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民是中國「國寶級」的學術大家,曾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圖書館系主任,北大圖書館副館長。

北大圖書館系白化文教授認為:「王先生的學術確實是博大精深,在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和敦煌學、史學和索引編纂等方面,都達到了他那個時代能達到的最高水平。說他是中國近現代目錄學和敦煌學的代表人物,絕不過譽;說他是中國現代學術論文索引編纂的奠基人,也是公認的事實。」

然而,這位博學多才,對保存中華文脈作出重大貢獻的著名學者,卻在毛澤東發動的文化大革命中,因不肯同流合污,遭猛烈批判,含恨自殺。

讀萬卷書

王重民,1903年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西良澱村,與李石曾、王法勤、韓世昌並稱為民國高陽籍的「四大文化名人」。王重民早年就讀於保定直隸六中,後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國文系,師從國學大師陳垣等,致力於古籍文獻及目錄學研究。大學畢業後,先後在北海圖書館、故宮博物院圖書館、北平圖書館工作。

王重民曾與北京大學校長胡適過從甚密。他在致胡適的一封信中說:「作學生的時候,看了一百多種雜誌,編出兩本《國學論文索引》,畢業後看了四百二十八種文集,編為篇目索引。出國後,看了五千敦煌卷子,一千二百金石拓片,一千五百部天主教書,近又看了二千九百部善本書了,也曾提出一些精華,將來或能應用。去冬今春,看了三四百部明本方志,順手輯出了兩百多個《永樂大典》纂修人,覺得當時所征服取的人才,下至醫卜星象、和尚道士,實比四庫館廣大的多。」隨著讀書日多,他曾立志編一本《中國古今圖書大辭典》。

遊學歐美

1934年,王重民被北平圖書館派往國外,先後在法、英、德、意等國著名圖書館,刻意搜求中國流散於國外的珍貴文獻。

1937年4月,王重民在巴黎與劉修業女士結婚。旅法期間,他在巴黎國家圖書館,發現和整理了四大文獻——敦煌遺書(後集有《伯希和劫經錄》、《敦煌曲子詞集》、《敦煌曲子詞》、《敦煌變文集》、《補全唐詩》等)、太平天國史料、四部罕見珍本、明清在華天主教教士華文著述(集有《歐洲所藏明清之間天主教士譯著述書錄》)等,成為20世紀中國史學的重大發現之一。

1939年,二戰爆發後,王重民受聘於美國國會圖書館,將北平圖書館寄存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3000多種善本書,全部製成顯微膠捲,並撰寫提要,後為美國國會圖書館和其他大學圖書館整理、鑑定中國所藏中國善本書,並撰寫提要。

在海外13年,王重民對近6000種中國善本古籍一一作了提要,詳細記錄了些書籍的版本特徵、流變、作者、編校者及刻工等情況,對古籍研究貢獻極大。

臨危受命

1947年,王重民回國,在北平圖書館工作,並在北京大學兼職,參與北大圖書館專業的創辦。1948年,中共軍隊進北平前,他臨危受命,擔任代館長。

1948年12月21日和1949年1月28日,王重民在致全館員工的兩封公開信中說:「袁館長昨天清早飛往南京去了,想諸位同人都已聽說,並且都很惆悵。袁館長行前,托我轉給大家一封信,我把他抄在上面。我是一個書生,沒有經驗,沒有能力,哪敢擔任這個職務,但念現在正是『同舟共濟』的時候,我跑來參加,和大家一同撥槳,一同維護我們所寄託、所憑藉的『舟』——北平圖書館,共患難,共甘苦,也是義不容辭的。」「我們當前的任務,一是保護我們的館產和圖書,一是共謀同仁的安全和福利。」

1952年,王重民離開北圖,專任北大圖書館學的專科主任(後為北大圖書館學系主任)。

五大右派之一

1957年春,毛澤東為了「引蛇出洞」,鼓動黨外人士「幫黨整風」,並信誓旦旦:「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言者無罪」。

王重民不知道其中有詐,在中共邀請的民主人士整風鳴放座談會上發言,對當時主管圖書館工作的領導提了一些意見,後來又在北大黨委召開的座談會上,對北大圖書館教育工作提了一些批評、改進意見。

然而,到了1957年春夏之交,風雲突變,「幫黨整風」變成「反右運動」。1957年8月,王重民因跟中共講了幾句真話,被打成反黨反社會主義的「右派」,與黃現璠、向達、雷海宗、陳夢家,並稱史學界五大右派,受到降級、降薪、撤掉系主任職務的處分。

