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愷之率真、單純、樂觀,充滿真性情,由於他把一些世俗事物看得很淡,在若干傳說中就被形容為「癡」。
顧愷之著有《啟蒙記》3卷,另有文集20卷,可惜都已佚失。他還寫了不少詩篇,流傳於世的有《風賦》、《觀濤賦》、《箏賦》、《四時詩》、《虎丘山序》等。 另外,他留下的一些殘章斷句,比如「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竟成了後世繪畫的主流(指山水畫),江南的秀麗景色因而一再被細緻生動地描繪。
顧愷之在繪畫理論上著有《論畫》、《魏晉勝流畫讚(摹搨妙法)》和《畫雲台山記》等3本繪畫理論書籍。(以上3書的最早版本現今收錄在唐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中),其中「遷想妙得」、「以形寫神」等論點,對中國繪畫的發展有著很深的影響。後人論述他的畫作,「意存筆先,畫盡意在。」「筆跡周密,緊勁連綿如春蠶吐絲。」把他和師法他的南朝宋畫家陸探微並稱「顧陸」,號為「密體」。唐代張懷瓘對他的畫評價甚高:「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
《洛神賦圖》
《洛神賦圖》是根據古代名詩人曹植以神話隱喻失落愛的感傷詩篇——《洛神賦》而繪成的傑出作品, 在古代繪畫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洛神賦》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可說是極為重要的作品。其內容是描述曹植所愛的女子甄氏被哥哥曹丕奪去。甄氏死後,曹丕把甄氏遺留的玉鏤金帶枕給了曹植。曹植在回封地的歸程中過洛水,夜晚夢見甄氏來會,悲痛之餘作了一篇《感甄賦》,塑造出洛神(傳說伏羲的女兒,在洛水溺死後為神)的動人形像。之後,甄氏的兒子曹叡將它改名為《洛神賦》。
《洛神賦圖》在古代曾被很多畫家摹繪過,而且有很多宋代摹本都被認為是原作的摹本。
畫卷一開始便是曹植和他的侍從在洛水之濱遙望,而他愛戀著的美麗的洛水女神則出現在平靜的水面上,含情脈脈,似來又去,有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惆悵感。曹植在詩篇中用「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形容洛神在水上的飄忽往復。這兩句充滿情思和微妙感受的詩句,成為千古傳頌的名句。
「癡絕」
從顧愷之的軼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他率真、單純、樂觀,充滿真性情,由於他把一些世俗事物看得很淡,在若干傳說中就被形容為「癡」,以下是歷代流傳下來的幾個很具代表性的事例:
妙畫有靈 變化而去
相傳有一年春天,顧愷之要出遠門,於是把自己滿意的畫作集中放在一個櫃子裏,用紙封好,題上字,交給桓玄(東晉名將桓溫之子)代為保管。桓玄收到櫃子後,竟偷偷地把櫃子打開,一看都是精彩的畫作,就把畫全部取出,又把空櫃子封好。兩個月後,愷之回來了,桓玄把櫃子還給愷之,並說:「櫃子還給你,我可未動。」等把櫃子拿回家,打開一看,一張畫也沒有了。顧愷之驚歎道:「妙畫有靈,變化而去,猶如人之羽化登仙,太妙了!」(《晉書‧文苑‧顧愷之傳》)
母親的畫像
據說,顧愷之的母親在生下他之後就去世了。當顧愷之4、5歲的時候,開始察覺到自己沒有母親,他傷心地問父親,父親只是含糊其辭地顧左右而言他。
從那天以後,顧愷之便經常在門口呆坐等母親回來,後來,父親不忍心再欺騙兒子,便將實情告訴他。顧愷之心中難過,就常常要爸爸跟他講母親的樣子,他仔細地問了母親的長相、五官、身材,包括她常穿的衣裳布料及顏色。有一天,他突然有了一個想法,要把母親的模樣畫出來。
顧愷之憑藉父親的描述,一次又一次地給母親畫像。每次畫好之後,他都會去問父親畫得像不像,父親總是露出遺憾的表情。顧愷之不氣餒,仍然畫筆不輟,一次次去畫母親的畫像。終於……他看見父親拿著母親的畫像捨不得放下,說:「像,像極了!」他才滿意地停筆。
為神像點睛 募款100萬兩
據說,顧愷之20歲那年,京城要擴建一座大寺廟,請地方士紳捐錢。當時,一般最多都只捐個5千、1萬兩,沒想到顧愷之卻大筆一揮,捐了100萬兩。很多人覺得顧愷之一定是在開玩笑,顧愷之也不在意,只是默默在寺廟內的牆上畫了一幅女神像,但卻沒有畫上眼睛,他交代寺內的住持說:「5天後我要為女神像點睛,想要看的人必須認捐1萬兩。」
到了那天,果然許多達官貴人都前來看顧愷之點睛。只見顧愷之輕輕揮筆一點,女神像立刻發出動人的靈光,所有來觀看點睛的人見此光景,紛紛跪拜在地,一下子就認捐了100多萬兩,對於顧愷之的點睛功力,無不佩服得五體投地。(《晉書‧顧愷之本傳》)從此,顧愷之畫人像的技術,尤其是「點睛」的功夫就出名了。
傳說顧愷之到了年老的時候,畫人像就不再點睛了,他說:「不能點!不能點!這人像要一點睛,馬上就會動起來開口說話了!」(摘自《藝林書畫趣譚》)◇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