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一句玩笑「想賣出十萬粒魚蛋」,原本做國際紙品銷售業務的林生,推著車仔走上深水埗桂林街夜市賣自家製魚蛋,沒想到真的一炮而紅,曾經創下在新年夜市三日賣出魚蛋十萬粒的紀錄,上百人在檔攤營業前已排隊等候購買。隨後林生創辦美食品牌「林昌記」,從港式小食起步,漸漸發展到自設食物工場,開發不同的產品,亦曾經開過連鎖門市售賣。談及多年來建立的品牌口碑,林生自有一套心得:「首先把食物造好,食物自然會回報你!」

林生並非做廚師出身,但他有一種樂於嘗試的衝勁:「我不覺得我是一個廚師,只不過我喜歡煮東西吃,我喜歡研究食物,想去研究食物怎樣改進,怎樣適合香港人的口味。」他全職投入餐飲業十年,期間不斷研發新的食物配方,從中覓得樂趣。他形容一些廚師雖然入行多年,但工作起來始終是一名「加熱員」,機械式地產出食物。他認為真正的廚師應該是應客人需求,推出適合客人口味的食物,了解客人的喜好,並應學會與食物「溝通」,善用食物的特性製造美味料理。

林生認為真正的廚師應該是應客人需求,推出適合客人口味的食物,了解客人的喜好,並應學會與食物「溝通」。(陳仲明/大紀元)
林生認為真正的廚師應該是應客人需求,推出適合客人口味的食物,了解客人的喜好,並應學會與食物「溝通」。(陳仲明/大紀元)

桂林街賣魚蛋創奇蹟 改變人生路向踏入餐飲業

「林昌記」的招牌美食白魚蛋,多年來一直是熱賣產品。談起白魚蛋的出現,林生哈哈一笑:「我覺得桂林街夜市好好玩,好吸引我,我就跟我的夥計說,在這裏賣小食會不會很開心,就這樣開始的。」2012年林生首度嘗試擺檔,連續兩年都覺得意猶未盡,在2014年新年前,他跟拍擋開玩笑式地說:「今年打算賣10萬粒魚蛋!」說做就做,他用了兩、三個月籌備,從買工具、製造魚蛋到炒辣椒油,林生都親自上陣,用自己的配方製造了一批魚蛋,在2014年的大年初一正式推上街頭。

「林昌記」的咖喱魚蛋。(陳仲明/大紀元)
「林昌記」的咖喱魚蛋。(陳仲明/大紀元)

第一天賣魚蛋最初無人問津,於是林生靈機一動:「我做銷售的嘛,我想到請人先試吃,沒想到不用半個小時,嘭嘭聲排隊排到不得了!」談及魚蛋受歡迎的「秘笈」,林生認為用料最關鍵:「也沒有甚麼訣竅,用足料、用靚料去製作,做出來的魚蛋就好吃。畫龍點睛的部份就是辣椒油,魚蛋本身的味道很鮮,如果辣椒油太辣就浪費了魚蛋本身的滋味,所以辣椒油一定以香為主的。可能是這樣的配搭符合了香港人的口味,大家就都來排隊嚐鮮。」年初一打響頭炮,年初二還沒開檔,就已經排起了長龍。當時他們還在使用火水爐,同事一時間開不了火,著急向林生「求救」:「老闆快點回來,我好害怕呀,人們圍著我啊,有差不多100人排隊等,我的爐到現在都沒有開到。」林生到現場發現真的有很多人在等待。六點開賣,八點就賣光了,人們的熱情讓林生體會到在紅館開演唱會的感覺:「我一路走過跟客人說『多謝支持』,整條街拍手掌啊,我只不過開車仔檔,就好像明星那樣,我終於明白為甚麼那麼多人想去紅館啦,那個感覺都差不多呢!」

林生調配的辣椒油以香味為主,他認為符合香港人的口味最重要。(陳仲明/大紀元)
林生調配的辣椒油以香味為主,他認為符合香港人的口味最重要。(陳仲明/大紀元)

桂林街夜市的經歷讓林生難以忘懷,同年他創立林昌記集團有限公司,自設工場,開實體店舖,以賣魚蛋起步,向餐飲業進發。

2018年12月美國一隊攝製隊到林昌記美孚分店拍攝介紹香港特色街頭小食,如咖喱魚蛋、海鮮炸角、黃金蛋等。(受訪者提供)
2018年12月美國一隊攝製隊到林昌記美孚分店拍攝介紹香港特色街頭小食,如咖喱魚蛋、海鮮炸角、黃金蛋等。(受訪者提供)

「食物會說話」 用心做好食物方有回報

林生將昔日做紙品銷售的態度帶到餐飲業中,處處都要親力親為。他回憶起過去做銷售的日子,很多大企業反而競爭不過小公司。他舉例,大公司通常派出經理做代表洽談生意,但經理往往不能即場做決定,因此拖慢了合作進度。這個經驗令他反思,在自己開公司時,很多事情他都要親自上陣。從食物研發到出品,林生認為每一步都要從客人的角度出發,反覆試驗,直到做出最滿意的成品為止。

