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香港人口密度冠絕全球,但香港境內仍有四分之三為郊野,設有24個郊野公園及22個特別地區,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了絕佳的戶外活動和接觸大自然空間。不少港人熱愛行山,每逢周末假日,郊遊人士眾多。郊野公園行山徑自今年12月中旬起不再設立垃圾箱,行山友、義工及清潔人員如何看待這項措施?
自今年12月中旬起,漁護署已將郊野公園行山徑內553個垃圾箱全部移除,僅保留露營燒烤場等處的垃圾箱,市民行山要「自己垃圾,自己帶走」。另根據《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規例》,郊野公園亂拋垃圾可被罰款1500元。不少經常行山的市民對該措施表示支持,並稱自行攜帶垃圾下山已成為習慣;有郊野公園的義工表示,政府措施是支持環保的一部份,但能否成功施行還要看市民的質素及當前的教育宣傳;也有市民表達相反意見,認為不設垃圾箱會給行山人士帶來不便。
為配合「源頭減廢」政策,還原郊野公園自然原貌,漁農自然護理署(漁護署)自2015年起,逐步減少郊野公園遠足徑的垃圾箱及回收箱數量。據漁護署今年八月份統計,在減少五成的垃圾箱數量後,署方調查顯示11段遠足徑中有9段路徑的垃圾平均收集量顯著減少33%至89%不等。唯菠蘿壩自然教育徑在撤走垃圾箱後,垃圾量反而增多10%。現全面撤走垃圾箱已有兩個星期,記者近日走訪菠蘿壩自然教育徑發現,行山徑大致清潔,但水塘邊仍有一些垃圾,而在鄰近燒烤場周圍,有些猴子會翻垃圾箱,將垃圾帶到周邊。
漁護署署長梁肇輝曾表示,在行山徑全面移走垃圾箱後,即使未來成效不大,亦不考慮重新設置垃圾箱。至於會否移除露營及燒烤地點的垃圾箱,他稱當局會分階段按情況再作考慮。目前在露營地點、燒烤場,及郊野公園內鄰近村落的垃圾箱仍會保留。
郊野公園義工:成效在於 市民質素及教育宣傳
郭先生是行山愛好者,也是一名資深義工,擔任郊野公園義工至今已有7年了。他常常隨團體行山執垃圾,每次約4至7個小時,辛苦的汗水中包含著他對香港的熱愛。他表示,是為了香港好才參與這些活動,能盡一分力是值得的。
談及郊野公園行山徑不設垃圾箱的措施,他表示贊同,但對於措施能否成功,他表示暫不能下定論:「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市民的質素沒有配合到⋯⋯(措施)是否成功是看市民和傳媒。」
郭生在協助執垃圾的過程中發現,現時在郊野公園留下最多垃圾的是紙巾和食物包裝袋,這些物品容易被風吹散;他還發現有煙頭等物品,令他感到失望。
他又認為,當下的傳媒也應承擔起環保宣傳的責任,引起市民更加關注對郊野公園環境的保護。「傳媒也有責任。現在傳媒帶領市民好像是看劇那樣,將時事新聞娛樂化,這令我失望。」「希望傳媒界做多些教育(市民工作),從教育開始。」
愛好行山友: 習慣隨身攜帶垃圾下山
幾位愛好行山的市民表示,一般都會自己攜帶垃圾下山。
居住屯門的陳生、陳太,常常到訪屯門及元朗行山,他們表示對於政府全面撤走行山徑垃圾箱的措施對自己的影響不大,因為已習慣自己將垃圾帶走;居住天水圍的陳小姐則認為,撤走垃圾箱有助於環保,山間風大,有時會將垃圾吹走,有時也會被猴子翻出,所以支持這個措施;林小姐每個月都會帶自己的女兒出來行山,與大自然親密接觸,她都會自帶水樽,不會使用即棄膠樽,也教育女兒要學會保護環境,不要將垃圾留在郊野。
來自英國的Mark喜歡行山,差不多每個星期都會遠足,他第一次聽聞這個措施。他對措施表示支持,認為可以減少垃圾的丟棄量,保護郊野公園的環境。
經常在郊野公園踩越野單車的陸先生則認為,這項措施主要是給市民加強教育,做一些環保宣傳。他表示,不排除有些人有不自覺行為,在郊野公園內亂拋垃圾,期望這項措施能讓這些人養成良好的習慣。
市民:對撤離垃圾箱政策 褒貶不一
聖誕期間隨家人前往菠蘿壩自然教育徑的郭先生表示,一般會帶小食行山,製造的包裝袋等垃圾都會自行帶走,撤離垃圾箱政策對自己的影響不大,該政策是可行的。曾先生一家亦在聖誕期間行山,他表示支持政府措施,相信可以減少郊野公園產生的垃圾。
在港居住超過30年的英國人Jamie認為這個政策對山林影響不大,因為一般行山人士都比較自覺帶垃圾下山,若能在海岸公園撤走垃圾箱,可能會更加環保。
平日工作繁忙、偶爾參與行山活動的何小姐認為,完全從行山徑撤走垃圾箱或會給行山人士帶來不便,擔心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習慣帶膠袋把垃圾帶走,有不自覺的人會隨意在山頭丟棄垃圾,把山林變成「垃圾崗」。
清潔人員: 靠遊客自覺維護環境
有在大帽山工作的清潔人員指,真正的行山發燒友其實很愛惜山林,也會自覺保護環境,將垃圾帶下山,主要製造垃圾的遊客多數是偶爾來郊遊的人,通常最多垃圾的地方是停車場。還有一些夜晚開車上山的遊客,飲酒後就將垃圾留下,甚至曾有遊客將大紙皮留在山上。她表示,自己使用的只是一般小型手推車,難以運送大紙皮下山,幸得熱心市民協助,才順利把大紙皮運送下山。她認為遊客應自覺維護環境,體諒清潔人員的難處。
*** ***
「自己垃圾 自己帶走」活動推行後的成效如何?漁護署在報告中稱,兩個階段活動的成效理想,從行山徑上收集到的垃圾量大幅減少,認為這反映遠足及郊遊人士已逐漸習慣不在行山徑上丟棄垃圾。漁護署又表示會繼續加強宣傳和教育工作。郊野公園義工郭先生亦認為政策是正確的,但活動能否成功則仍要視乎市民的質素能否配合到,目前言之尚早。◇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