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吳女士在8年前被醫生診斷為骨質疏鬆症,從此開始遵從醫囑服用福善美(Fosmax plus);3年後改用皮下注射單株抗體(Denosumab)藥物寶骼麗(Prolia);半年前因右下犬齒斷裂拔除,因傷口未見癒合,且牙齦膿瘍與顎骨拔牙處化膿前往求診。這次被醫生診斷為藥物引起的骨髓炎,隨即安排清創和腐骨清除手術,目前持續至牙科門診追蹤。
50歲的王先生有20年抽煙史,6年前因攝護腺癌,開始遵從醫囑服用Zoledronic acid(卓骨祂,Zometa);去年6月接受植牙手術,3個月後植牙區腫脹、化膿,並形成死骨,多次治療未見狀況改善,後來病理切片證實為顎骨壞死。
抗骨吸收藥物的效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顧問醫生陳立愷說,一般抗骨吸收藥物分為骨結合之雙磷酸鹽類(Bisphosphonate),以及作用於血液之單株抗體(Denosumab)這兩大類,經常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症、攝護腺癌、乳癌等,主要為防止癌細胞擴散,也可抑制破骨細胞活性,減緩骨代謝保留骨質。
抗骨吸收藥物的風險
陳立愷表示,臨床上發現,在服用抗骨吸收藥物期間,如果接受牙科侵入性治療,未事先審慎評估,容易引起顎骨壞死,一發不可收拾。曾有文獻顯示,如果患者口腔清潔衛生不佳,未評估是否停藥,會有產生顎骨壞死的可能;如果患者接受拔牙、植牙等侵入性處置,發生顎骨壞死的機率更大幅提升,甚至高於1%為常見可預期,不可不慎。
這類藥物造成顎骨壞死,臨床上常見為口腔內黏膜潰瘍、化膿,以及顎骨露出、疼痛難耐等症狀,嚴重感染時會有痛不欲生的感覺。目前治療的方法依據患者的情況多採傷口清創、局部顎骨切除、抗生素、止痛藥、抗微生物製劑漱口水等,唯需遵循「戒急用忍」原則,待腐骨形成再予手術,避免再次傷害。
依個案狀況評估用藥
陳立愷提醒,患者服用抗骨吸收藥物的時間愈久,風險愈高,因此一定要做好定期口腔檢查,保持口腔清潔,在接受牙科治療前務必告知牙科醫生正在服用的藥物種類、時間等,與醫生充份討論,必要時會診原處方醫生共同討論;其實服用這類藥物並非完全不能接受拔牙、植牙,只是需依個案使用藥物種類、時間長短、身體狀況謹慎評估,了解風險程度,再作決定,以避免造成難以挽回的遺憾。◇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