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回憶,未敢忘記」不只適用於六四事件,還適用於反送中運動5周年。有網民近日形容香港人在反送中運動輸了,運動失敗了,所以被迫過著「牆內」的高壓生活,下一代被迫要接受染紅教育,民主派和公民社會清零……不少人在回憶的時候,不斷強調香港失去了甚麼,雖然是事實,但忽略了香港從運動中得到甚麼。

有兩個場景,對我來說是十分難忘。

2019年4月28日,民陣舉辦第二次反送中遊行,參加人數由第一次的一萬多人,躍升至13萬人。當天,在金鐘海富中心附近,遊行完的市民跟隊尾市民相遇,互相叫「加油!」、拍手掌打氣鼓勵,場面感動。我開始感受到民情正在轉變,群眾走出2016年DQ 六名立法會議員之後的社運低潮無力感,重新醞釀出一種「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氣氛。這種精神對社運來說是很重要,因為縱觀歷史,很多事件都無法事前預料,若要事前知道成功率有多大才去參加社運,根本不可能。

同年6月9日,民陣第三次反送中遊行,我恰巧要舉辦街坊海鮮旅行團。行程結束後,我邀請參加者一同遊行,結果約有20人加入。最令我難忘的是,導遊和司機也決定跟我們一起參加遊行。由於行程突然改變,我打算再支付司機一些費用,但他並沒有接受。

這件小事情反映出「全民覺醒」,當時反送中民情已經遍及全城,各行各業人士都準備參與運動,很多從不理政治的街坊也變得支持運動。這解釋了為何往後的運動能夠如此大規模和延續了兩年。在運動期間,還有無數展現出人性光輝、港人互相幫助的事件。

無數抗爭者失去自由固然令人痛心,但究竟香港從運動中得到甚麼?不單止讓更多港人覺醒,亦令全球覺醒。正如1989年八九民運,衝擊「蘇東波」,東歐國家獨裁政府倒台。八九民運的爆發,當然與中國改革有關係,但同時在國際上亦不是一件獨立的事件,而是冷戰末期整個世界急劇變化的一部份。

反送中運動在2019年爆發,也觸發整個世界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在政治和商業上的制裁措施以外,開始拘捕中共在西方自由世界的間諜、關注孔子學院等滲透問題。其中台灣最受影響,相對上較反共的民進黨有機會長期執政,美國等國家亦會加強對台灣的保護,通通都不是中共樂見。

數十萬港人移民海外,成立各種關注香港人權的民間組織,在工作上與當地人和機構建立關係,亦影響當地的政治,跟中共「大外宣」唱反調。如果2019年沒有發生反送中運動,不少西方政客可能繼續親共。

香港內部情況短期內悲觀,但世界格局的改變是正面,將造成甚麼「蝴蝶效應」實在難以預測。正如無人會猜到一宗殺人案,會觸發大規模抗爭。我們唯有心存盼望,等待黎明到來。◇

(本報專欄作家所提出的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