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僑,字子產,是春秋戰國時代鄭國傑出的政治家,執政時鄭國勢弱,夾在晉楚兩個大國之間,為了不得失兩個霸主,於是對兩者都要朝貢,無形中又加重了鄭國的經濟負擔。面對政治上的艱難處境,子產「慎之以禮」,在外交上為弱小的鄭國爭取了生存的空間,在內政上也大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改革過程中最為人熟知的事蹟,當要數「不毁鄉校」一事了。
根據左傳記載,「鄭人游於鄉校,以論執政」,鄉校源於周代,為諸侯所設置,是國人休閒聚會,議論執政者施政的地方。這種議論除了表達政見之外,更會夾雜著個人的喜惡,對執政掌權者的月旦,自然少不免有人身的批評。例子之一是子產執政第一年,有人對他改革田地的措施大表不滿,甚至明言「孰殺子產,吾其與之」,意思是「誰人要去殺子產,我也跟他一道。」散播仇恨言論推翻政權,這是要問罪的吧!
面對人民的議論,鄭國大夫然明建議把鄉校廢掉,沒有了議政的場所,他相信人民就不會再說三道四,干涉國家的內政。子產對這個建議不以為然,他認為老百姓早晚到鄉校逛逛,談談國家大事的長短沒有甚麼大不了。他們讚許的事情,我就實行;他們厭惡的我就改一下,這樣看來人民實際上是自己的老師。他指出「我聞忠善以損怨,不聞作威以防怨」,意思是,真心鍾愛自己的人民,人人都可以有免於恐懼的自由,就可以減少怨恨,沒聽說靠強硬手段威嚇可以防止怨恨的。子產的決定終於給他帶來回報,並且贏取到人民的擁戴,以致有歌曰:「子產而死,誰其嗣之?」假如子產死了,還有誰能夠繼承他呢?
歷史上有另一個反例,話說周朝厲王暴虐無道,國人批評他,他不但不改,反而派衛巫監察有甚麼人胡亂批評,便加以鎮壓。大臣召穆公認為,不讓百姓說話是很危險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善於治水的人,懂得開通河道,令水流通𣈱;要管理好國家,就要讓人民暢所欲言。堵著人民的意見,等於用堵塞的方法處理河川的泛濫,一旦決堤帶來的破壞非同小可,所以建議他多方設法聽取各種意見,然後斟酌採行。厲王不聽,只將這些批評視為陳詞濫調和噪音,並將之看作開新局的背景音樂;國人也不再出言批評,卻將這種不滿積聚成反抗的力量,3年後人民反抗起義,厲王被推翻而流放到彘這個地方。
這兩個人物的落差,多少反映出彼此政治智商的高下。打壓異見,利用官府威權動輒將異議者拘禁下獄,立惡法以禁絕批評的聲音,當然是最省時省力的方法。然而作威防怨,無異引火自焚;一旦「下塞上聾,邦其傾矣」,作威者最終還是會自吃苦果的。◇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