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發炎性腸道疾病(IBD,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針對其潛在病因的一項新發現可能對此疾病的治療產生重大影響,其中包括克羅恩病(Crohn's Disease)和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根據《衛報》(The Guardian)報道,英國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Crick Institute)和倫敦大學學院的科學家「偶然」發現了一段不負責蛋白質編碼的DNA,並將之稱為「基因沙漠」,而它似乎與IBD密切相關。雖然IBD與腸躁症(IBS)具有相似的名稱和某些症狀,但其嚴重程度截然不同,如果治療延誤可能會危及生命。

這兩種疾病確實有一個主要共同點:無人知曉是甚麼原因導致的。但隨著這種「基因沙漠」的發現,IBD的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

正如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他們6月5日發表於《自然》(Nature)雜誌上的論文中寫到的那樣,科學家偶然發現的這一奇怪染色體薄弱點僅出現在被稱為「巨噬細胞」的白血球中,這些細胞會釋放一種稱為細胞激素的化學物質,催化並引發具IBD特徵的腸道發炎。

在接受BBC採訪時,克里克研究所的詹姆斯李(James Lee)表示,研究人員在尋找弱點時發現,他們定位的那段基因代碼充當了巨噬細胞功能的「主調節器」,位於「金字塔的頂端」,決定了細胞會釋放哪些化學物質。

對於沒有「發炎性腸道疾病」(IBD)且沒有「基因沙漠」的人來說,那段DNA能夠正常釋放白血球,在需要時攻擊細菌,其它時候則保持休眠。然而,對於那些有遺傳弱點的人來說,細胞激素的釋放似乎過於活躍,導致腸道充滿了引發發炎的化學物質。

詹姆斯李在接受《衛報》採訪時表示:「我們發現了當人們患上發炎性腸病時出現問題的一個非常核心的通路,這一直是研究領域的聖杯。」

研究人員還發現,95%的IBD患者都有相同的染色體弱點,這強烈表明兩者之間存在關聯。

此外,克里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還發現,一類被稱為MEK抑制劑的抗癌藥物(已經存在並廣泛用於阻止或殺死癌細胞)可以抑制IBD患者腸道細胞中的炎症。儘管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才能確保它們的安全使用,但發現這個潛在的遺傳「罪魁」以及一種可能減少IBD及其它與發炎相關疾病的方法,的確是一個重大發現,這可能在未來改善全球約一千萬名患者的生活品質。◇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