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免疫力低下的老翁感染了COVID-19病毒後,病毒在其體內存在長達613天,期間產生了高度突變的新型病毒株。近來多項研究也發現,長期感染COVID-19的情況並不罕見,而部分長期感染者體內會產生大量變種病毒。

根據歐洲臨床微生物及傳染病學會的新聞稿,這名72歲患者有血癌病史,血癌治療導致他體內沒有能產生抗體的B細胞。儘管他多次接種了COVID-19病毒疫苗,但無法產生免疫反應。

患者因感染COVID-19病毒,2022年2月在阿姆斯特丹大學醫療中心住院治療。他感染的是OmicronBA.1.17病毒。醫生給他使用了單克隆抗體藥物Sotrovimab,但注射藥物21天後,病毒就產生了抗藥性。

患者在確診染疫後613天死於血癌復發。他在生命最後近兩年一直在醫院度過,並且由於他的病毒測試始終呈陽性,一直要配戴防感染設備,令他的生活品質大幅下降。

研究人員對他的27個鼻咽拭子樣本進行病毒測序,發現病毒在他體內不斷變異,產生了一種具有50個核苷酸突變的新變種病毒,能逃避人體免疫系統的防禦。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目前沒有紀錄顯示,這種具有免疫逃避能力的新變種病毒曾傳染給其他人。

這項研究作者、阿姆斯特丹大學醫學中心博士候選人Magda Vergouwe表示,此個案顯示出COVID-19病毒可能持續在免疫低下患者的體內繁殖,並產生新的變種病毒,因此有必要加強對這類患者的病毒基因組監測。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在4月底舉辦的歐洲臨床微生物與傳染病學大會(ECCMID)上介紹這一病例研究。

年輕血癌患者染疫400日康復

早前研究已經發現,免疫低下人士感染COVID-19病毒後,感染時間會比較長,而且也容易產生新的突變。《臨床傳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雜誌2021年發表的一篇病例報告中,紀錄了一個23歲的年輕男病人染疫超過一年最終康復的經歷。

這名患者也有血癌病史。他在2020年4月因呼吸困難入院,確診COVID-19,在醫院吸氧治療,5日後出院。

患者的核酸測試仍然呈陽性,此後他接受了4次康復者血漿抗體治療,也注射了抗病毒藥物瑞德西韋,但都沒有效果。病毒測序發現了新的變種病毒N501Y,在染疫入院後264天,這種新變種病毒僅佔病毒總量不足一成,但在最後一次樣本中則達到了100%。

持續感染一年後,病毒嚴重損害了患者的肺臟。患者接受抗體雞尾酒療法,之後呼吸狀況逐漸改善。在第410天,患者的RT-PCR核酸測試結果終於變成陰性。

長期感染為何加劇病毒變異

研究發現,COVID-19病毒在長期感染患者體內變異的速度很快,是病毒在全球演化速率的兩倍。

從2021年底流行至今的Omicron變種病毒,相信也是來源於長期感染患者。今年2月,《刺針•傳染病》發表的研究指出,雖然Omicron病毒在Delta病毒之後才開始流行,但Omicron病毒不是Delta病毒的後代,而更接近2020年中期流行的病毒株。一種合理的解釋是,一名患者在2020年下半年感染病毒,由於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無力清除病毒,病毒在患者體內不斷複製、變異,最後產生了類似Omicron的病毒,並在2021年9至10月間被發現。

《自然》雜誌今年2月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長期感染COVID-19病毒的現象並不罕見,大約在0.1%至0.5%之間。也就是說,在1,000宗染疫個案當中,就有1至5人感染病毒的時間長達2個月以上。

研究人員也發現,在長期感染期間,至少八成患者的病毒量都會上下波動,從高到低,再從低到高,顯示即使病毒在體內存在幾個月後,仍然維持活性,具有較高的複製能力。大部份長期感染患者體內不會產生很多新變種病毒,但少部份人體內的病毒發生大量的變異,包括產生了具有抗藥性的變種病毒。@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