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年交替之際,來個祝福話兒:「大魚大肉大有年」--年年有餘!

「年」看得到  聽得到

不知道「大魚大肉」的人應該不多,那「大有年」是甚麼意思呢?就是說五穀豐登,穀物大穫。魚肉看得見,「年」也是看得見聽得著喔!

從《說文解字》來看,「年」的古字寫作「秊」,是個一形一聲組成的形聲字。「秊」是穀熟之意,從禾形,千之聲,五穀皆成熟了叫「年」。《穀梁傳》說「五穀皆熟為有年」,「五穀大熟為大有年」。穀物成熟了,掛在禾桿子上迎風搖擺,傳來的「千千」之聲,你可聽見了?千諧音「謙」,千千稻浪,謙謙人生,真是妙會!

「年」的演變。(允嘉徽/大紀元)
「年」的演變。(允嘉徽/大紀元)

五穀大穫是豐年

周朝人住居的關中平原一帶,土地肥沃農業非常發達,所以用穀熟了來紀年。《周禮·春官》就記載以「年」來記事:「正歲年以序事」。《爾雅·釋天》說夏商周三代和唐虞時代的紀年名稱各不相同:「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

五穀都成熟了叫做「年」,五穀豐收了叫「豐年」。五穀是哪五種呢?一般說是稻、黍、稷、麥、菽(豆類)。[1]

五穀和雜糧。(Shutterstock)
五穀和雜糧。(Shutterstock)

五穀豐收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是國力的基礎,治理國家沒有五穀豐收不能成大事,先秦經典《禮記》就傳達了這樣的訊息:每年歲末五穀收成都好、都能入國家倉廩,國家才能正常運作,百官之長才能利用厚生。(「塚宰制國用,必於歲之杪,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所以「年」在國家體制中,是非常關鍵的一件大事,周朝也就以「年」作為計歲的表記。

青羅裙帶

稻米是中華民族的主食,也是世界上許多地區的主食。種稻起源於八千多年前的中土。稻有水稻和陸稻,生長期約三到四個月,在中國北方一年一熟,南方可以一年二熟,甚至熱帶地區可以三熟,所以也就有了「早稻」、「中稻」、「晚稻」之別。

黃曆六月熟的稻子有個美稱「蟬鳴稻」。那秧苗抽高時,正好是春天清明時節,苗子青青嫩嫩充滿清新的朝氣,好像青羅裙上的裙帶,又像是碧毯抽線頭,白居易詩就這麼描寫:「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春題湖上》)

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pixabay)
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pixabay)

種稻如養珍珠

種植稻米這種農作物非常耗工,犁田翻地整地揉泥、浸種催苗育苗、插秧、除草除蟲、施肥、灌水排水、防治病蟲害、收割、曬穀去糠,一連串的過程很耗費人工。而且水稻田灌著水,農夫工作起來就特別辛苦。小小一粒米,都是經過了完整的培育過程,才能成為碗中的食物,所以詩人姚燮說:「常說盤中餐,粒米同粒珠」,就說小小一粒米就如同一粒珍珠一樣珍貴。

稻穀成熟時轉成黃金色。薰風中,稻穗翻過來金黃、翻過去黃金般的耀眼,向人們宣告收割的喜訊!

黃金稻穗宣告收割的喜訊!(pixabay)
黃金稻穗宣告收割的喜訊!(pixabay)

稻子哲學  謙卑

民諺說:「低頭的是稻穗,昂頭的是稗子」!稻粒越是飽滿充實,稻穗的頭越是低垂;而那常常夾雜在稻叢中的稗草,外表長得像稻草,模樣趾高氣昂的卻是裏子空虛。華夏子民從稻穗身上學習了有才幹的人,不驕傲、不自矜的生活哲學和修養品德之道。

開門七件事  稻米囊括六項

稻子的用途很多,人民要仰賴米飯過活,君王也需要它來養民。古代《墨子》就這麼說:「凡五穀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為養也。」 現代人的俗話說得直白有力:「人是鐵,飯是鋼。」道出了米飯養人的功能。

盤中飯,粒粒同珍珠。(pixabay)
盤中飯,粒粒同珍珠。(pixabay)

仔細數一數,開門七件事中,稻米可以締造六項成績:柴、米、油、醬、醋、茶。稻米是主食又是米點心的主要材料;稻子的殼叫米糠,可以製成食油,米可以釀味噌調味醬、釀醋、釀酒麴;帶殼子的玄米,可以泡出玄米茶。

味噌以米為主材料。圖示為紅味噌。(pixabay)
味噌以米為主材料。圖示為紅味噌。(pixabay)

此外,稻稈可拿來當燃料,可以蓋屋頂,可以造紙,也可以編織生活用品,像是草鞋、草蓆、墊子、和各種手工藝品等等。小小的米粒,一整片稻穀,造起廣大的生活空間,真是一米一世界,一稻一天堂!

