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壁畫師阿甘和Sandy來到馬灣涌漁村修復她們的壁畫作品,經過理髮舖時,店主指著地下畫的花蟹,認真地說自己都在保護它,不讓路人踩踏。當她們踏入寄放工具的村民舖頭時,狗狗「鈍鈍」熱情地迎接她們,小跑在前面帶路,宛如當地導遊帶她們到畫畫地點。阿甘和Sandy對視而笑,說她們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來馬灣涌畫畫,很欣喜看到鈍鈍沒有忘記她們。阿甘說:「這就是在小社區畫畫的樂趣,感受到當區淳樸的人情。」她們享受這一過程,也不忘自己當初畫畫的初衷,便是要給這個社區帶來歡樂。

Omni Art成員Sandy(左)和阿甘(右)在不同地點留下了藝術畫作。(陳仲明/大紀元)
Omni Art成員Sandy(左)和阿甘(右)在不同地點留下了藝術畫作。(陳仲明/大紀元)

阿甘和Sandy畢業於浸會大學藝術系,數年前創立本港第一個立體地畫及樓梯畫團隊Omni Art,在觀塘郵局、油麻地街頭、大澳漁村、馬灣涌漁村、昂坪360等地方,都能找到她們的作品。她們積極參與不同的社區藝術計劃,遊走市區與鄉郊,用畫筆記錄社區故事。每次看到人們經過「打卡」留念時,她們都很欣慰:「希望我們畫的畫真的可以慢慢改變這個社區,可能令它漂亮一些,大家開心一些,已經很足夠了。」

勾起街坊回憶的畫作

大澳居民馮伯,每次經過橫水渡小廚外牆的畫作時都忍不住多看兩眼,原來畫作中棚屋的紅衣女士,像極了自己已故的妻子:「如果我太太沒有走,看到也會覺得很相似。」如今他和妻子已經天人兩隔,但這幅畫讓他有了新的感受,彷彿妻子從未離開。阿甘和Sandy在起稿前,並不認識馮伯,也沒有見過他的亡妻,無意中創作出的人像,竟然勾起街坊深深的回憶。


橫水渡小廚外牆的立體畫作。(陳仲明/大紀元)
橫水渡小廚外牆的立體畫作。(陳仲明/大紀元)


棚屋的紅衣女士,像極了大澳居民馮伯已故的妻子。(陳仲明/大紀元)
棚屋的紅衣女士,像極了大澳居民馮伯已故的妻子。(陳仲明/大紀元)


馮伯拿出珍藏的妻子相片,和兩位年青藝術家分享故事。(陳仲明/大紀元)
馮伯拿出珍藏的妻子相片,和兩位年青藝術家分享故事。(陳仲明/大紀元)

兩位年青藝術家來到馮伯的棚屋,眼見家中牆上貼滿了一家人的合照,馮伯又拿出珍藏的妻子相片,問她們覺得像不像,又連聲多謝她們。阿甘有些眼濕濕,感觸地說:「沒有想到我們的畫可以令街坊想起來那麼個人的事情,很感動。」


馮伯家中牆上貼滿了一家人的合照。(陳仲明/大紀元)
馮伯家中牆上貼滿了一家人的合照。(陳仲明/大紀元)

在大澳畫畫對她們而言也是一種特別的體驗,平時在市區畫畫時,路過的人總是匆匆忙忙,望兩眼就離開,但是在大澳畫畫時,時間似乎慢了下來,有老人家前來跟她們聊天,談起家裏的趣事。這些溫馨的舉動,兩位年青人開始思考平時生活是否也應該學會在精神上慢下來,給自己一些思考的空間,珍惜眼前人。

壁畫背後的堅持

昂坪360上的甜點及金魚壁畫,也出自阿甘和Sandy之手。壁畫需在暑期活動開始前完成,畫畫的時候正值雨季。Sandy回憶:「雨季要去室外畫畫,我們要趕在deadline(截止日期)前完成,很潮濕的天氣都會去畫。常常是畫好後,還沒有乾,一場大雨就令整幅畫弄花了,又要重新畫。」阿甘補充,這兩幅畫都畫了三、四次,十分考驗大家的毅力,還好彼此能夠互相扶持鼓勵,才能完成作品:「兩個人互相鼓勵,而不是你一個人去面對這件事,其實都是一個動力來的。」


昂坪360上的甜點及金魚壁畫在雨季完成,阿甘和Sandy作畫時歷經考驗,多次重畫才完成作品。(受訪者提供)
昂坪360上的甜點及金魚壁畫在雨季完成,阿甘和Sandy作畫時歷經考驗,多次重畫才完成作品。(受訪者提供)


昂坪360上的甜點及金魚壁畫在雨季完成,阿甘和Sandy作畫時歷經考驗,多次重畫才完成作品。(受訪者提供)
昂坪360上的甜點及金魚壁畫在雨季完成,阿甘和Sandy作畫時歷經考驗,多次重畫才完成作品。(受訪者提供)

畫立體壁畫和一般的壁畫不同,畫畫起稿時有技巧,要運用很多透視的角度,未必能看出畫的是甚麼。阿甘和Sandy在起稿時常常遇到一些街坊以為她們在街頭塗鴉,甚至遇過有人報警。面對一些誤會,她們也沒有抱怨,而是默默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漸漸也有人理解了她們,也曾經有街坊靜靜地給她們買水,放在地上就離開了。這些細微的舉動,都是她們繼續前行的動力。


