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家顧愷之的《列女圖》史上垂名,他怎樣畫出人物神采飄然、氣度非凡的神態?他的筆法,為何被稱為「春蠶吐絲」或「鐵線描」、「高古遊絲描」?
《列女圖》
《列女圖》又稱《列女仁智圖》, 顧愷之以繪畫的形式傳達了漢代著名學者劉向《列女傳˙仁智卷》中列女的故事。畫面佈局採用漢代通行的畫法—「平列佈局法」。現存的是宋人摹本,僅餘二十八個人物。
顧愷之畫這幅畫時,特地以衣裾曳地來烘托列女的曼妙身姿,塑造出一種沉靚大方的動態感,又以衣帶翻飛來顯現女性那種款款雍容氣度。
從顧愷之這種流暢連綿的線條及其內蘊的律動及凝重感,可看出他是受到篆書的影響,乍看甚為平易,細看則「六法兼備」(註)。他運用勁挺而柔韌的細線勾勒人物輪廓,給人的感覺是圓潤勻稱,氣味古樸,後人稱之為「春蠶吐絲」,又叫「鐵線描」、「高古遊絲描」。
而在設色方面,以濃彩微加點綴,不暈染渲飾,再輔以微妙的面部表情,創作出來的人物無不神采飄然、氣度非凡。
此卷另一個特點是多處保存了漢代的衣冠形制,如男子頭戴進賢冠,身著曲線大袖袍,腰結綬帶並配掛長劍;女子梳著垂髾髻,身著深衣,眉毛塗以朱色,體態輕盈,婀娜多姿,這些都表現了特定時期的風俗和時尚,我們從中可以看出,魏晉之際(或漢魏之間)的繪畫藝術的部份面貌及南北朝繪畫的淵源走向。
《斫琴圖》
在古代的長卷人物畫中,通常都注重故事的鋪陳演化,《斫琴圖》恰在這一點上有所不同。這幅畫描繪的是製作古琴的場景,製琴人都是些氣宇軒昂、儒雅的文士,他們或挖刨琴板,或調弦聽音,或製作部件,或造作琴弦,或旁觀指揮,還有幾位侍者執扇。畫面寫實而生動。
畫中琴面與琴底兩板清楚分明,琴底開有龍池、鳳沼。說明當時古琴的構造形制,已是由挖薄中空的兩塊長短相同的木板上下拼合而成。這是迄今僅見的一幅記錄製琴方法的古畫,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以樂器製造為題材的作品,在古琴史上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畫的右上角有一文士獨坐於長方蓆上,右手食指尖在木架絲線的中部輕輕地撥動,其目光下注卻又不定於何物,整個臉部呈全神傾聽狀,這正是調定音律時所特有的表情神態,《斫琴圖》在這一點上可謂極其傳神矣。
顧愷之這件《斫琴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宋代(九六零~一二七九年)的摹本。此圖雖不及《洛神賦圖》有名,也不及《洛神賦圖》具代表性,但在風格特徵上仍凸顯出顧愷之的千古一絕。
「癡絕」
顧愷之的生平及人生經歷,世人知道的不多,只知道他最初曾在將軍桓溫和殷仲堪的幕下任過官職,很受桓溫和謝安的賞識,和桓溫的兒子桓玄頗有來往。晚年任散騎常侍,六十二歲去世。
從顧愷之的軼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率真、單純、樂觀,種種真性情,由於他把一些世俗事物看得很淡,在若干傳說中就被形容為「癡」,以下是歷代流傳下來的幾個很具代表性的事例:
妙畫有靈,變化而去
有一年春天,顧愷之要出遠門,於是把自己滿意的畫作集中放在一個櫃子裏,用紙封好,題上字,交給桓玄(東晉名將桓溫之子)代為保管。桓玄收到櫃子後,竟偷偷地把櫃子打開,一看都是精彩的畫作,就把畫全部取出,又把空櫃子封好。兩個月後,顧愷之回來了,桓玄把櫃子還給愷之,並說,櫃子還給你,我可未動。顧愷之把櫃子拿回家,打開一看,空空如也,一張畫也沒有。顧愷之驚歎道:「妙畫有靈,變化而去,猶如人之羽化登仙,太妙了!」,見《歷代名畫記》中的《京師寺記》。