稻草包可當燃料。(pixabay)
稻草包可當燃料。(pixabay)

在精神層面,人們用米作祭祀品,像是端午節的粽子,用來祭祀屈原、祭祀神明,拔禳除凶。蘇軾的詩《端午帖子詞》就吟誦黏米香粽,端午之時可以用來祭祀、除災求福:

五綵縈筒秫稻香……要及靈辰共祓禳

米食美饌伴人生大事

米的品種非常多,主要有粳米和秈米兩大類,各有黏稠性高的糯米(秫稻)變種。中華民族的老祖宗,從上古就利用米磨成粉、和水製成糕,作為供神上品之一的「籩食」,也作為宴饗美饌。

紅豆粳米年糕(甑糕)。(照片由南韓傳統飲食研究所提供)
紅豆粳米年糕(甑糕)。(照片由南韓傳統飲食研究所提供)

在悠久的歲月中,華夏子民從過年到節慶到慶典都和各種米食、米點心結了不解之緣。這些年中節慶、人生祝儀的代表食物處處都飄著米香滋味。例如,過年有年糕、發糕、甜年糕,元宵有元宵,端午節有粽子,中秋節有麻糬、桂花酒釀湯圓,重陽節有重陽糕,冬至有湯圓。

桂花酒釀湯圓(容乃加/大紀元)
桂花酒釀湯圓(容乃加/大紀元)

再來到人生的慶典,慶祝嬰孩滿月有雞腿紅蛋糯米油飯,結婚喜宴有紅蟳米糕,小孩收涎(口水)、長者祝壽有紅龜粿(又稱紅粄、紅印粄,取龜壽綿延的意含)。這些人生重要的過程中都有米糕、米粿相伴。

滿月油飯(江柏逸/大紀元)
滿月油飯(江柏逸/大紀元)

寶寶滿四個月「收涎」,準備紅龜粿祭神、12個酥餅串在孩子脖子上,結束流口水期。(李怡欣/大紀元)
寶寶滿四個月「收涎」,準備紅龜粿祭神、12個酥餅串在孩子脖子上,結束流口水期。(李怡欣/大紀元)

離開這些喜慶場面,進入平常日子,早上吃早點,糯米飯糰(粢飯糰)、蘿蔔糕、芋頭糕侍候,其它時候,筒仔米糕、碗粿、油飯、寧波炒年糕、糯米大腸、珍珠丸子任你點。吃點心,有糯米糍、麻糬、糖不甩、芝麻球、炸湯圓、米果、芝麻Q餅,還有台灣特產豬血糕,時時刻刻都能讓人大快朵頤。

內軟外酥的芝麻球(劉玉嬋/大紀元)
內軟外酥的芝麻球(劉玉嬋/大紀元)

莫怪陸游從朝廷退下之後,要結廬人間魚米稻鄉,「莫笑結廬魚稻鄉,風流殊未減華堂」,他說在那裏的風韻味兒比起任官朝廷的風光不減分毫呢!

「年」之天籟

一展無垠的天與地,「浮雲有意藏山頂,流水無聲入稻田」;平原漠漠,「古木微風時起籟,諸峰落日盡藏煙」[2]。煙雲、流水、微風,宛然如「年」的聲音、如「年」的天籟,歲歲年年,盡情在大自然間來去。

稻浪無垠,無邊的豐年。金錢難買的良歲美景,年年歲歲給了華堂上官人、華堂外百姓,養身的營養、養心的風景!

稻浪無垠,豐年無邊。(pixabay)
稻浪無垠,豐年無邊。(pixabay)

-註-

[1] 五穀泛指各種主要的穀物,比較普通的說法以稻、黍、稷、麥、菽為五穀。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一一.穀部.稷》說:「稷與黍,一類二種也。黏者為黍,不黏者為稷(今之高粱)。」

[2] 蘇軾《失題二首 其二》:
浮雲有意藏山頂,流水無聲入稻田。古木微風時起籟,諸峰落日盡藏煙。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