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二六零年,忽必烈發布登基詔書,正式成為大蒙古帝國的皇帝。一二七一年忽必烈採納劉秉忠的建議,取《易經》中「大哉乾元」之意,建國號「大元」。他在位三十四年,在國家建設方面又有哪些深遠影響呢?

◎建國號、年號

元朝除了是第一個由純外族人建立的王朝外,它的國號也很特別。此前中國每一個朝代的國號,都是依照開國皇帝的封地或者是封爵來定的,如劉邦被封為漢王,他當時在漢中一帶,所以他的國號就叫漢;楊堅曾經被封為隋王,所以他建立的王朝叫隋;李淵被封為唐王,所以他建立的國號叫唐;趙匡胤被封為宋州的歸德軍節度使,所以他的國號叫宋;而忽必烈沒有受過任何漢地皇帝的冊封,既沒有封爵,也沒有封號,也沒有漢人的封地,他的國號取自《周易》裏的「大哉乾元」,年號取自《周易》裏的「至哉乾元」,所以他的第一個年號叫做「至元」。

建國號和年號說明忽必烈開始漢化。他做了很多漢地皇帝做的事情,比如為他的祖先上廟號和諡號。他把成吉思汗的廟號設為太祖,窩闊台設為太宗,他自己的父親雖然沒有當皇帝,但也給了一個廟號,叫睿宗,蒙哥汗叫憲宗,他自己是世祖,當然世祖是他死後別人給他的諡號。由此可見,忽必烈已經完全按照中國儒家文化行事了。同時,他還舉行了一場非常隆重的祭祀祖先的典禮,祭祖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點。他將太廟建在了都城大都(今北京)。

◎建都城

北京其實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因為北京是一個很大的區域。早在春秋時期,燕國就已經把北京作為都城,所以現在叫燕京。隋朝時,北京被稱為涿郡,唐代稱為幽州。到了遼朝,北京就變成了遼國的南京析津府,後來又成為金朝的中都大興府。遼和金的都城不在現在的故宮一帶,而是在現在北京西城和豐台一帶,就是現在北京城比較靠南的地方。當時金的北城牆在現在北京復興門內大街往南五百米處。元代建都城時,廢棄了原來遼金所在的區域,把整個都城北移,城中心在現在北海公園的瓊華島,南面到長安街,東西到現在的二環,北面到現在海淀區的學院南路。

忽必烈有兩個都城,除了大都之外,還有一個上都,在現在內蒙古的多倫縣,那是皇帝避暑的地方。蒙古人畢竟是北方人,北京在他們來看都已經很靠南了,所以忽必烈每年秋、冬和早春住在大都(北京),到了春夏之交時,就出去行獵三個月,之後到上都(多倫縣)避暑三個月,所以一般來說,忽必烈在南邊住半年,打獵三個月,避暑三個月。

◎修曆法

忽必烈還重新修訂了曆法。他當時任命了一個官員名叫郭守敬,這個人是一個大天文學家、水利學家,也是一個數學家。他是劉秉忠的學生,劉秉忠曾幫助忽必烈設計修建元大都。郭守敬自己製作了一套非常精密的天文觀測儀,在全國設定了27個觀測站。他主持修訂的曆法叫做《授時曆》,非常準確。他測算的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和月球繞地球公轉一圈的時間,跟現在的公曆是一樣的,但他修訂的曆法比現在的公曆早了三百年。

◎定國教

忽必烈還制定了文字並確定了國教,這也是兩個重大舉措。蒙古以前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忽必烈登基後,準備制定一套自己的蒙古文字。蒙文的制定和西藏的一位高僧八思巴有關。八思巴出生在現在西藏的薩迦縣,7歲時就可以誦佛經幾十萬言,而且能夠知道佛經大意,當時人稱他為聖童。1250年,蒙哥汗當政時期,15歲的八思巴見到了忽必烈。忽必烈和這個少年談話之後,非常敬重佩服他。八思巴17歲成為西藏薩迦派的教主。1260年,忽必烈建元,成為大蒙古可汗。之後,八思巴就成了忽必烈的國師。

