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酷熱難耐,在沒有空調的古代,人們是怎麼度過苦夏的呢? 

白居易《消暑詩》曰: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除了精神層面的「降溫」外,古人也發明出了許多消暑妙招。

冰鑑與冰桶

考古發現,早在周代就有了用來貯存冰塊的冰窖。據《周禮》載,負責冬季採冰的叫「凌人」:「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採好的冰貯藏在地窖,稱為「凌室」,到了夏天再把冰拿出來用。君王會把冰賞賜給大臣,稱為「頒冰」或「賜冰」,這個制度一直保持到清代。

春秋戰國時期古人發明了「冰鑑」,這是用青銅鑄成的一個大型容器,內置雙層結構(或內外層,或上下層),上面有蓋。外層放冰,內層放果飲,既可以藉助金屬的傳導性滲透出冷氣,調節室內氣溫,還可以隨時打開蓋子取食裏面冰涼的水果和飲料。

到了清代,宮內改用「冰桶」,多用紅木、花梨木、柏木為內胎,也有用金屬胎的。形制呈斗狀,口大底小。蓋多採用很厚的木板,兩腰部都有銅環,方便搬運。底有小孔,可以排放融化的冰水。桶有四足,足下裝有托,用來防潮。

《匋雅》載:「都下有玻璃窯……其尤為適用者,莫如冰桶,各色俱備,且甚美觀。冰桶制方,而蓋分兩半,各有錢竅五孔者二枝,木桶有銅箍兩道,瓷桶亦摹仿箍式,橫現凸文。」

「冰桶」不僅可以冰鎮飲料和時鮮水果,還可以降低室內的溫度。箱蓋上設有透氣孔,因此排出的冷氣還能起到「空調」的作用。

清涼殿與自雨亭

先秦時期,主要通過建造台榭來避暑。「台」就是高台,「榭」則是建築在台上的沒有牆壁的屋子,類似於亭子,四面通風,能夠起到消暑作用。

《管子.法法》曰:「明君制宗廟,足以設賓祀,不求其美。為宮室台榭,足以避燥濕寒暑,不求其大。」

漢代的清涼殿,也叫延清室,是避暑的宮殿。《三輔黃圖》記載,漢武帝的寵臣董偃常在延清室消暑納涼,「以畫石為床,文如館,紫琉璃帳,以紫玉為盤,如屈龍,皆用雜寶飾之。」《漢書》云:「清室則中夏含霜。」可見十分涼快。

到了唐代出現了含涼殿。《唐語林.卷四》記載:「 明皇起凉殿,拾遺陳知節上疏……時暑毒方甚,上在涼殿,座後水激扇車,風獵衣襟。知節至,賜坐石榻。陰霤沉吟,仰不見日。四隅積水成簾飛灑,坐內含凍。」

宮殿中安裝了機械傳動的製冷設備,這種設備,採用冷水循環的方法,用扇輪轉搖,產生風力將冷氣送入殿中,使滿室清涼,與此同時,還利用機械將冷水送向屋頂,任其沿檐直下(霤),形成人造水簾,激起涼氣,以達到消暑之目的。

這種水冷建築不光皇帝用,大臣也有建造的,如《封氏見聞記》記載,天寶年間的奸臣王鉷便在家裏修了個「自雨亭」,水「從檐上飛流四注,當夏處之,凜若高秋。」

除了水冷,古人還利用深井中的冰和涼氣來降溫。《鄴中記》中有「北則冰井台,有屋一百四十間,上有冰室,室有數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雲仙雜記》記載唐代宦官霍仙鳴「別墅在龍門,一室之中,開七井,皆以雕鏤木盤覆之。夏月,坐其上,七井生涼,不知暑氣。」

瓷枕與竹夫人

元 鈞窯天藍長方枕 。枕身所在的面中心略凹,前後壁成弧形,兩端平直,前壁右下角開一小孔,器內中空,胎骨厚重。(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元 鈞窯天藍長方枕 。枕身所在的面中心略凹,前後壁成弧形,兩端平直,前壁右下角開一小孔,器內中空,胎骨厚重。(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為度過酷熱的長夜,古人發明了瓷枕。瓷枕的枕面長度一般不超過20釐米,內部中空,下端有孔穴可以透風,四周能透氣,由於瓷器表面有一層冰涼的釉面,很快成為古人夏季首選的寢具。

瓷枕出現在隋代,流行於宋代,宋代張耒《謝黃師是惠碧瓷枕》詩曰:「鞏人作枕堅且青,故人贈我消炎蒸。持之入室涼風生,腦寒髮冷泥丸驚。」正是瓷枕消暑的真實寫照。

另外,古人還發明了「竹夫人」。蘇東坡曾有一首詩《送竹几與謝秀才》說:「留我同行木上座,贈君無語竹夫人。」

竹夫人又稱竹几、竹夾膝,也是夏季納涼用的物品,它由竹篾編成,網狀圓筒形,可懷抱入睡,以此消暑度夏。

看來,「苦夏」之於古人也並不如想像中那般難熬,聰明的古人不但懂得消暑,還深知「暑中作樂」,這些「設備」都是取自於大自然,實用又不污染環境,真是佩服老祖宗的智慧。◇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