畫立體壁畫和一般的壁畫不同,畫畫起稿時有技巧,要運用很多透視的角度。(陳仲明/大紀元)
畫立體壁畫和一般的壁畫不同,畫畫起稿時有技巧,要運用很多透視的角度。(陳仲明/大紀元)



趣味立體地畫拍攝時可發揮想像力,做出不同的造型。(陳仲明/大紀元)
趣味立體地畫拍攝時可發揮想像力,做出不同的造型。(陳仲明/大紀元)

村民提供真實「教材」

在馬灣涌漁村栩栩如生的立體地畫的背後,除了兩位畫家的技巧外,還離不開村民的參與。在馬灣涌漁村木橋上畫魚、蟹時,有村民真的帶來一條魚給她們參考,鼓勵她們畫出更真實的形象。過程中Sandy也學到了很多未曾接觸過的漁民知識,跟他們的關係更拉近了一步。


位於碼頭的巨型立體地畫生動繪出了日常所見的鹹魚。(受訪者提供)
位於碼頭的巨型立體地畫生動繪出了日常所見的鹹魚。(受訪者提供)

位於碼頭的巨型立體地畫,在完成前看不出是甚麼魚,阿甘也一直保持著神秘感:「有的村民每天都來看我們畫畫的進展,經常猜測我們畫的是甚麼。那麼大的魚,是鯊魚嗎?」到最後完成後方恍然大悟,正是日常所見的鹹魚。Sandy笑言不同人眼中的鹹魚有不同的涵義,曬鹹魚也是漁民的日常,希望透過畫作能夠表達出真實生活的一面。


在馬灣涌畫畫時,阿甘和Sandy也感受到了當地的人情味。(陳仲明/大紀元)
在馬灣涌畫畫時,阿甘和Sandy也感受到了當地的人情味。(陳仲明/大紀元)

狗狗「鈍鈍」熱情地迎接阿甘和Sandy。(曾蓮/大紀元)
狗狗「鈍鈍」熱情地迎接阿甘和Sandy。(曾蓮/大紀元)
夢想啟航 飛高飛遠

在觀塘郵局的外牆上,有一幅飛行棋作品,童年的回憶在這幅畫中呈現。仔細觀察,方看到它與我們平時看到的棋子不同,這幅壁畫中的飛行棋真的「會飛」。阿甘解釋,一般人小時候玩的飛行棋都是在預設的路線上行走,要有既定的規則才能起飛,但是這幅畫打破了這一規則:「我們這幅壁畫中,飛行棋離開了預設的路徑向上飛行,就好像追尋夢想的過程中,我們只要勇敢踏出第一步,夢想就能夠飛得更高更遠。」


阿甘提到,飛行棋離開了預設的路徑向上飛行,表達追尋夢想的意義。(陳仲明/大紀元)
阿甘提到,飛行棋離開了預設的路徑向上飛行,表達追尋夢想的意義。(陳仲明/大紀元)

阿甘和Sandy特別在這幅壁畫前拍攝「飛」主題的相片,兩人齊齊跳起,離開地面,帶著對夢想的期盼,離開安逸區。


阿甘和Sandy在壁畫前拍攝「飛」主題的相片。(陳仲明/大紀元)
阿甘和Sandy在壁畫前拍攝「飛」主題的相片。(陳仲明/大紀元)

從學生的身份到藝術家,阿甘認為是她成長的重要一步,過去讀書時比較自我,真正工作後便要學會收斂,同時不斷對自己有新的要求,持續進步。在壁畫的創作過程中,阿甘和Sandy也經歷了一段磨合期,兩人的畫風、步調不同,阿甘擅長畫粗線條,Sandy擅長細線條,反而成就了她們相互補充的一環。能夠彼此包容,互相彌補對方的不足,每一幅畫出來的效果更好。

*********

畫壁畫的工作不穩定,有時接不到單便沒有收入來源,畫畫的過程中更要經歷日曬雨淋。阿甘和Sandy也曾萌生過放棄的念頭,但很快就振奮起來。Sandy坦言:「我希望我們做到的就是勿忘初衷,一開頭就想在全香港不同的地方畫畫,有時候覺得畫壁畫、畫樓梯畫都累的,都想過應不應該走下去,想起來之前為何畫壁畫的時候,就很想繼續做下去。」◇


畫壁畫的工作不穩定,有時接不到單便沒有收入來源,畫畫的過程中更要經歷日曬雨淋。(陳仲明/大紀元)
畫壁畫的工作不穩定,有時接不到單便沒有收入來源,畫畫的過程中更要經歷日曬雨淋。(陳仲明/大紀元)


大澳駿義龍體育會外牆上的龍舟壁畫作品。(陳仲明/大紀元)
大澳駿義龍體育會外牆上的龍舟壁畫作品。(陳仲明/大紀元)


樓梯畫是Omni Art擅長的創作方向,圖為位於油麻地的樓梯畫。(受訪者提供)
樓梯畫是Omni Art擅長的創作方向,圖為位於油麻地的樓梯畫。(受訪者提供)

位於大澳石仔埗的貓女俠主題作品。(陳仲明/大紀元)
位於大澳石仔埗的貓女俠主題作品。(陳仲明/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