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位於亞熱帶地區,屬海洋性氣候,夏天炎熱多雨且潮濕,每年時至初秋,乃為人們喜愛的季節,秋高氣爽,使人稍覺舒暢,但這時也是流感高峰期,亦擔心每當轉季,氣温轉變,一不小心,便很容易着涼,輕者傷風感冒、喉嚨癢痛、打噴嚏、流鼻涕,並有頭痛,但只要多喝水、多休息,也可以不藥而癒。而重者,則身體發燒發熱,四肢疼痛,痠軟乏力,還不斷咳嗽,若不請醫師診斷、吃藥疏解,病情便會持續,甚至惡化。

所謂「病向淺中醫」,而現時的人,特別是長者,若有不適,大多先看西醫,莫非「急驚風,怕遇上慢郎中」!因為西藥大多消炎止痛,藥力較快見效,減輕痛苦,但又怕西藥過猛,不能承受,故西藥食完之後,又會再看中醫調理,如非重症,一般中藥都是處以清熱解毒,涼血去濕之類。

說起中醫、中藥的治療,在這疫症猖獗期間,大家不妨來試試探討!

人們常道:我國中醫的整體醫學觀,係將人體視之為一個小宇宙。事實上,人體亦是一個整合的有機體,當身患疾病,或出現局部症狀時,都會影響及全身,所以在臨床診斷上,中醫師均會對於任何的病況,甚至於微不足道的局部症狀,都會加以詳細考量,所謂「望、聞、問、切」,徹底地找出疾病與全身的關係。

中醫治療學又特別重視內因,中醫把疾病,當作正邪相互對抗的過程,不但重視發病的因子和去除病邪的方法,而且更重視人體的抵抗力及正氣的保護和扶助。在正邪對抗中,如正氣戰勝邪氣,身體就可望恢復健康,否則疾病就會持續惡化,因此,治病的根本目標,是在改變正邪雙方力量的對比,從而使「邪去正復」,令疾病向痊癒的方向轉化。

古人又有論及虛實的治療,不外乎:虛而不實用補,以扶正為急;實而不虛用攻,以祛邪為急;若虛實同見,宜於攻補兼施,即是既治其正虛又攻其邪實——人與病同治。因此,在臨床診斷上,必須重視「扶正祛邪」、「祛邪扶正」、「攻補兼施」之內因。

另外,還講究治病須求治本。人們對某些藥物會常說,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藥物。所謂「標」、「本」,是中醫臨床辨證上的相對概念,在在說明疾病的發展,正邪交爭的複雜過程,所以中醫在臨床治病時,必須把握住疾病的本質,分清問題的主次,分辨「正盛邪微」、「邪盛正虛」、「邪正俱盛」、「邪正俱微」等不同情況,運用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或標本兼治的原則,同時把握住同病異治、異病同治、正治、反治之時機,對症下藥,來達到治療之目的。

今之突如奇來的「病毒侵襲」,還未有特效藥物醫治,致使天下大亂,全球恐慌,截至今(13/8)天已導致74萬多人死亡,還不斷與日俱增!這個「病毒魔頭」,其所作的孽,真是喪心病狂,慘絕人寰!於此,大家唯有常戴口罩、勤加洗手,從個人基本衛生做起,暫作預防。

噢!現在疫情更擴散至天下每個小宇宙,用甚麼方劑來清肝明目、清熱解毒呢?莫非要華佗再世,將我國博大的中醫學發揚,特別是其「治頭風」的醫術!

今日點煮:「海帶 木耳 黑豆 煲瘦肉 白蘿蔔湯」

人體,需要從各類食物中,汲取各種生長所需的各種營養素以維持生命。由於種族、年齡、性別、生理狀況和活動量等等各有不同,所以各人對於各種營養素的需求和汲取量,也不盡相同,所以均衡飲食是必須的。

今日為大家介紹「海帶」。

海帶是褐色藻類,與昆布同屬海洋植物。長可達數丈,扁闊如帶,故名「海帶」,外形比昆布窄而厚,略帶肉質,爽韌柔軟,入藥入饌均可,用來切絲,配合其它食材來炒三絲,或作涼伴,風味可口,而身體因缺碘而引起「甲狀腺腫脹」俗稱「大頸泡」者,可用作食療,而一般常用來煲綠豆,或黑豆糖水,或煲瘦肉湯水進食,有消痰止咳,利水祛脂,活血去瘀,降壓及清肺熱之功效。

材料:

海帶:2両(浸透,洗淨,切幼條)。

木耳:2両(清水浸發,洗淨,去硬剪細)。

黑豆:3両(洗淨,隔晚浸透)。

白蘿蔔:半斤(去皮,切角,汆水過冷河)。

豬瘦肉:4両(汆水過冷河,待用)。

米酒:2湯匙。

薑:2片。

蔥:2條。

水:2公升。

做法:

燒滾一鍋水,將所有材料放入,大火煮20分鐘後,轉小慢火再煮2小時,下鹽調味,即成。◇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