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送中5周年,民間無法公開舉辦任何檢討反思活動,但政權早已吸取教訓和行動,對香港進行「大手術」,改變社會制度的其中一個目的是要令民主派「絕種」,後繼無人。

由社運組織、區議會、立法會、大學學生會、工會、媒體等組織組成的「黃絲」生態圈或階梯被摧毀,「黃絲」甚至連開書店、餐廳、求職都有困難。在「舊黃絲」社會性死亡的同時,政府當然大搞愛黨教育,洗腦從娃娃(兒童)抓起,防止有下一個黃之鋒出現。

教育局網頁早前上載首批學校外評報告總結章節,提及有學生唱《義勇軍進行曲》時聲線較細弱,教育局局長蔡若蓮近日再表示,唱歌的聲線反映情感及投入度,上音樂課時老師亦會要求同學唱歌大聲一點。政府管得那麼細,這裏是北韓嗎?

另一荒謬事件是,尖沙咀文化中心前原本放置已故台灣雕塑大師朱銘的作品《人間系列──排隊》,該雕塑包括兩名身穿黃色雨衣的人物。雕塑今年4月底展開修復,目前已被搬離原址,去向未明。難道因為黃雨衣人令人聯想到反送中第一位身亡的抗爭者梁凌杰嗎?若是,劉青雲2022年港產片《神探大戰》,含有大量黃雨衣人畫面,需要被禁嗎?

小時候,我曾經聽過一個無法證實真偽的說法:89民運令大批香港人覺醒反共,民主派或非親中派在最後一屆立法局過半,中共唯有等待李柱銘、司徒華那批主要來自民主黨的泛民人士漸漸老去,香港民主運動(或反共運動)便會無人接棒,反共民情慢慢消失,人心回歸。

本來,這個計謀有機會成功,因為90年代至2003年期間,中共介入香港事務的動作並不明顯,留港人士專心賺錢或吃喝玩樂,反共熱情漸漸冷卻。例如,1990年「六四」1周年維園燭光集會有15萬人出席,而1992年至2008年的出席人數急劇下跌至少於10萬人,1995年更是史上最低位,只得3.5萬人;其餘很多年份都只得4、5萬人。另外,曾蔭權主政初期,社運低迷,民主派選情也不理想。

若非董建華強推23條,就不會有50萬人上街和香港人再次覺醒;若非曾蔭權強推高鐵、國民教育等,就不會有80後青年、學民思潮出現;若非中共頒布8.31框架,就不會有雨傘運動;若非林鄭和李家超強推《逃犯條例》修訂,便不會有反送中運動和數百萬人覺醒。

中共能否令黃絲絕種,關鍵並非洗腦教育有多厲害、打壓有多嚴厲,而是政權的施政為何高壓如中國大陸也可以爆發「白紙運動」。

在周星馳電影《蘇乞兒》裏面,蘇乞兒向皇帝表示:「丐幫有幾多乞兒唔係由我決定,係由你決定。如果你真係英明神武,令到國泰民安,搵鬼得閒做乞兒咩?」◇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