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進行了全港首項「父親道德情緒及參與照顧特殊需要子女的需求調查(下稱調查)」,發現大部份有特殊需要的子女的家庭,其父親在過程中可能產生負面情緒或行為,有六成半受訪父親曾出現羞恥感。

研究於2022年5月至去年9月進行。首階段質性研究,團隊對31人進行深入訪談,得出可能影響著父親照顧者的道德情緒有「羞恥感」和「內疚感」,透過外顯行為包括「迴避」和「補償」,表現於與有特殊需要子女的互動和教養方式中。訪談發現大部份有特殊需要子女的父親,曾在照顧特殊需要子女時產生羞恥感,引發迴避行為, 亦有大多數產生內疚感,引發補償行為。

團隊在次階段的問卷調查,針對有特殊需要子女的父親,共收集了437份有效問卷,結果發現,大部份的父親在照顧特殊需要子女的過程中經歷過負面情緒或行為。65.7%的受訪父親有羞恥感、76.2%有內疚感、50.6%曾有「迴避」行為,95.2%的受訪父親會以「補償行為」作為彌補。

當有特殊照顧需要的子女在公眾地方例如交通工具、遊樂場、商場等出現情緒波動、逃跑等異常行為,被訪父親會因途人的奇異目光及負面言語等反應而感到羞恥,進而避免帶子女外出及參與社交活動。

受訪父親普遍對自己管教特殊需要子女時,多以嚴厲的語調及動作希望制止特殊需要子女的異常行為。他們普遍對自己激烈的情緒反應感到十分內疚,進而希望透過持續補償行為令自己減少內疚。

負面情緒和行為
對教養有特殊照顧需要子女適得其反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盧啓聰博士指,這些負面情緒和引發的負面行為,對教養有特殊照顧需要的子女,往往適得其反。

他引述研究顯示,有父親認為帶子女外出就像「把尊嚴放入雪櫃」,要面對旁人奇異目光,如非必要也不會帶他們到公眾地方,終日在家形成「困獸鬥」。

現時本港並無官方統計主力參與照顧2至12歲特殊需要子女的父親人口。唯根據團隊推算,截至2023年中,相關人數為12,554人。

研究團隊建議政府資助設立父親照顧者支援中心,並指現時針對兒童殘疾人士照顧者的服務往往以母親為主要服務對象,父親的服務需要往往被忽略。

團隊並建議推動父職友好政策,透過彈性工作安排、爸爸親子獎勵金等,增加子女相處時間及參與照顧的程度,促進父親的家庭參與。

團隊亦建議加強社區教育,減少對特殊需要兒童的污名化,包括審視《殘疾歧視條例》,制定宣傳接納特殊需要兒童的社區教育活動,最終目標是減少父親在面對社會反應子女異常行為時感到羞愧和內疚的情緒。@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