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白露,入秋後的第三個節氣。曆書記載:「斗指癸為白露,陰氣漸重,凌而為露,故名白露。」顧名思義,白露時節天氣漸涼,夜間草木上開始出現白色露水。天文台預測今日部份時間有陽光,局部地區有驟雨,氣溫是32度。
俗話說:「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這時炎夏已逝,暑氣漸消,天高氣爽,雲淡風輕。空氣中的水氣到夜晚會在樹木花草上凝結成白色的露珠,鳥類也開始做過冬準備。
這時夏季風逐漸被冬季風所代替,多吹偏北風,冷空氣南下,加上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時間變短,日照強度減弱,夜間常晴朗少雲,地面輻射散熱快,故溫度下降速度也逐漸加快。
儘管天氣逐漸涼下來,專家提醒,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特別是早晚會增加幾分涼意,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此時要避免呼吸道疾病。這個節氣的養生重點是早睡早起,飲食多吃「苦」,注意養肺。
收斂神氣 使秋氣平
《黃帝內經》上記述秋季養生的方法:「秋三月,此為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生之道。」
古人將秋三月的時令稱為「容平」,是說自然界的萬物經過一個夏季的生長已趨成熟,處於一種豐碩、從容、平靜待收的景像。這個季節,天高風急,地氣清肅。此時,人們應當早睡早起,與雞的起居規律相仿,這樣才能保持神志安寧;同時秋季主收,要收斂自己的神氣,不要使神志外馳,藉以緩和秋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不利影響。
秋三月,金氣旺盛主殺,使萬物枯損。要想使魄得到安定,使形體得到保全,就要多用仁愛的心去培育萬物,多施仁惠,收斂殺氣。反之,就會使五臟功能失常,導致百病發作。
專家建議,白露時節需注意鍛鍊身體,老年人可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自我按摩等;中青年人可跑步、打球、跳舞、爬山、游泳等。另外還可配合一些「靜功」,如呼氣、閉目養神,做到動靜和諧。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就不可以再赤膊、赤腳了。如果這時候貪涼,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但此時也不要急於添加厚衣服,要適當地凍一凍,所謂「春捂秋凍」。「秋凍」就是說秋季氣溫稍涼爽,不要過早過多地增加衣服。適宜的涼爽刺激,有助於鍛鍊耐寒能力,在逐漸降低溫度的環境中,經過一定時間的鍛鍊,能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加產熱,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
秋氣主燥易傷肺
台灣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中醫生謝明憲說,入秋後天氣逐漸轉乾冷,在這樣的環境下,容易造成因乾燥而產生的不適症狀,甚至引發各種過敏性疾病。在中醫五行歸類之中,肺屬金,對應於秋季。秋季燥氣當令,其氣清肅、乾燥,所以秋天如果不注意養生,秋燥最易傷肺。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燥勝則乾」,肺臟是一個嬌嫩、容易受外邪傷害的臟器,個性喜潤惡燥,民眾在秋天常感口乾舌燥,喝再多水也無法解渴,皮膚乾燥脫屑,乳液再怎麼擦還是乾燥,這就是肺受到了燥邪的傷害。
皮膚、毛髮、鼻腔、氣管等都屬於中醫「肺」的範疇,所以秋天最適合的養生方式就是「養肺陰」。
謝明憲介紹說,談到秋冬養陰,許多人也許不大了解,但要是談起冬病夏治,相信許多人都不陌生。
事實上,秋冬養陰與冬病夏治原本是一對雙胞胎,只是冬病夏治早為人知,而秋冬養陰卻多人未識。
冬季外寒肅殺,更應注重陽氣固護,避免外寒傷人,不宜在冬季選擇甘寒潤澤的藥物來潤燥。所以在秋天滋潤養陰是最適宜的時令,此時若做好護養,等到入冬,再著重護陽,就能減輕不適症狀的發生。
身體養生離不開心理養生,白露過後,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中醫認為笑能宣發肺氣,調節人體機能,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專家說,笑可以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氣,呼出濁氣,加速血脈運行,能使心肺的氣血調和。常笑還是一種健身運動,能使胸肌伸展,增大肺活量。
養陰潤肺的中藥與食材
謝明憲提出,秋令養肺陰的中藥與食材很多,常見中藥如:西洋參、沙參、麥門冬、百合、石斛、玉竹、貝母等,時常被拿來滋養肺陰;而食物如:梨、雲耳、甘蔗、荸薺、枇杷等,也都能清肺潤燥。
在此提供兩道養陰潤肺甜點給予民眾參考。
►秋梨湯
1. 材料:梨子(粗梨大者為佳)1顆、西洋參6g、麥門冬6g、沙參6g、玉竹6g、川貝6g、枸杞5g、紅棗4顆。
2. 做法:梨子切丁,其它材料洗淨後一起放入2公升的水中,隔水加熱煮開後即可飲用。
►百合蓮子雲耳湯
1. 材料:雲耳3朵、蓮子20g、乾百合20g、枸杞10g、冰糖100g。
2. 做法:將雲耳、蓮子、乾百合、枸杞洗淨後,先把蓮子、乾百合、枸杞加入適量水中煮沸,再加
入雲耳,小火煨至湯汁稍黏,最後加入冰糖後即可食用。
除了上面提供的此時應吃的事物,也要注意一些禁忌,乾燥的秋季有些事物儘量少吃。
秋不食薑
在古代醫書中出現這樣的「警示」:「一年之內,秋不食薑;一日之內,夜不食薑。」生薑的好處雖然多,吃起來也有不少講究,季節和時間就是其中之一。由於生薑屬辛辣之品,屬於熱性,又在烹飪中失去了不少水份,食後容易上火。
秋天氣候乾燥、燥氣傷肺,再加上吃辛辣的生薑,更容易傷害肺部,加劇人體失水、乾燥。所以秋天以少吃薑為宜。所謂「夜不食薑」,則主要是因為生薑的辛溫發散作用會影響人們夜間的正常休息,且晚上進食辛溫的生薑還很容易產生內熱,日久出現「上火」的症狀。
當然,這並不是說秋季就絕對一點也不吃,關鍵是不能「多食」和「夜間勿食」。此外,秋季最好少吃或不吃辛辣燒烤之類的食品,比如辣椒、花椒、桂皮等。
秋瓜壞肚
民諺「秋瓜壞肚」是指在秋季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病。一些美味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因此要適可而止。
夏天吃西瓜是消暑的,但進入秋天後如果吃多了,很容易發生嘔吐、腹痛或腹瀉等症狀。這主要是因為,天氣轉涼,吃多了陰寒性質的瓜果腸胃會不舒服。老人、小孩以及胃腸功能不好的特殊人群尤其要注意。
「秋瓜壞肚」,提醒的是在秋天裏瓜類水果要少吃,但並不是說完全不能吃,只要不過量,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損害。
瓜類少吃,但果類卻可以多吃。梨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蘋果富含多種維他命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人者有益,還可止瀉。
總之,在挑選水果時應儘量選擇當季的水果,順著大自然的節氣吃當令的水果,最符合人體脾胃的運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