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五大汽車製造商5月份在華銷量均低於去年同期。由於不敵中國國產電動汽車(EV)的價格戰壓力,日本製造商不得不重新調整其在華戰略。

據日本放送協會(NHK)報道,日本主要汽車製造商公布的5月在華銷量數據顯示,豐田(Toyota)汽車的銷量為140,377輛,同比下降 13.6%。本田(Honda)為66,202輛,同比下降 34.6%。

此外,日產(Nissan)汽車下降2.8%,萬事得(Mazda)下降20%,斯巴魯(SUBARU)下降了76.4%。

與此同時,本田、日產、萬事得和豐田汽車子公司大發工業(Daihatsu Motor)四家公司的全球銷量均低於去年同期水平。

豐田、鈴木(Suzuki)、斯巴魯和三菱汽車(Mitsubishi Motors)等四家公司,由於在美國和歐洲等地區的銷量增加,銷售額高於去年同期。

國產車企大打價格戰搶市

電動汽車在中國迅速普及,大陸車企競相降價,日本車企繼續在越演越烈的價格戰中苦苦掙扎。日本汽車製造商正採取一系列重新審視戰略的舉措,包括撤出或縮小生產規模。

據《日經亞洲》報道,上周五(6月21日)日產關閉了常州工廠。這是日產在中國首次關閉汽車工廠。該廠是日產在華八家工廠中最小也是最新的一家,於2020年11月投產。

常州工廠開業時,中國是日產汽車銷量最大的市場,超過了美國。日產一度被認為在中國市場比豐田和本田更成功。截至2018年,日產在華產量連續10年超過豐田和本田。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比亞迪繼續以低價搶佔國內外市場份額。今年2月,比亞迪大幅下調了其頂級車型的價格。秦PLUS榮耀版插電式混合動力車的起售價降至7.98萬元人民幣(下同,約1.1萬美元),降幅達2萬元。

與秦PLUS競爭的車型之一是日產的主力轎車「軒逸」(SYLPHY)。軒逸的價格最低在10萬元左右。為了挽救大幅下滑的銷量,日產4月也宣布開啟降價促銷來應對價格戰,軒逸的起售價降至6.98萬元。

去年,日產汽車在華銷量下降了16%,降至79萬輛,連續第五年同比下降。目前,日產正在與在華合資公司協商,計劃將在華產能削減30%。日產社長內田誠今年3月介紹公司中期經營計劃時表示,「中國市場的售價下跌比預期提前了兩年」。#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