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我肩扛行李,手中拎著「大同電鍋」,隨著台灣的留學人潮負笈新大陸以來,半個世紀已如飛而逝。花甲之年回憶往事,才了解在我懵懂無知的年代,幫我渡過難關的一些人不在少數(許多位都已作古),他(她)們的形影,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包括我的論文指導教授、一群早期的公司同事、一位候車亭裏素昧平生的老護士、遊樂場的管理員夫婦倆……嗯……想起來了,還有一位中國老廚師。
這位中國老廚師,是我在紐約長島極東端的漁港蒙托克鎮(Montauk, Long Island, New York)一個名為羅西梅亞的西餐館裏(Ruschmeyer’s Hotel Restaurant & Club )遇到的,時間點是1970年的六月下旬。
與老廚師有緣
用中國諺語「有緣千里來相會」來形容我與老廚師的相遇,是最恰當不過的,因為我是打一千多英哩外的密西西比州來到紐約打工的留學生。蒙托克鎮也不是我最初預定的打工地點。
五月中旬學期結束後,我坐了兩整天的長途巴士,迢迢千里趕去紐約州,原先是想要在號稱「大蘋果」的紐約市裏打工的,結果「陰錯陽差」地在六月底「流落」到蒙托克鎮。1970年是我一生中很關鍵的一年,在紐約大都會區的一些際遇,也是這輩子忘不掉的。
蒙托克鎮是紐約居民的度假勝地,如果由紐約市乘坐長島線火車(LIRR,也就是Long Island Railroad)東行,得經過大大小小的約二十個車站,當年的規矩好像是每個站無論大小都要停靠五分鐘,所以這短短的約一百英哩,要走上近三小時。
長島線火車不是交通幹線,乘客不太多,由曼哈頓的賓州車站出發,蒙托克鎮是這火車線的終點站。每天開赴蒙托克鎮只有一個往返的火車班次而已,原班火車在到達蒙托克鎮,停留兩小時後會往回開。
在蒙托克車站的「事求人」看板上,我見到一家名為羅西梅亞的西餐旅館在徵求一名「收碗盤兼清桌椅」(Busboy)的招貼,時薪七毛五,食宿全包,正合我意。
在公用電話亭裏撥通電話,與經理談了不到兩分鐘,這位年近六旬,名叫傑若德‧羅西梅亞(Gerald Ruschmeyer)的猶太裔老板就親自開車來接我。原來餐旅館就是以他的姓氏為招牌,主要是做旺季度假客人的生意。
其實這餐旅館與蒙托克車站只有約五分鐘車程而已,去餐旅館的路上,傑若德和我閒聊起來:
「你打那兒來的?」
「我是台灣來的中國人,現在還是學生身份,但是有移民局的暑期打工許可證。」
這已是我短短六周以來的第三份工作,早已習慣老闆們都會盤根究底的搞清楚打工者的來龍去脈,所以一口氣就先報清楚我的「底細」。
「哦,那你與我們大廚該是言語相通囉!」
傑若德顯然對我的「身份」不介意,不但沒有要我出示證件,還滔滔不絕地「簡報」餐館部份的情況。
「中國大廚?難道你們賣中餐?」
「我們雖然由中國人主廚,但是不賣中餐,只供應傳統的美國食物如龍蝦與牛排等等。」◇(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