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大年初二,沙田車公廟都會吸引大批市民前往,轉動祭壇前的銅風車並上頭炷香,祈求新一年行大運。今年計劃到訪車公廟的朋友,不妨留意一款收藏在廟內的特別燈飾——復刻版1960年代的頭牌燈,當中運用了近乎失傳的手藝。這一燈飾由「生和隆」第二代梁金華師傅耗時半年製作,詳細過程記錄收錄在《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紮作技藝》一書中。

復刻版1960年代的頭牌燈的製作詳細過程收錄在《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紮作技藝》一書中。(受訪者提供)
復刻版1960年代的頭牌燈的製作詳細過程收錄在《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紮作技藝》一書中。(受訪者提供)

在傳統節慶活動的巡遊隊伍中,首先吸引觀眾眼球的就是每一隊「打頭陣」的頭牌燈,是每一個出場團體的門面招牌。知名的「佛山秋色」中,頭牌燈屬最重要燈色之一。如今人們運用打印技術製作橫額或旗幟,在巡遊中以示團體名稱。但在1950、1960年代,展示團體名稱的頭牌燈是由手藝高超的紮作師傅以竹篾紮製而成,配以代表吉祥意義的裝飾品,精美絕倫,宛如一件藝術品。有「花燈大王」之稱的梁有錦師傅,就曾經參與製作多批頭牌燈出口海外,在外國的唐人街巡遊中亮相,讓香港製造揚名世界。

頭牌燈在傳統節慶活動的巡遊隊伍中「打頭陣」,是每一個出場團體的門面招牌。圖為2023年12月廟宇文化節展出的頭牌燈。(受訪者提供)
頭牌燈在傳統節慶活動的巡遊隊伍中「打頭陣」,是每一個出場團體的門面招牌。圖為2023年12月廟宇文化節展出的頭牌燈。(受訪者提供)

泛黃黑白相片觸發復刻靈感

流傳至今的泛黃黑白照片,拍攝於上世紀五十年代西營盤的「生和隆美術紮作」店舖內,梁有錦師傅身後精緻的燈飾造型,引起了文化研究者黃競聰博士的興趣。他正在籌備一本與紮作技藝相關的書,就好奇問起「生和隆」第二代梁金華師傅這張照片的由來。

1950年代舊照,梁金華師傅依據右上角的頭牌燈製作復刻版。(受訪者提供)
1950年代舊照,梁金華師傅依據右上角的頭牌燈製作復刻版。(受訪者提供)

梁金華師傅回憶:「這張黑白照是我爸爸以前製造用以出口到外國的頭牌燈,就是巡遊的時候拿在隊伍前方的燈,展示堂口的名稱,應該是一對的。很多講究,現在這種傳統工藝都快失傳了。」梁師傅受黃博士之邀,花費半年心血復刻60多年前的頭牌燈,當中運用了「開銻料」與「瀨粉線」等近乎失傳的手藝,曾在去年12月的廟宇文化節期間展出,如今擺放在沙田車公廟內展出。

沙田車公廟內展出復刻版1960年代的頭牌燈。(受訪者提供)
沙田車公廟內展出復刻版1960年代的頭牌燈。(受訪者提供)

黃競聰博士與李凌瀚博士耗時兩年半完成《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紮作技藝》,深入簡出地將紮作技藝以生動的實例、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給讀者。在追蹤訪問紮作師傅並記錄過程時,兩人亦各有心得。尤其是約訪梁金華師傅,了解他復刻頭牌燈的過程,也令他們眼界大開。

精妙設計內含乾坤

憑著1950年代的店面照,梁有錦師傅身後的頭牌燈作為參照確定尺寸和比例,以及1960年代壇香山精武體育會頭牌燈的黑白相,梁金華師傅要在沒有實物的參照下復刻頭牌燈,並非易事。他的專業背景幫助到他今次的「復刻」行動:「還好我過去是做IT行業的,對計算尺寸有些經驗,這次所有的部件、尺寸都要計算清楚,每一件嵌進去的時候才沒有縫隙。」

梁金華師傅展示復刻版的頭牌燈,著燈後內裡清亮通透,透光處不會有多餘的陰影。(受訪者提供)
梁金華師傅展示復刻版的頭牌燈,著燈後內裡清亮通透,透光處不會有多餘的陰影。(受訪者提供)

如今展示在公眾眼前的頭牌燈,主體為八角燈,高55吋、闊32吋,分三層,頂層為石榴花形狀的寶蓋,佔據四角有四隻鰲魚,另外四面設6.5吋高的四大金剛抽紗公仔。主體位置的八面設有亭台樓閣,並有蓮花花柱分隔開。下層的燈底也內有玄機,可以套入「卜」字形木棍,方便出巡時托肩前行。

為了增加實用性與美觀,整個頭牌燈的內裡設計通透,梁師傅分享:「你留意到,這個設計是裏面完全沒有支撐的,燈要做到清亮通透,光、亮、輕,是我的目標。」安裝上12呎長的LED燈在內,頭牌燈透光處不會有多餘的陰影。與時並進,以12伏特的移動電源供電亮燈,這是與過去不同的創新之處。梁師傅表示,昔日人們使用蠟燭照明,後演化成手電筒,如今有LED燈搭配移動電源,更加輕便。

寓意處處的頭牌燈

梁師傅細細道來每一個燈飾上的裝飾部件的設計及寓意,如頂層寶蓋的石榴花代表「多子多孫」,過去的頭牌燈用蠟燭點亮,寶蓋的用途是阻擋油煙向上升。外層佇立的四大金剛(四大天王)代表風丶調丶雨丶順,方位上也有講究,南天王手持寶劍,意為鋒利,諧音為風,代表東邊的天王手持琵琶,北天王攜傘,西天王捉蛇。梁師傅分享:「不要小看這些裝飾,這當中包含著很多中國古時的術數、玄學講究,不可以亂擺,五行的顏色也需要齊全。」

