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0月12日)觀塘民政事務處及觀塘區議會合辦一個活動,名字很長,叫「禮敬中華 · 愛傳萬家——觀塘區獻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中華婚儀文化巡禮」,活動目標據說是展示中華文化的「家文化」。但看了「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的開幕致辭,我才知道他原來連中華文化基本概念的「家」是甚麼也不懂。以下是曾國衛的一段話,我直接引自政府新聞公報:

// 國家是我們共同的根,承載着我們中華五千年的優秀文化、歷史和價值觀。「國家」二字既有「國」,也有「家」,展現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家國一體」、「家國同構」的文化傳統。孟子說:「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我們的國家就是由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家庭所組成,而我們每個人都是家庭的一份子,亦是國家的一份子,彼此同根同源,相親互愛。這種家國情懷是我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十分重要的部份。 //

我們今天說「家」自然是指家庭,但孟子那句話的「家」與家庭根本無關,而是指先秦時期卿大夫的封邑,也可借指卿大夫本人。孟子的話出自《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人有恆言,皆曰『天下國家』。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甚麼意思呢?所謂「天下國家」是當時人們的常語,「天下」、「國」和「家」分別代表不同的行政區域,如漢人趙岐所註:「天下謂天子之所主,國謂諸侯之國,家謂卿大夫也。」

孟子所說的「天下之本在國」三句,其實是表示:天子若沒有好的諸侯,那麼他的天下就失其根本;諸侯若沒有好的卿大夫,那麼他的國就失其根本;卿大夫若不修身,那麼他的封邑(即「家」)就會失其根本。

孟子這樣用「家」字,當然還有其它例子,如《孟子.梁惠王》一開場已說:「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留意孟子以「國」與「家」並列,兩者都是行政區域,所謂「千乘之家」、「百乘之家」,分別指天子的公卿(食采邑有兵車千乘者)及諸侯的大夫(食采邑出車百乘者)。

除了孟子,先秦經典中大凡「國」與「家」並列,「家」均解作卿大夫的封邑,而不解為家庭。例如:《論語.季氏》:「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又如《孝經》說:「諸侯有爭臣五人,雖無道,不失其國;大夫有爭臣三人,雖無道,不失其家。」至於人所共知的《大學》金句「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其中的「家」字也一樣不解家庭,而是指封邑。

可見孟子所謂「國家」,根本不是曾國衛所想像那樣,表示「國家就是由無數個大大小小的家庭所組成」——這種觀念在傳統中華文化是不存在的——而是分別指兩個行政區域。港共官員聲稱要發揚中華「家文化」,卻連關於「家」字的基本常識也欠奉,還要胡說八道散播假知識,簡直是中國人之恥,貽笑大方。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自「馮睎乾十三維度」Patreon

(編者按:本文僅代表專欄作者個人意見,不反映本報立場。)@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