2017年12月林昌記在糖廠街市集的攤位,招牌美食白魚蛋是熱賣產品。(受訪者提供)
2017年12月林昌記在糖廠街市集的攤位,招牌美食白魚蛋是熱賣產品。(受訪者提供)

2017年12月糖廠街市集的攤位。(受訪者提供)
2017年12月糖廠街市集的攤位。(受訪者提供)

林生秉持的一個理念是「首先把食物造好,食物自然會回報你」。以魚蛋用料為例,他除了選用三文魚、紅衫魚等常見食材以外,還特別加入貴價的日本油甘魚。這些年來他不斷改良魚蛋製作的配方,不斷嘗試不同的食材,選用的原料成本更高,常常有朋友問他:「你為甚麼要用那麼貴的食材去做(魚蛋)呢?」在林生看來,首先要考慮的是食物本身的質量,唯有推出有質素的產品,下一步才是考慮價錢:「就比如你想好成績,但是自己又懶,讀好書、勤力一些才可以的。你整天考慮要賺到多少錢,不如先考慮產品是否受歡迎!」

林生親自接手炒麵的製作,他認為用細鑊炒麵的味道更好。(陳仲明/大紀元)
林生親自接手炒麵的製作,他認為用細鑊炒麵的味道更好。(陳仲明/大紀元)

早前「林昌記」推出炒麵,初時銷量比較一般,但近來的銷量特別好,林生表示如今是他自己親手製作,改變了之前同事炒麵的方法:「我堅持用細鑊炒麵,是一份一份地做,不用大鑊,炒出的麵好吃。如果用大鑊,雖然一次可以炒20到30份,但是受熱不均,口感沒有那麼好。」再如「林昌記」的粥品都很受歡迎,林生表示主要是煲粥的容器較小,受熱均勻,才可以做出好滋味。他相信銷售情況與質量優劣無法分離,必須從品質上提升,才可以贏得客人的青睞。

「林昌記」招牌海皇鴨翅。(陳仲明/大紀元)
「林昌記」招牌海皇鴨翅。(陳仲明/大紀元)

林生還有一個「與食物溝通」的個人見解:「食物是會說話的,要對食物有感覺!其實每一分每一秒食物都在不斷變化,它們真的在跟我講說話,一棵菜在不同的溫度、濕度情況下都有所不同,怎樣做出好東西來,就要了解食物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去烹調,廚師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煮。」

2017年12月聖誕節灣仔會展美食節的攤位。(受訪者提供)
2017年12月聖誕節灣仔會展美食節的攤位。(受訪者提供)

2017年8月林昌記在中環碼頭擺市集。(受訪者提供)
2017年8月林昌記在中環碼頭擺市集。(受訪者提供)

煮出好味的食物是一方面,林生認為廚師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學會了解客人的喜好,不應該簡單地做一個「加熱員」:「廚師等於是我們的父母,要知道自己的子女喜歡吃甚麼,再煮給他們吃。」每個人口味不同,在開實體店舖時,林生很願意與客人聊天,了解他們的口味和喜好,盡量與客人做朋友。他認為過去做銷售的經驗同樣可以應用在餐飲業中:「做銷售的時候要接觸不同的客人,如果你能記得這個客人之前跟你講過甚麼,下次再見面的時候關心他的情況,這位客人一定會很開心。做飲食也一樣,要關心客人,要記得客人的喜好。」

*********

投身餐飲業八載,林生感言當中有不少起跌,最高峰時期在深水埗、尖沙咀、荃灣、旺角等地都有分店,後因各種原因分店全線關閉。他也曾試過開新店時,因店名問題一度陷入版權糾紛,有一段時間只保留工場製造冷凍食品,直至近期才在觀塘找到舖位,重開門市,疫情期間同樣面臨不少挑戰。也曾經有人想投資這一品牌,提出幫助開設更多分店,這一想法被林生拒絕:「我知道有人投資品牌可以賺更多錢,但是可能就會失去了我的原意,食品的質量我就控制不到了,一旦給人投資,就要想著怎樣回本,就不是我的理想了。我只是想做好我的食物,店舖小一些沒有關係,不是要爭世界第一,開心就好!」◇

2018年,「林昌記」獲香港旅遊發展局邀請參與在越南舉辦的Live in Ho Chi Ming City旅遊推廣活動。(受訪者提供)
2018年,「林昌記」獲香港旅遊發展局邀請參與在越南舉辦的Live in Ho Chi Ming City旅遊推廣活動。(受訪者提供)

Live in Ho Chi Ming City旅遊推廣活動期間,工作人員在後台忙碌地準備魚蛋、黃金蛋與海鮮角。(受訪者提供)
Live in Ho Chi Ming City旅遊推廣活動期間,工作人員在後台忙碌地準備魚蛋、黃金蛋與海鮮角。(受訪者提供)

林昌記今年二月重開門市,圖為觀塘駿業街的外賣店。(陳仲明/大紀元)
林昌記今年二月重開門市,圖為觀塘駿業街的外賣店。(陳仲明/大紀元)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