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西區上演的音樂劇「歌聲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近40年,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劇目,歷久不衰,票價由£30-£200不等;年輕時會在下午到劇院輪候當日退票,周前挾香港來的BNO友人觀劇唯有乖乖早早訂票,1,200座位的老劇院全場爆滿。只有半邊臉的男主角魅影,原是建築師、作曲家、歌唱者,因緣際會培育了C成為一個天籟之星,是夢中的音樂愛侶,C卻另有鍾情;魅影不捨還捨,自我犧牲從此消失,流露出人類猶存心底的善性。

布景凝重細緻精巧,音樂歌唱悅耳絲絲入扣,令到劇情更蕩氣廻腸。枝型水晶吊燈原是最驚撼一幕,依稀記得從前是全場暗黑,水晶燈從頭上直墜,配合轟然巨響,全埸如夢驚醒。當年坐在大堂前座,擡頭看燈座還差多少才掉到頭頂。也許是過於迫真,就算有免責聲明,也難免不會引發人命意外,少則演出腰斬,大則導致纏訟賠償。今天埸境沒有暗燈,水晶吊燈緩緩斜溜到前台,樂隊停奏,全然沒有驚訝。

我喜歡從前的導演手法。還有那隻猴子擺手「化裝舞會」的音樂盒,50年不變。

昨日到東城倫敦大學瑪麗學院劇塲看「五月雪」(Snow in Midsummer),片長116分鐘,票價£6,是馬來西亞電影節重點戲碼,劇場60座位,未滿。導演張吉安(CHONG Keat Aun 14.02.1978-)名如其人:吉祥安康,鄉音考古人、廣播人、作家與社區藝術工作者、有心人。電影紀錄片源自真人真事,由14個故事濃縮成為兩個故事,因為片中當事人、後人猶有餘悸,不想回憶,不敢問責。大部份馬來西亞演員不肯接戲,儘管拍攝時低調進行,仍然有演員中途辭演,影片奇蹟地 2024年7月18日~9月4日在馬來西亞上映,經送審半年,4次修改;馬來西亞最終拷貝還要修補27處,或剪片、消音、刪改字幕、模糊某些埸境......!

他年有機會重看完整版本,會否萬千感慨?

這套《紀事錄》電影終於如此面世,是歷史上的突破轉捩點,將50年來不可言宣的苦難悲痛,流露申訴,亦是撫平傷口,面對歷史真相重要一環。事件是1969年5月13日的慘劇,當年大選塵埃落定,執政的聯合政黨險勝,但反對黨奪得不少席位。不少華人在選勝遊行中是否有高呼「殺光馬來亞」、「吉隆坡是屬於中國的」口號,有待考證;但引起政治、宗教、種族的大衝突,死人在200至2,000之間,真實人數迄無定讞,但死難的以華人為最多數。大衝突雖然導致首相東姑鴨都拉曼(東姑阿都拉曼)下台,白色恐怖依然瀰漫,5‧13頓成野鬼遊魂,沒人敢追究。

事有湊巧,49年後市內最後的麻瘋病院要關閉出售土地,在採訪麻瘋病人過程中,病人訴說後邊一大片荒塚殘碑,幾十年來城中無人理會,其中有不少華人名字。張吉安團隊赫然發現不少有名、無名的漫漶碑石,很多都是5‧13的死難者,死別已吞聲,生別常惻惻;鍥而不捨梳理出今日的故事。電影以粵劇的竇娥冤「六月飛雪」貫串其中: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阿英目送父親和哥哥到大華戲院看戲,從此陰陽相隔,不知何處覓孤魂。嫁到檳城家住在觀音像下,閱報得知華人荒塚將要剷平,不顧丈夫反對,務要回吉隆坡訪尋故人故里,她的父親,她的哥哥。雖然衣裝已改,但坐在長途巴士上,只有她一個女子沒有包頭;半世紀以來的身份文化象徵,是牢牢挽住的四層搪瓷草花彩繪圓型食盒。

感謝操流利廣東話的張吉安,成長在馬泰邊境的稻田上,真似一個「麥田捕手」,也可以為香港撫平8‧31的創傷嗎?

香港來90後的陳巧真先前在城中英皇學院講堂放映了她的「32+4」自家的紀錄片,片長32分鐘,90個座位半滿,免費入場,情深綿密的讓人透不過氣來。她攝錄母親的一個鏡頭,緊張的要將它頓一頓,不忍心一鏡到底,在香港第一場公映後,有觀眾指責她不該暴露父母親的私隱,惶恐的她急急將影片下架。

入讀大學搬入劏房蝸居,想把自己的家世時代留痕,父親總是坐著有問必答,都是尋常說話,但總有說不盡說不清的地方。母親總是躺臥在長梳化上,默然無語,片言斷句,一開口還是說「聽不懂」的鄉下話,潮州話吧;只會說有甚麼好拍,冇意思,做這些無謂嘢(事),極不情願上境,但還是讓小女兒揸鏡,生得妳出,讓妳放恣一下吧。

叔叔的鏡頭也多是睡在床上,沒拍他的臉目。有次巧真在大廈樓下升降機出口拍攝父親,叔叔剛巧經過就拍到他的背部;父親住高層,叔叔住低層,巧真問父親有沒有碰到過叔叔,有沒有打招呼,父親顧左右而言他,怎會碰不到的呢?

父親帶巧真回鄉下,父親走得好快,巧真在背後慢慢追,在舊居天台上看望遠山平蕪,空氣新鮮,茫茫大地要都失去了多麼可惜?中庭的一株芒果樹巧真母親手植,果實金燦燦纍纍,年年花開花落結果又有誰堪摘。

巧真父親老粗文盲一個,當年7次才成功偷渡到香港,日捱夜捱滙款寄糧油回鄉養家、起屋。終於等到2000年巧真母親帶著4名子女來港一家團聚。老牛一頭,向前衝,只啃草,任怨任勞不識苦,老牛破車(比喻做事慢吞吞,沒效率),妻子下堂,問蒼天天無語。

2004年巧真母親帶同子女搬到叔叔家住,4年時間裏,老來黝胖只懂鄉音的母親從較年輕的叔叔身上找到心靈慰藉?

叔叔無面目、無言語,家居也簡陋,是巧真家庭的第三者,是不是也有不言的隱痛?

可憐身是眼中人。◇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