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痛常見的致病機轉包括小面關節、薦髂關節、肌肉肌腱、肌肉肌腱、神經根的坐骨神經、壓迫性骨折等,而研究統計顯示,約有1/4的下背痛患者,都是薦髂關節失能所導致。
薦髂關節的位置與作用
薦髂關節又稱為「薦腸關節」,它位在薦椎(尾椎骨)與腸骨(骨盆)的交界處,也就是臀部上方狀如酒窩的凹陷部位。它是身體中軸骨連接下肢的重要關節,其主要作用是吸震與承重,在人體進行活動和步行過程中扮演著分散上半身與下肢壓力的重要角色。
根據症狀分佈找出病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生張麟說,在臨床上診斷下背痛的患者,應當依輕重緩急先排除急迫或需進行手術的問題,例如:椎間盤凸出併神經壓迫、腰椎狹窄、腰椎滑脫、椎體或椎間盤感染、後腹腔或骨盆腔感染、腫瘤、尿路或腎結石等病症。
在排除上述問題後,要謹記痛是主觀的,再根據症狀分佈找出合理的結構性原因,而後依患者整體狀況擬定治療計劃以進行治療。治療是針對困擾患者的症狀,而非針對影像不正常的部位,因為影像不正常的部位不見得是造成症狀的部位。
薦髂關節痛的診斷方式
張麟說明,在門診常做的理學檢查為薦髂關節處壓痛,以及會誘發薦髂關節磨擦引發疼痛的動作如大腿外旋,或是一腿彎向腹部,另一腿伸直向後,但是以上檢查只能高度懷疑,並無法確診。
薦髂關節痛的診斷包括薦髂關節處局部壓痛、疼痛可向下肢傳導,使得症狀與坐骨神經痛不太容易區分,偶爾也會傳到鼠蹊、腹部或下肢較遠端部位。影像往往可見腰椎退化如骨刺或滑脫,也常發生於已接受過腰椎手術如骨融合的患者,因此被綜合稱為「薦髂關節症候群」。
治療方式與治療效期
張麟提出,當症狀發生未超過3個月或較輕微時,治療方式以口服藥物、運動復健、物理治療、針灸治療等較非侵入性方式為主,如果症狀持續超過3個月,而且接受上述治療方式並未改善,可考慮以類固醇加中短效麻醉劑(作用約數小時)行關節內注射,此種方式為診斷性治療,治療的效期因人而異。
當採以關節內注射後若復發,可考慮進行熱凝療法或高頻熱凝療法,並依照醫生選擇之工具進行多點電燒、電刺激、神經燒灼或單一傷口特殊電燒,此治療之效期可達3~6個月以上。
張麟提醒民眾,綜上所述種種,薦髂關節症候群是下背痛需要考慮的鑑別診斷,因為症狀與坐骨神經痛相似,除了進行影像判斷之外,一定要配合症狀才能做出最適切的診斷與治療。◇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