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養生的讀者或許聽說過,中國古人及長輩們常說夏天應去除冰品,改喝熱飲,秋冬才不易生病。而西方年長者也有熱飲可去暑氣的說法。澳洲悉尼大學的研究表明,酷熱夏季喝熱飲,確實能降低體內儲存的熱量,產生冷卻身體的效果。

乍聽之下,這樣的說法似乎和我們的感覺大相逕庭,因為大多數人在烈日當空的午後,特別喜歡喝一杯冰涼的飲料,外加一大盒的雪糕,享受那種痛快淋漓的「涼爽感」。

再從文化的角度看,靠近南亞的國家,如印度及印尼,甚至靠近沙漠的地區,都有嗜喝熱紅茶的習慣。澳洲近年的一項研究可間接證實,從東方至西方,即使在夏季,仍流行以熱飲來降低體內熱量,利於冷卻體表溫度,更具物理學上的意義。

2012年,澳洲悉尼大學的杰伊(Ollie Jay)領先發表一系列論文,探討喝熱飲是否比冷飲更能實際降低身體儲存的熱量。他的第一篇研究中,實驗參與者於24℃的溫度、23%的相對濕度條件下,以低強度的方式騎自行車75分鐘,並分別喝下1.5℃、10℃、37℃、50℃的水。

結果顯示,人體在喝進熱飲後,整個身體的熱量儲存確實比喝冷飲低。

熱飲. 出汗較多排熱也多

出汗,以及更重要的汗液蒸發,是調節體溫和保持體內熱平衡的主要途徑之一。由於飲用熱飲,熱量負荷增高,使得排除熱量的機制增加整體汗水的排出,結果所排出的熱量遠超過熱飲所帶給體內增多的熱量。

研究數據顯示,飲用50℃的熱飲,全身出汗量比飲用較低溫度的飲水高。譬如50℃熱飲排汗約570毫升,而1.5℃冷飲的排汗量約為465毫升。這是因為更多的汗液從皮膚表面蒸發,藉由汗液蒸發增加熱量排出,減少身體蓄積的熱量。

然而,這項研究是在汗水完全蒸發的條件下進行。換言之,汗水淋漓的狀態,須在良好通風和低濕度的環境之中運作。

冰品. 使人感覺體溫升高

杰伊的第二項研究,旨在了解飲料溫度對排汗率的影響,並確定使身體出汗的溫度感受器在體內。

他說,核心和皮膚表面溫度的變化大同小異,冷飲(1.5℃)的出汗率較熱飲(50℃)為低。

然而,有趣的是,出汗多寡,與液體充份含在口中、漱口,或是直接喝進胃裏有關。研究結果顯現,將冷飲直接喝進胃裏,出汗率會減低。因此,可以推斷出,掌管排汗反應並調節體溫的感應器,存在人體腹腔內。

而在第三項研究中,他們比較參與者在運動的狀況下喝37℃的液體食物或冰水。與先前的研究一致,喝冰水的熱量排出比37℃的液體食物要低,從而自皮膚表面汗液的蒸發也跟著降低。

熱飲 可提高運動耐熱度

研究人員總結,體溫的變化影響耐熱度眾所皆知,而冰品攝取可能導致體內熱量增多,使身體更難維繫運動的狀態。

所以,根據讀者的環境條件,夏天喝一杯溫或熱茶,並不是一種瘋狂的想法,反而有助體內儲存的多餘熱量排出。此外,為避免夏天大量排汗可能會讓體內的鹽份及電解質流失,中度運動的時候或運動後喝一小茶杯的溫或熱水,即可達到排除體內多餘熱量的功效。◇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