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資料顯示,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及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全部下跌,北京、武漢等多地查不到二手住宅成交價。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計算,4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銷售價格月減0.6%和0.9%,跌幅分別擴大0.3和0.4個百分點,創近年來新高;5月,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樓的銷售價格進一步下跌,分別月減0.7%和1%。

近日中國財經自媒體「車厘子大房子」報道,包括北京、杭州、合肥、武漢、南京等至少15個城市,關閉了二手樓成交價顯示,二手樓成交價資料「集體消失」,這些地方的民眾若想買樓,沒有公開的過往相關數據可參考。

媒體解讀,通過遮蔽二手樓成交價資訊,來減少市場對價格下跌的過度關注,以減少民眾對房屋市場的恐慌情緒。新浪財經指出,二手樓市場作為樓市的風向標,其價格資訊的透明度對市場預期有著重要影響。然而,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二手樓成交價的下跌已經引起了廣泛的觀望情緒,不僅影響了潛在購房者的入市意願,也讓已購房者感到焦慮。這種情緒的蔓延,對樓市的穩定構成了挑戰。

為了應對這一局面,一些地方政府和相關部門開始採取措施,通過遮蔽二手樓成交價資訊,來減少市場對價格下跌的過度關注,以減少市場的恐慌情緒。

5月17日,中共央行為穩定樓市,密集出台多項個人按揭領域政策,包括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按揭利率等。隨後,全國各地方相繼推出跟進細則,下調首付比例和按揭利率,上海及廣州還加上放寬限購規定。

財新網指出,5月各地密集放鬆樓市調控政策,但截至目前成效未彰。#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