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教育局公布2023年《視學周年報告》,討論國民教育的部份比往年增多。報告固然涵蓋了升國旗、唱國歌等內容,當中最令人觸目的是對國歌教育的描述。報告指出,學生唱國歌時,「惟歌聲略為細弱,學校須加強學生歌唱國歌的信心和習慣。」局方當時所發放的一份國民教育視學重點簡報總結中,亦明確列出「高聲歌唱國歌」應該是學校工作目標之一。

事隔半年,教育局長蔡若蓮在最近一次傳媒專訪中重提舊事,她說學生唱國歌時、參與儀式時需要投入,就算唱卡啦OK都不會細聲唱,相信學校不會對這些要求感到壓力云云。

她不認為教育局「管得很細」。由於國歌本身深具政治能量和意識形態,「是否很細」這個問題如果再討論下去,會否觸及紅線,尚屬未知之數。

既然有紅線就免談了。我們不如談談英國的國歌,以及英國教育界如何看國歌。英國這邊沒有紅線,由反王室、反國歌到很愛唱國歌的意見都存在,光譜很闊,幾十年來各種看法在不同場合往往針鋒相對,見怪不怪。

就算政要對國歌也可以很「無禮」。例如2015年,工黨黨魁赫爾彬(Jeremy Corbyn)出席二次大戰不列顛戰役紀念活動時,眾人高唱《天佑吾王》,他卻一直閉合雙唇,引發熱議。

當年《衛報》報道此事時,列舉了對國歌的其它「不敬」事件。也是2015年,愛爾蘭中場球員麥克林(James McClean)在美國進行的一場友誼賽中,奏國歌時背對英國國旗,並垂下頭。有人批評麥克林的做法,說他應該辭去所屬英國球隊,但《衛報》則評論說:「在英國,我們把愛國主義看得很淡,儘管我們批評麥克林,但在國歌問題上,我們容忍異見者和笨蛋。」

的確,每次有人在公共空間討論國歌,往往應者寥寥。試過幾次在公投網站發起要求在英國所有學校強制唱國歌,都不能成事。此外,英國其實由四個成員國(英格蘭、威爾斯、蘇格蘭、北愛爾蘭)組成,有人提出英格蘭應該有自己的國歌。剛過去的5月,在英國國會公投網頁的確有上述這麼一個公投,截止前只有23人支持。

英國國歌,有意見認為只是歌頌王室,唱國歌對建設「英國精神」沒有幫助。若論英國教育界對國歌的看法,筆者看到的一則刊在英國《都市日報》的教師投稿頗具啟發性。作者是一位居英穆斯林教師,她說《天佑吾王》「不是乘數表,不是那種對天真無邪的小孩而言有用而無害的東西」,「它是一首染血的歌,時刻提醒我們曾有無數英烈被英國蹂躪。」「被邊緣化的社區一向都會抵制國歌,由利物浦球迷在球賽中噓國歌,到美國運動員在奏美國國歌時跪下以抗議種族不平等和警暴。」

所以這位教師不贊成學校強制唱國歌。

這種論調,在今時今日的香港便是徹頭徹尾的作反了。難怪蔡若蓮在最近的專訪中說西方沒有「孝道」了。◇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