間,全世界的糧食進口量增加了五倍多,這使得世界上超過三分之一的國家處於糧食危機的邊沿,他們所消費的主要糧食有四分之一或更多依賴進口。在62個國家,農田面積不足以供應國內糧食消費。在這些國家中,大約有三分之一,確切地說是22個國家,所消費的農產品需要的淡水嚴重不足。

烏克蘭的小麥種植被強制按下暫停鍵,就像突然變冷的惡劣氣候,令全球糧食出口供應大量減少,將對嚴重依賴糧食進口的北非和中東各國產生破壞性後果。全球氣溫下降對糧食生產產生嚴重的惡劣影響,詳情請閱1974年美國中情局(CIA)發布的工作文件《與情報問題有關的氣候學研究》(A Study on Climatological Research as It Pertains to Intelligence Problems)。

這份報告告訴我們,與今天的全球暖化領域歇斯底里式研究相比,四十年前的氣候科學少了一些盲目性,多了一些考據性。中情局的這份1974年報告指出,地球很可能會恢復到像小冰河時期那樣的新冰河氣候,小冰河時期在1,600年後的400年中大部份時間都佔主導地位,但20世紀中葉和我們熟知的世紀末是個例外,這令我們許多人產生了一個幻覺。

美國中情局的報告提醒我們,新布爾喬亞氣候的特點是「在中緯度地區有廣泛的過量或不足的降雨,以及季風的廣泛失敗」。在19世紀較冷的氣候條件下,印度次大陸出現了季風大面積失效的現象,強調了天氣惡化引發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核衝突的潛在危險。雖然這兩個國家最近都在出口糧食,但在更冷的條件下,它們的盈餘平衡可能會迅速被侵蝕。中情局報告還告訴我們,即使在70年代初,當天氣變冷時,巴基斯坦也在1973年3月通過了進口美國糧食的計劃,因為乾旱導致農作物大面積歉收。而且這個問題幾乎不僅限於巴基斯坦。以下是糧食安全風險最大的國家。

按國家分類的全球糧食年進口量(單位:1,000公噸)。(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
按國家分類的全球糧食年進口量(單位:1,000公噸)。(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

2015年糧食消費在家庭消費中佔比。(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處)
2015年糧食消費在家庭消費中佔比。(數據來源:美國農業部經濟研究處)

當糧食進口依賴度與家庭收入中用於糧食的比例最高的國家名單相關聯時,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國家面臨的糧食安全風險顯而易見,無法忽視。

這個現象表明,隨著糧食價格的飆升,阿塞拜疆、菲律賓、哈薩克斯坦、尼日利亞、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埃及、伊朗、也門、土耳其、摩洛哥、烏茲別克和肯雅等國家的貨幣和主權債券將在未來幾個月內面臨艱難的考驗。即使是已經因歷史上最大的信貸泡沫消退而受到巨大壓力的中國,其情況也可能略有減弱。然而,我不建議因為迫在眉睫的糧食短缺而做空中國的主權債券。

不過,中情局的這個報告還是提出了許多值得我們深思的觀點。該報告強調了世界農業的承載能力實際上是多麼脆弱。「舉例來說,目前歐洲的年平均溫度為12攝氏度(約53華氏度),每公頃可耕地可養活3個人。如果溫度下降1攝氏度,每公頃只能養活略多於2人,超過20%的人口無法從國內來源獲得食物。中國現在每公頃可耕地可以養活7個人;如果溫度下降1攝氏度,就意味著每公頃可耕地只能養活4個人,下降幅度超過43%。」

普京在烏克蘭發動的戰爭不得人心,使危機四伏的世界處於潛在的危險境地。四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在受到不利影響的國家名單中更是名列前茅。

當然,我們有理由推斷,20世紀70年代中期強調的糧食安全脆弱性隨著50年的過去而加劇,因為歐洲的人口在這段時間內增加了約7,000萬。而中國的人口更是已經猛增了約4.87億。同時,在歐洲和中國,肥沃的土地因過度開發而喪失優勢。更嚴重的事,由於環境污染的加劇和化石含水層的枯竭,中國的淡水資源已經明顯減少。

簡而言之,在這個已經變得越來越容易發生危機的世界上,氣候之神和普京的將軍們把深陷糧食危機的各國平民當成了人質。

作者簡介:

詹姆斯‧戴爾‧戴維森(James Dale Davidson)是一位備受讚譽的經濟學家和金融預測師。1987年,他創立了著名的金融投資通訊《戰略投資》(Strategic Investment),廣泛傳播自己的投資思想,至今仍在出版運行。戴維森最大的粉絲之一、億萬富翁彼得‧泰爾曾經說過,是戴維森的投資見解激勵他創辦了國際貿易支付系統貝寶(PayPal),並稱戴維森是「他最喜歡的參股對像」。#

原文:Can Food Crises Trigger Collapse?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請訂閱新官方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XxPrsd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