文革被關「牛棚」

1966年5月16日,文革爆發,北京大學成為重災區,許多高級知識份子受到衝擊,被當成「牛鬼蛇神」被關進「牛棚」,王重民也是其中之一。

北大著名學者季羨林在《牛棚雜憶》中,記述了王重民的一段遭遇:「有一天,在著名的晚間訓話時,完全出我意料,這位老教授被叫出隊外,一記清脆響亮的耳光聲在他臉上響起,接著就是拳打腳踢,一直把他打倒在地,跪在那裏。原來是他竟用粗糙的手紙來寫思想匯報,遞到牢頭禁子手中。」

「在當時那種陰森森的環境中,我一點開心的事情都沒有,這位教授是出於一時糊塗,手邊沒有別的紙,只有使用手紙呢,還是他吃了豹子膽,有意嘲弄這一幫趾高氣揚、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牢頭禁子?如果是後者的話,他簡直是視這一般手操生殺大權的醜類如草芥,可以載入在舊社會流行的筆記中去了。我替他捏一把汗,又暗暗地佩服,他是牛棚中的英雄,為我們這一批階下囚出了一口氣。」

偽書就是偽書

到了1974年,毛澤東發動的「批林批孔」、「評法批儒」運動進入高潮。「批林」,就是批判毛澤東親自指定的、被寫入中共黨章的接班人、後來「叛黨叛國」的林彪;「批孔」,就是批判中國歷史上被尊為「萬世師表」的儒家學說創始人孔子。「評法批儒」,就是歌頌中國歷史上講究「法、術、勢」並用以建立獨裁統治的法家,批判講究「仁、義、禮、智、信」,主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儒家。

李贄是明朝思想家,在「評法批儒」中,成為廣受讚揚的「法家」代表人物之一。運動期間,有好事者說,福建泉州發現一部李贄的《史綱評要》,並稱是「海內孤本」。消息傳到文革旗手、毛澤東妻子江青那裏,令她興奮不已,決定由中華書局整理、出版。中華書局請一些老先生幫助斷句。斷來斷去,發現這本書的內容與李贄的其他著作相悖,且僅見於《福建通志》的著錄,懷疑是一部偽書。

這時,毛澤東的御用文人想起版本學大家、北大教授王重民,讓王重民對此書真偽再作「鑑定」。王重民從小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一生致力於中華傳統文化典籍的保護、整理、研究,一直保留著傳統知識份子的學術道德底線,不明白政客請他「鑑定」的真意。

此前,他對李贄的偽書有過深入的考辨。當這本書擺到他面前時,他如數家珍地引證和辨偽,指出此書並非「孤本」,「似曾相識」的就有上海圖書館和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收藏。經過一番研究後,他確信,這本書就是一部偽書。

這個結論令毛澤東的御用文人大失所望,但是,他們仍不甘心,要王重民繼續「研究」,實際是希望他明白這是「政治任務」,要他得出與政治需要一致的結論。但王重民「不識時務」,經過幾個月研究,找出更多證據,證明這是一部偽書。這讓領導非常生氣。據王重民夫人劉修業回憶,北大領導曾指著王重民發火地問道:「你說這部書是偽書,對你有甚麼好處?」

懸樑自盡

1975年4月15日,北大召開全校批鬥大會,批判王重民以資產階級思想腐蝕黨員幹部。會後,系領導找他談話,問他有何感想。回家見到妻子,王重民悲憤難抑,淚流不止。

晚上,系裏又派人到他家中,要他「對自己腦海中的資產階級思想作檢查」。此時冠心病復發的王重民,用微弱的聲音回答說:「我不能再作思想檢查了」。但是,來人強調,必須作檢查,然後憤然離去。

這一夜,王重民輾轉反側,難以入眠。第二天清晨,他仍像往常一樣,對家人說出去散散步。從此,一去不復返。

劉修業回憶說,親人、同事四處尋找,直到深夜,發現他「竟步王國維先生的後塵,自盡在頤和園長廊上,當發現他的遺體時,他留下一封信給我說:『我死了,給全家影響不好,我不要骨灰了』」。

「他臨走前還在他書桌上放下他常用的一隻手錶,及一本《李卓吾評傳》,我事後細想,他之所以放下《李卓吾評傳》是有深意的,一則因他為李卓吾之事不肯逢迎『四人幫』的意旨,次則李卓吾也是以古稀高齡,被明末當道者誣衊,自盡於獄中的。」李卓吾就是李贄。

結語

王重民一生深愛中華傳統文化,在國外13年,千方百計蒐集、整理、研究流散到國外的中華文化瑰寶,最後成為一代文化大家。

但是,中共只需要為中共政治服務的工具,不需要文化。知識越多越反動。王重民不堪其辱,最後為中國文化殉道,可悲可嘆!#

-----------------------

【坦白如初 公義永存】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