外層佇立的四大金剛,圖為代表風的南天王,是蔡達耀師傅製作的抽紗公仔。(受訪者提供)
外層佇立的四大金剛,圖為代表風的南天王,是蔡達耀師傅製作的抽紗公仔。(受訪者提供)

在燈的頂部由兔毛製作的鰲魚。(受訪者提供)
在燈的頂部由兔毛製作的鰲魚。(受訪者提供)

在燈的頂部由兔毛製作的鰲魚也有內涵,梁師傅解釋,鰲魚為龍生九子之一,龍頭魚身,不怕雷電,位於屋簷的上方可以避雷,保護屋主安全。鰲魚口中垂吊雙面鏡面「水牌」,意為保平安。中間部份的亭台樓閣,內設顧繡花朵,有「花開富貴」的意思。燈座底層部份的花托,中含有蝠鼠(福鼠)圖案,意為「引福歸堂」。

燈座底層部份的花托,中含有蝠鼠(福鼠)圖案,意為「引福歸堂」。(受訪者提供)
燈座底層部份的花托,中含有蝠鼠(福鼠)圖案,意為「引福歸堂」。(受訪者提供)

珍貴獨家布料 近乎失傳的工藝

「這個頭牌燈使用的布料,可以說是絕版的了!用完這批就沒有了!」梁師傅指著頭牌燈上的布料,解釋道:「你聽過綾羅綢緞吧,綾羅太昂貴,我用的是綢緞,綢和緞是不同的布料。我這裡用的綢是早兩年在上環某個市場買到的,現在已經沒有了。緞是我店舖中的庫存,也是用完就沒了。用綢緞有甚麼好處呢?這兩種物料是會縮水的,將它捫上去,再噴一些水,就算有少少折痕,一縮水就會變緊,痕跡就不見了,整體就很好看了。現在一般人用的布料都是含尼龍的,不會縮水的,就沒有過去的綢緞有這樣的功效。還有一些部份用絲,比如寶蓋和亭台樓閣的綠色頂,絲也是昂貴的物料。」

頭牌燈的亭台樓閣用絲、綢、鍛製作。(受訪者提供)
頭牌燈的亭台樓閣用絲、綢、鍛製作。(受訪者提供)

整個頭牌燈除了「四大金剛」抽紗公仔由蔡達耀師傅製作外,其他所有的部件都由梁師傅製作而成。梁師傅提到,最花功夫和時間的是「開銻料」,即是將銀色的反光紙(銻紙)裁出圖案,這是過去製作燈飾組件的最重要步驟,今次製作耗時約兩個月才完成。如今人們可以用打印的方式製作各類部件,但在過去全部都要人手製作,切割鏤空的花紋。

梁師傅師傅用竹篾紮燈的框架。(受訪者提供)
梁師傅師傅用竹篾紮燈的框架。(受訪者提供)

今次製作的頭牌燈共有14款不同造型的銻料裝飾,如花柱、蝴蝶、水牌、各類飾紋等。(受訪者提供)
今次製作的頭牌燈共有14款不同造型的銻料裝飾,如花柱、蝴蝶、水牌、各類飾紋等。(受訪者提供)

梁師傅分享,今次製作的頭牌燈共有14款不同造型的銻料裝飾,如花柱、蝴蝶、水牌、各類飾紋等,從圖案設計到切割都是他一手包辦。製作銻料的重要工具有紙釘、鏨刀、蠟板,蠟板的功用是作為切割墊,可以保護刀刃。他翻出店內父親留下來的舊蠟板,模仿其款式製作了一張新蠟板在今次製作中使用。

梁金華師傅示範製作蠟板。(受訪者提供)
梁金華師傅示範製作蠟板。(受訪者提供)

梁金華師傅示範「開銻料」。(受訪者提供)
梁金華師傅示範「開銻料」。(受訪者提供)

銻料裁剪好後,需要上色,再加上「粉線」,可以凸顯配件的立體感,過程又稱為「瀨粉線」。梁師傅解釋,「瀨」的動作類似民間手工製作「瀨粉」,透過擠壓的方式製作出條狀的米粉。

天然的牛皮融化成牛皮膠,可用來製作「瀨粉線」。(受訪者提供)
天然的牛皮融化成牛皮膠,可用來製作「瀨粉線」。(受訪者提供)

他回憶了年輕時在父親店舖打雜時與一位製作「瀨粉線」有經驗的師傅學師的往事,「師傅會準備一個加熱的鍋,用天然的牛皮融化成牛皮膠,然後把牛皮膠灌在牛腸裏面,就像做唧花蛋糕一樣,唧在銻料的邊緣,凝固後就會變成立體的線條,做得好的就像金銀飾物一樣,很精美的。我那時候很頑皮,就問師傅可不可以讓我做一次,印象很深刻,我搞砸了,師傅馬上叫我走開。但我就記住了這個手藝,我想這個方法在香港來說已經是絕活了,如果我再不做,沒有記錄的話,可能就沒有人知道了。」

梁師傅選用針筒作為工具製作「瀨粉線」。(受訪者提供)
梁師傅選用針筒作為工具製作「瀨粉線」。(受訪者提供)

今次製作,梁師傅選用針筒作為工具製作「瀨粉線」,做出來的效果更加精緻。他希望透過這次的「復刻」頭牌燈的行動,可以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傳統紮作工藝的奧妙。◇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