可隱身的寶物
有一次,桓玄將一片柳葉說成是可以隱身的寶物,是蟬用來藏身的,人拿了它,貼在自己的額頭上,別人就看不見你了,他要顧愷之試一下。顧愷之接到手裏,往自己的額上一貼,不一會兒,桓玄便在顧愷之面前撒尿,還口口聲聲說這寶物很靈,使他看不見顧愷之。顧愷之不以為怪,反而相信桓玄真的看不見他,所以就把柳葉當成了寶物。顧愷之這種性格極具喜劇性,「人多愛狎之」,朋友都樂於和他相處,樂於和他交往。
吟詠到天亮
義熙三年(四零七年),顧愷之做了散騎常侍。一天晚上,在自家院子裏,看著明月當空,詩興大發,於是便高聲吟起詩來。他的鄰居謝瞻與他同朝為官,聽到他的吟詠,就隔著牆禮貌性地讚美他幾句。顧愷之高興之下,一首接一首,一句接一句,沒完沒了地吟起來。謝瞻隔著牆陪著折騰了一會兒就感到累了,便找了一個下人代替他和隔牆的顧愷之應對。人換了,調變了,顧愷之不知有變,就這樣一直吟詠到天亮才罷休。
倒吃甘蔗,漸入佳境
《世說新語》記載顧愷之吃甘蔗的事。有一天,顧愷之跟著桓溫去江陵,當地的官員來拜見桓溫,帶來了當地特產甘蔗。桓溫見了十分開心,要大家都嚐一嚐。當大家開始吃甘蔗時,唯獨顧愷之出神地望著江面,沒有拿甘蔗吃。桓溫見他出神,就故意挑了一個很長的甘蔗,把甘蔗尖頭給了顧愷之,顧愷之也沒注意,拿起來就啃。桓溫看到顧愷之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笑著說:「甘蔗甜嗎?」這時,顧愷之才回過神來,舉起甘蔗,說:「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的。」大夥問:「怎麼個講究法?」顧愷之說:「如果一開始就吃甜的部份,會越吃越不甜。而我從尖子開始吃起,到最後越來越甜,這就叫做『漸入佳境』。」顧愷之倒吃甘蔗節節甜,蘊含了深厚的生活哲理,也是他人生智慧之具體體現。
為維摩詰像點睛, 募款一百萬兩
在《歷代名畫記》中,《京師寺記》上記載著這麼一件膾炙人口的事。東晉興寧年間,瓦棺寺剛建成,僧侶向京城士大夫募款,當時的官員文士捐款沒有超過十萬錢的,唯有顧愷之慷慨地認捐一百萬錢。他家一向清貧,哪來的一百萬?人們都認為他在說大話,但顧愷之胸有成竹,他對僧人說:「請貴寺選一面空白牆壁。」然後顧愷之開始閉關作畫,一個多月閉門不出。
月餘後,顧愷之在這面牆上繪了一幅巨大的維摩詰畫像。將要畫眼睛時,顧愷之請寺僧打開寺門,先讓民眾參觀。顧愷之並且請僧人對外轉述:「第一天來觀看「點睛」的人,得向寺裏施錢十萬,第二天來觀看的佈施五萬,第三天來看的請隨意,多少都可以。」
頭一天,許多人為了爭睹顧愷之「點睛」,湧入瓦棺寺。顧愷之當眾提筆點睛,真有如神助,就那麼輕輕一點,整個畫像便活靈活現,畫像頭頂發出的光照亮了整個寺院。聞訊前來觀看的民眾擠滿了寺院,不一會兒工夫,就募集上百萬錢。
眾人對於顧愷之的點睛功力,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顧愷之畫人像的技術,尤其是「點睛」的功夫就出名了。
顧愷之晚年的時候,畫人像就不再點睛了,人家問他為甚麼時,他總會說:「不能點!不能點!這人像要一點睛,馬上就會動起來開口說話了!」,見《藝林書畫趣譚》。
六法:南齊謝赫的著作《畫品》中的一個繪畫理論。
謝赫六法:
一、氣韻生動:對眼前的事物要能把握住它的重點與特性。
二、骨法用筆:筆法精準有力,不但要畫出外表的肉,還要表現出內蘊的骨。
三、應物象形:外形要畫得像。
四、隨類賦彩:顏色要畫得準確。
五、經營位置:要有很好的構圖。
六、傳移模寫:應多模仿古代的傑作。◇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