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是很常見的病症,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腰痛持續不超過4周或12周,分別稱為急性腰痛或亞急性腰痛,若腰痛持續12周或更久,則稱為慢性腰痛。
有時儘管接受治療,慢性腰痛仍然持續,也有人經手術治療預後不佳。本文將討論腰痛原因,以及西醫和中醫療法的差異。
腰痛的常見原因
1.脊柱退行性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腰椎和椎間盤會出現一些老化現象。比如腰椎出現骨質增生,可能會刺激或壓迫到神經,引起腰痛和肌肉痙攣。還有椎間盤突出、骨關節炎等,都會造成腰痛。
2.肌肉或韌帶拉傷
這種腰痛通常是由於外傷、過度用力、運動不當等原因造成的,是一種急性的腰痛。受傷部位會感覺到劇烈的疼痛,並且腰部的活動範圍受限制。
3.久坐或姿勢不良
久坐或長時間保持不良的姿勢,比如彎腰、駝背、坐姿不正等,都會增加腰部的負擔,導致腰部肌肉緊張和疲勞,從而引起腰痛。
4.超重或肥胖
身體超重或肥胖也會給腰部帶來額外的壓力,造成腰痛。
5.其他潛在疾病引發
有時,腰痛可能是其他疾病的反映,比如腎結石、胃腸道疾病、膽囊疾病。此外,腫瘤的骨轉移、骨質的感染,也有機會造成腰痛。
腰痛的對策
治療急性腰痛,西醫通常會建議患者休息,使用消炎止痛藥或者肌肉鬆弛劑來舒緩症狀。如果依然疼痛,可以在疼痛部位注射皮質激素來緩解炎症。
如果休息幾個月後,腰痛仍沒有好轉,醫生會建議進行電腦斷層掃描(CT 掃描)、核磁共振(MRI),若發現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等退行性變化,患者可以選擇手術治療,再進行康復理療。
不過,患者對於手術需要慎重考慮,千萬不要輕易去做手術。因為腰痛的原因常常很複雜,並不一定是影像檢查看到的問題所造成的。如果輕易做手術,也不一定能解決你的腰痛問題,還可能帶來更多的病痛風險和併發症,如感染和疤痕等,預後也不一定好。
腰痛不僅僅是腰部問題,還反映身體整體的健康狀況。醫生應該完整分析影像檢查結果,還要考慮到其它疾病的因素,再推薦合適的治療方案。
首先應採取保守治療,理療、運動、針灸等都有效。另外,精神因素對腰痛的影響非常大,這也是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
中醫緩解腰痛
我有一個朋友50多歲,有一次他出現腰痛症狀,坐在椅子上站起來都很困難。我馬上為他按揉手部的腰痛穴。每隻手背上有兩個腰痛穴,在手背第二、三掌骨之間及第四、五掌骨之間,位於腕橫紋與掌指關節鏈結線的中點處。
他感到被按揉的穴位非常痛,但同時也感覺到腰部在發熱,並且明顯感到腰部的疼痛在慢慢減輕。如此快速緩解腰痛的辦法,讓朋友非常吃驚,他第一次感受到中醫的神奇。
對於造成腰痛的原因,中西醫認識有所不同。中醫認為「不通則痛」,即經絡不通造成疼痛。中醫發現,人體有一個經絡系統,是能量運行的通道,負責輸送氣和血到全身,氣是體內構成生命的「能量」或「動力」,而中醫將體內補充營養的物質泛稱為血。
氣血流通特別容易受到情緒影響,任何過激的情緒都會造成氣血不暢。尤其是憤怒、怨恨、沮喪、憂鬱、失望的情緒,都會影響人體氣血的流通,造成氣滯血瘀,導致腰痛。
還有一種情緒與腰痛有密切的關係,就是恐懼。中醫認為恐懼會直接損害腎臟,也會傷害腎氣,表現出腰部一側或兩側疼痛的症狀。
能量療法
對於急性腰痛,應該先休息,避免過度活動或負重,讓腰部得到放鬆和恢復。同時可以使用保守性的能量療法,比如熱敷、推拿、穴位按摩、針灸等,來改善腰部的疼痛和炎症。
中醫認為,人體內臟通過經絡與身體各個部位相連。經絡上一些有特殊作用的點稱為穴位,通過針灸、推拿等刺激相應的穴位,就能夠治療相應臟腑的疾病。
2017年,美國醫師學會(American College of Physicians)發布的一項關於治療腰痛的臨床實踐指南建議,大多數急性或亞急性腰痛患者,無論採取何種治療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善。而對於慢性腰痛患者,首先應選擇非藥物治療,例如針灸、按摩及運動等。
另外有研究報告提到,對於阿片類藥物使用障礙患者來說,阿片類藥物和其它藥物治療可能特別有害,用非藥物治療控制慢性疼痛對他們非常重要。
調節和疏導情緒
調節自己的情緒、精神狀態,也是對能量的調節。《刺針》雜誌(The Lancet)2021年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指出,慢性腰痛是生物、心理和社會因素複雜的相互作用的結果。心理創傷事件可能會誘發或加劇腰痛。
腰痛患者應對自己的情緒因素進行深刻的了解和反省,要把憤怒、怨恨、恐懼等不良的情緒疏導出來,讓自己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有助於對腰痛的舒緩和治療。@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