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田科技城是北部都會區重點之一,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本月23日曾討論「新田科技城的土地用途建議」,本土研究社昨日(25日)在Facebook發文提出十個問題,其中質疑最新規劃的創科用地影響候鳥的生境和飛行航道;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的面積,較2021年《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到的520公頃大幅縮減至約300公頃,減幅逾四成。

政府在2021年曾提出《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當時聲稱將收回土地,建設三個濕地保育公園,包括總面積約400公頃的南生圍濕地保育公園、面積約520公頃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和約有300公頃的蠔殼圍濕地保育公園。

而新田科技城的建議發展大綱圖本月18日出爐,對比新田科技城的發展大綱圖和《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的圖片,可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縮水。而發展局發言人亦表示發展新田科技城需要填平約90公頃魚塘,當局將透過修復和保育濕地和魚塘作補償,而該保育公園面積達300公頃,換言之較2021年時大減。

本土研究社指,最新規劃的創科用地於緊貼米埔拉姆薩爾濕地的邊界進行填塘,加上新田創科用地的地積比率為6倍,儘管在邊陲加入窄長的非建設用地,亦將明顯影響候鳥生境及飛行航道。

另外,《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原提出連接現有的米埔自然保護區和香港濕地公園, 加上塱原自然生態公園,形成「飛鳥廊道」,「構建由西至東完整的生態生境系統」。本研社指出,當局最新的規劃圖不僅未提及「飛鳥廊道」,還將原本連接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和蠔殼圍濕地保育公園切割,已有多個關注環境或生態的組織,擔心創科大樓拔地而起會妨礙飛鳥航道,甚至鳥隻有機會撞牆。

本研社又指,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中原佔地約520公頃的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但發展局擬大幅縮減至約300公頃,削減幅度達到42.3%,而「被消失」的濕地公園範圍正被改為創新科技用地,質疑「政府一方面聲稱要透過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創造環境容量』,彌補因填平90公頃魚塘所造成的生態功能損失及因開發所致的生態影響,另一方面就縮減三寶樹濕地面積,這豈不自相矛盾?」

WWF:憂政府為發展濕地保育區立下先例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表示,擔心若政府今次在濕地保育區填平魚塘,等於繞過規劃指引,將為發展濕地保育區立下先例。WWF建議政府將90公頃用地調動至位於新田公路以南的建議發展範圍內,或毗鄰的生態敏感較低的地區,以秉持保護濕地保育區的原則。@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中提出建設三個濕地保育公園,以及構建「飛鳥廊道」。(立法會文件截圖)
《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中提出建設三個濕地保育公園,以及構建「飛鳥廊道」。(立法會文件截圖)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