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過年前,每個家庭免不了會進行清潔與採買的工作,此時就會見到許多婆婆媽媽們因為路走久、走多了,開始出現腳跟足底疼痛的現象,尤其在早上起床時症狀更為明顯。醫生提醒,如果腳跟足底出現疼痛的狀況,千萬不要輕忽,一定要注意是否有足底筋膜炎的問題,以及早治療避免惡化。
足底筋膜炎的發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生林政宜說,足底筋膜是從跟骨結節內側向遠側延展多層纖維質腱膜,往前分別嵌入橫切跗骨韌帶、屈肌腱鞘、關節腹板和近端趾骨底部骨膜的軟組織。當筋膜反覆承受各式損傷而導致的過度使用傷害,就容易導致足底筋膜炎的發生。
傳統上將足底筋膜炎描述成局部的發炎反應,但近年來的相關研究顯示,軟組織的退化過程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林政宜提出,女性發生足底筋膜炎的比例高於男性,一般多出現於需要經常步行、站立、負重或不正常壓力負荷(穿高跟鞋)的情況。此外,過度肥胖、足部結構異常(扁平足或高弓足)、長短腳、跟腱太緊等,也是常見危險因子。
典型症狀的表現
足底筋膜炎的典型症狀表現包括:早上起來下床第一步或坐一段時間後起來足底會劇烈疼痛,略微行走會緩解,但走久一點又會加劇。當症狀出現卻沒進行適當診斷與治療,病況可能加劇,經過一段時間會引發其它部位包括腳踝、膝蓋,甚至腰部的問題,因此不可不慎。
去除引發的因子
林政宜表示,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應從根本原因下手,首先要將容易引發足底筋膜炎的因子去除,例如:要有適當休息、避免長時間行走、避免赤腳或穿拖鞋行走、避免走在過硬的路面、鞋跟不宜太高等,也建議可考慮選擇有適當足弓支撐與吸震能力較佳,但是不要選擇過軟的鞋墊。
治療的3大方式
林政宜提出,將引發足底筋膜炎的因子去除之後,接著就是依照症狀安排適當的治療,目前的治療有以下3大方式。
1.伸展運動、物理治療與輔具
伸展運動包含足底筋膜、腓腸肌、比目魚肌,甚至更高位置腿部肌肉的伸展與肌力訓練;而短波、超音波、電療等深部熱能治療,也能有效改善足底疼痛的症狀與恢復活動狀態。根據國外研究顯示,夜晚使用背屈區夾板此一輔具,也能改善足底筋膜炎的症狀。
2.藥物治療
治療的藥物包含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普拿疼等止痛藥,若是口服藥物的療效有限時,則可考慮類固醇藥物的局部注射。此外,最近有研究使用肉毒桿菌、血小板豐富血漿、高濃度葡萄糖溶液的局部注射療法,研究結果發現對足底筋膜炎的治療也有成效。
3.體外震波與手術治療
對於慢性頑固性足底筋膜炎,可考慮體外震波或手術治療。體外震波治療的優點是非侵入性,治療時間較短,副作用較輕微;而手術治療有傳統式切開、內視鏡微創手術等方式,將足底筋膜進行部份切除,術後可能有足弓角度改變、足底筋膜斷裂、脛後神經損傷等副作用。
林政宜補充說,如果能找出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因子並加以去除,再配合上物理治療與伸展運動調整,臨床上大部份的患者都能獲得明顯的症狀改善,僅有少數患者在保守療法失敗的情況下,才需要接受手術治療。◇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