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坐姿不良、愛翹腳的民眾可要小心了,還有許多一坐就好幾個小時不動的上班族,一到下午時間就感到臀部疼痛、小腿發麻、坐不住、走路還會一跛一跛,甚至嚴重到站不起來,有些人以為是坐骨神經痛而到醫院求診,卻未見改善,後來才知道原來是患了「梨狀肌症候群」。
造成梨狀肌症候群的原因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骨科主治醫生陳晉瑋表示,梨狀肌是位於臀部深處、從薦骨到股骨大轉子的肌肉,負責大腿髖關節的外旋運動,像是盤腿、翹腳都會使用到這處肌肉,又因為此部位有主管下肢感覺的坐骨神經經過,如果梨狀肌受到壓迫變得腫脹,便會壓迫到坐骨神經,而引起疼痛。
常見的「梨狀肌症候群」表現有:臀部劇烈疼痛、大腿後方酸痛或小腿酸麻無力,嚴重時臀肌萎縮、鼠膝痛(會陰神經受到壓迫)、行走不穩,甚至跛行。而最常好發的族群則為久坐不動的上班族、須久蹲或搬重物的工人、不愛活動的老年人,以及運動量大的運動員。
陳晉瑋表示,久坐又坐姿不正、喜歡翹腳,容易導致骨盆歪斜引起梨狀肌緊繃;而熱愛籃球、排球、網球等運動的年輕人或運動員,則因為常需要反覆髖關節外旋動作,經常造成梨狀肌疲勞而發炎肥厚,進而刺激坐骨神經導致疼痛。
判別梨狀肌症候群
許多人往往無法判別自己究竟是坐骨神經痛還是梨狀肌症候群?陳晉瑋說明,原發性坐骨神經痛,多為感染或外傷引起,痛感由臀部經大腿後側、小腿外側直至腳掌,為持續性的燒灼刺痛,站立時則疼痛減輕;而椎間盤突出、脊椎骨關節炎、脊椎骨腫瘤所引起的坐骨神經痛,則為長期反覆腰背疼痛,坐位時疼痛明顯,臥躺時疼痛可減輕;至於梨狀肌症候群的人通常覺得臀部疼痛遠大於腰痛,在床上側躺翻向另一側會痛,嚴重時跛行,臀骨附近會有壓痛點。
居家簡易運動伸展運動
陳晉瑋提出,梨狀肌症候群在治療上,除了給予消炎止痛藥劑,也可透過物理性治療,例如:超音波或其它深層熱儀器,並搭配梨狀肌伸展運動,來延展痙攣緊繃的梨狀肌,減少對坐骨神經的壓迫。平時在家中可做的簡易運動如下:
1、「坐姿」臀部肌肉伸展
左手抓住右膝推往左肩膀的方向。一天3次,每回20次,每次20秒;再換腳重複上述動作。
2、「臥姿」臀部肌肉伸展
患側左腳跨在右膝,右膝往上抬靠近身體,伸展左臀。一天3次,每回20次,每次20秒;再換腳重複上述動作。
陳晉瑋強調,要預防梨狀肌症候群,最重要的還是避免久坐與坐姿不良,上班族最好坐半小時或1小時就要起身活動筋骨,而需要久蹲工作的民眾也要記得定時起身休息與臀部保暖。另外,習慣將錢包或手機放置褲子後面口袋的民眾,也要留意,坐下時務必將東西取出,避免梨狀肌受到強力壓迫。◇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