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溼之氣入侵人體,與人們過份貪涼、喝冷飲、吃冷菜、喝冰鎮啤酒等有關,雖然吃冷可讓人透心涼,但溼邪也從此深埋體內,成為我們健康的一大隱患。 

《黃帝內經素問.調經論》中提到:「寒溼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榮血泣,衛氣去,故曰虛。」人體衰老的一大原因是體內有寒溼。寒與溼皆為陰邪,傷害陽氣,阻礙氣機,讓人感到疲累。 

《黃帝內經》中提到:「頭為諸陽之會。」頭部雖然陽氣旺盛,但陽氣也容易從頭部流失,如同熱水瓶不蓋蓋子,水很快涼掉的道理,因此天氣很冷時,需要注意頭部的保暖,否則寒溼之邪侵入,就會有頭痛、頭脹、打噴嚏、流鼻水的問題。 

天冷注意保暖

中醫認為「背為陽」,背部為陽氣之海,督脈循行主幹,總管一身陽氣,若背部陽氣保護不好,也容易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抗病能力減弱。因此天冷時多穿一點貼身衣物保暖是不可少的。

肚臍不能受涼

人體臍腹部,包括丹田,是不能受涼的地方,一旦受涼,就容易胃痛、消化不良、腹瀉等。人體前面屬陰,臍腹部尤須注意保暖,抵禦寒溼入侵。

溼氣重的環境影響人體的健康,溼屬陰,輕則讓人疲倦乏力,身體沉重,昏昏欲睡,所謂的「溼困」,重則令人生病,如腹瀉、皮膚病、水腫等。

少吃生冷食物

人體的水液雖由脾、腎兩臟代謝,但水液的運化最主要還是在脾,也就是消化系統,因此只要是能影響到脾的運作,就可能產生水腫。若瞬間喝入大量冰冷飲料,脾的負擔增加,要先加溫喝入的水份,因此在潮溼的環境,少吃生冷食物、冰品或是涼性蔬果,否則消化吸收功能停滯,水腫出現。

如何判斷自己體內有濕?

若在頭部,《黃帝內經》有句話說:「因於溼,首如裹,溼熱不攘,大筋短,小筋弛長,短為拘,弛長為痿。」不但感到頭部有如一塊溼毛巾裹住,身體疲睏,還會筋骨僵硬無力。若溼邪侵襲關節,有時化熱產生紅腫熱痛的情形。消化系統溼邪重,會有胸悶腹脹、食慾欠佳、口淡乏味、倦怠無力等。溼邪重,舌苔會厚膩,常在身體未出現明顯症狀時,就會先有警示。◇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