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的社區調查,2009年至2014年間全美各大城市的中國城(China Towns,又譯為唐人街或華埠)的華裔人口普遍縮減,以紐約曼哈頓中國城為例,華人數量由47,000人降至38,000人。長期居住在當地的華人,由於紐約市政府重新劃區(rezoning)、都市發展以及房價節節攀高,面臨難以生存的壓力。
據美國網絡新聞媒體「Vocativ」2月26日報道,根據美國住房及城市發展部(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 Development)的數據,2013年曼哈頓中國城居民的平均收入為37,362美元,顯著低於紐約市其它地區的85,900美元。
華裔面臨被迫搬遷壓力
過去曼哈頓中國城房租及房價相對較低,房東與房客也相安無事。但自從2008年紐約前任市長彭博在重新劃區時,將鄰近中國城北方的東村(East Village)劃為保護區後,吸引開發商進駐,建造高檔住房,並向南延伸到中國城。
開發商購入中國城的低價地產,改建高檔公寓,賣給或出租給可負擔高房價或高租金的居民,大多數是白人或其它族裔,造成原本住在中國城的華裔移民面臨被迫搬遷的壓力。
自1999年來到曼哈頓中國城就從未離開的朱女士(Zhu)告訴記者,和家人總計5人住在一間公寓裏,房租每月1,700美元,房東去年屢次告知要漲房租,想趕她們全家搬走,以改租白人。她的隔壁換了新房客,房租調漲到3,900美元。
56歲的朱女士表示,她不會說英文,工作、朋友、生活圈都在中國城,她不知道如果離開那裏,她要如何維持生活。
文章說,部份原先住在中國城的華人,由於無法承擔經濟壓力,已搬遷到布魯克林區的日落公園(Sunset Park)或皇后區法拉盛(Flushing)。但對許多像朱女士一樣長期住在中國城的華裔移民,如果無法在中國城生存,將面臨無處可去的局面。
紐約市亨特學院城市事務與規劃教授彼得.鄺(Peter Kwong)表示,中國城的存在不是單純的人與地點,其價值在於提供華裔移民在美國生存、工作、社交網絡、購物的賴以維生的生活圈。
可負擔住房政策爭議
紐約市長白思豪上任後積極推動可負擔住房政策,預計在整個紐約市保存或新建總計20萬個可負擔住房單位。這個政策遭到紐約市各社區委員會的反對,認為長期居民將因這個政策被迫遷離,社區面貌也將因此而改變。
依白思豪市長的規劃,開發商的新建案必須保留25%到30%的總建造面積作為可負擔住房,而「可負擔」的定義是不超過當地平均收入的60%。
曼哈頓中國城社區委員會委託「中國城工作小組」(Chinatown Working Group)研究當地的可負擔住房方案,研究結果建議,開發商保留40%到50%的總建造面積作為可負擔住房,而「可負擔」的定義則是不超過中國城平均收入的50%,與紐約市的方案相差很大。
「中國城工作小組」自2008年開始花了7年的時間,研究中國城及紐約下東城的重新劃區,去年提出研究方案,提議將中國城納入限制發展的保護區,區內建築最高只能建35層,並且把55%劃為可負擔住房,但最後遭紐約市政府以「野心太大」為理由否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