當時蒙古人佔據的土地十分遼闊,這片土地上的居民的宗教信仰極為複雜。我們知道漢地居民主要信仰佛教和道教,蒙古人原來信仰薩滿教,西域是回教,可能還有信摩尼教的,歐洲是天主教,還有信東正教的。蒙古人實行宗教寬容政策,人們信甚麼都行,但是他尊藏傳佛教(或者說喇嘛教)為國教。忽必烈設置了一個宗教機構——總制院,後來改名宣政院,最高長官就是國師,也就是喇嘛教的大喇嘛。總制院最高長官下設兩個院使,其中一個院使由國師任命,一個是來自西藏的高僧,所以藏傳佛教在元代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創文字

八思巴在忽必烈稱帝之後,幫助忽必烈制定了一套新的蒙古文字,以梵文(古印度文)為基礎,發明了41個字母,這41個字母組成了拼音文字。八思巴制定文字之後,忽必烈頒行天下。忽必烈為了表彰八思巴的功績,封八思巴為大寶法王,並賜玉印。

忽必烈制定蒙古新字類似於秦始皇的「書同文」,定國教類似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做這樣的比較是想說明,忽必烈的一些做法有秦皇漢武的遺風。那麼在經濟政策上,忽必烈採取了哪些措施呢?

◎行鈔法

秦始皇統一了貨幣,漢武帝鑄五銖錢,忽必烈當政後,也頒行了自己的貨幣。元朝的貨幣很特殊,它是以絲和銀為本位的紙幣。我們日常看小說、電視劇,經常看到裏面的人物掏出了多少銀子,買了甚麼甚麼東西,其實這種概念是錯誤的。銀子在中國大量流通始於明朝,特別是明朝中期以後一直到清朝。

實際上中國最早的貨幣是貝殼,所以所有與錢有關的漢字幾乎都含有「貝」字,如貴、賤、賜、財等。到了商周時期,得益於青銅器鑄造技術的發展,開始鑄銅錢。秦始皇時期統一貨幣,開始鑄外圓內方的銅錢。到了漢代,漢武帝鑄五銖錢,也是銅錢。漢武帝的五銖錢因為鑄造工藝精良,貨幣信譽好,所以在中國流通了大約七百年。隋朝幣制比較混亂。唐朝武德四年,唐高祖李淵鑄「開元通寶」,是唐朝信譽比較好的貨幣。唐朝幣制也比較混亂,除了以銅錢為貨幣外,還以絹為錢。史書記載,唐朝皇帝賞賜臣民或者給軍隊發軍餉,都是絹多少匹。宋朝除了銅錢外,還使用鐵錢。宋朝經濟發達,貨幣流通量大,需要的貨幣數量多,銅不夠用,於是開始鑄鐵錢。北宋真宗年間,四川的16家富戶覺得銅錢、鐵錢拿起來太重,很不方便,於是聯合起來發行了一種紙幣「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從現在的經濟學角度來看,就是16家富戶聯合開了一個銀行,以他們16家的財產和信譽作擔保發行紙幣。

「交子」很快在四川流行開來,比如說,有人從重慶去成都做生意,攜帶很多銅錢不方便,就把銅錢換成「交子」,拿「交子」到那邊去做交易。交易完成後,對方拿到「交子」,可以到這邊來兌換成銅錢,所以「交子」實際上是一種「信用貨幣」,一旦發行紙幣的這些家族拿了銅錢給了「交子」之後破產了,「交子」就無法再換回銅錢。當時確實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引起了很多訴訟,驚動了皇帝。後來皇帝說不能由民間這麼發行紙幣,因為無法控制它的信用,所以北宋仁宗期間開始以政府信譽做擔保發行紙幣。

紙幣一開始發行就不斷地貶值,有時是無意間造成的。那時候對商品交換的數量沒有一個科學的統計,不知道到底應該發行多少基礎貨幣,而且基礎貨幣在市面上流通有一個乘數效應,這些經濟規律當時的人都不知道,所以濫發紙幣造成了通貨膨脹。北宋末年,與西夏打仗,宋徽宗又要修萬歲山,朝廷缺錢,於是就大量發行紙幣,造成財政混亂,間接加速了北宋的滅亡。後來南宋、金的滅亡也都與紙幣濫發有關。這說明發行紙幣是要有準備金的。(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隋唐盛世》視頻版整理而成。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和《兩宋繁華》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也已於2019年底面世。◇

點播節目視頻和音頻

請訪問《笑談風雲》

官方網站:

https://xtfy.ntdtv.com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