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早前有條件批准關乎發展新田科技城發展的「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環評報告,報告提出透過建立三寶樹濕地公園,及提升魚塘功能等措施,以補償因發展造成的濕地損失,但卻惹起不少環團抨擊。漁護署署長梁肇輝接受《明報》專訪時認為,發展最重要是看整體效果對長遠保育是否有好處。

梁肇輝指,署方正進行的濕地保育公園系統可行性研究,政府最初推出北都策略時已計劃要填塘,他認為最重要是看整體效果,對長遠保育是否有好處。他又舉例稱,如果有2,000公頃魚塘,透過政府積極介入,令濕地公園系統達至長遠保育,唯一犧牲只是捨棄部份魚塘,但可以補償,絕對可以考慮。

他又表示,塘魚養殖一直是本港漁業架構重要部份,但過去保育與養殖之間存在矛盾,北部都會區的項目,正是新界北部魚塘濕地保育「新的契機」,扭轉以往「圈地不准發展」保育模式,變成政府可介入、甚至提升魚塘生態。

梁肇輝亦指,日後將水產養殖及保育結合,政府可委託漁民管理魚塘,以生態友善方式養魚,如冬季放低水位供雀鳥覓食等。雖然到時候年產量可能會較現時低,但是產值可透過可持續養魚方式提升約20%。

至於區內其它擬議濕地保育公園,他就指與三寶樹定位不同,例如南生圍可發展生態旅遊,但所有濕地保育公園的主要功能都是濕地保育。加上牽涉約2,000公頃土地,「一定要分期做,無可能一次過做晒」。同時強調署方正進行的濕地保育公園系統可行性研究,涵蓋南生圍、三寶樹、蠔殼圍等,「證明無意圖走數」。

另外,梁肇輝又在報道透露,政府已指定4個深海養殖區,總面積約600公頃,深海網箱養殖最快今年發牌,數量視乎申請量及規模等。但新牌照會設有期限,申請者需提交商業計劃,符合署方要求才有機會獲發牌。他表示,本港已有廿年沒簽發海魚養殖新牌,牌照由高峰期接近2,000個減至現時約900個,但他料深海網箱養殖是漁業架構內最具潛力的行業,未來15年總產量可由現時的約580多公噸,增至6,000公噸。@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