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量聯行最新數據顯示,6月底本港整體甲級寫字樓空置率為13.6%,按月上升0.1個百分點。其中中環甲級寫字樓空置率為12.1%,按月上升0.1個百分點。

彭博22日亦報道,不少中國房地產發展商因債務問題,急於劈價出售在中環中心的單位,象徵中國信貸泡沫爆破,舉例發展商「禹洲集團」劈價14%、比買入價少近半的4.3億港元,出售位於中環中心21樓的物業。另外,差餉物業估價署3月公布,截至2023年底的甲級寫字樓空置率達16%,是連續第五年上升,並創紀錄新高。

本報昨(25日)到中環中心,見到有不少寫字樓辦公室人去樓空,有單位門口塞滿信封,當中包括幾封水費單、稅務局信件、政府公函等無人理會。高力國際數據顯示,中環中心有超過四分一的辦公室空置,是中環區寫字樓平均空置率的兩倍。

上班族:外資撤出「外國人少了」

本報在中環街頭訪問上班族,有人認為,問題同外資撤出香港有關。從事文職、在中環上班的梁先生表示,留意到多了辦公室空置,認為同外資遷出、公司倒閉有關,外資或因政治氣氛、立法等限制,加上鄰近地區吸引而離開。另外他指出,本地的零售、靠佣金營運的行業「都做唔掂」,新聞亦不時看到一些公司發盈警,「這個時候的社會預期到是差」。

他認為以經濟環境而言,對香港「不樂觀,又不可說是悲觀」,指出移民潮中有經濟能力的人離開,留在香港有經濟能力的人亦不願留港消費,對食肆、零售影響大。他亦提到,中環很多食肆倒閉,反映上班的客流未能滿足,「兩餸飯排長龍,顯示人們都不肯花錢在高價的餐廳」,更指出有同事「買個麵包就算,飯都不吃」,認為經濟前景未明,擔心失業,「留定多點錢在身邊安全點」。

在律師行任職的市民紀先生說,辦公室空置率高過以往,他平時要聯絡客戶,發現「幾乎每一座樓都有空置辦公室」,認為受到經濟影響,「不會好像以前般」。

另外,他指出部份政府部門搬遷後,部份公司搬到港島東、九龍東等地方,加上中環租金較貴,「我寧願去鰂魚涌,設備等都是最新」。不過他認為香港自由度仍然高、稅收低,對外資仍然有吸引力。

在中上環一帶上班的市民陳先生表示,從報章得知寫字樓空置問題,自己感覺上多外資撤離香港,「外國人少了」,「感覺幾強」。他亦覺得,此也是受到大陸、外國經濟差影響,並指出街上空置舖位較多,「多了兩餸飯、多了人排隊,是否可能是其中一個經濟購買力低點的表現?」@

中環中心有不少寫字樓人去樓空。(蔡文昕/大紀元)
中環中心有不少寫字樓人去樓空。(蔡文昕/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