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來,古老的橋樑承載著風吹雨打,日夜駐守,傾聽歲月的低語、擁抱海河之壯闊。
中國是橋的故鄉,造橋歷史長達三千多年。自周文王時期的渭水浮橋起,歷代能工巧匠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數百萬件傑作。一座座樑橋、浮橋、拱橋、索橋,如玉帶、似長虹,跨越水流或山谷。它們設計巧妙、結構堅固,連接兩岸人家,也串連起許多神奇的故事。
河北趙州橋 ——世界現存最早的石拱橋
「望之如初月出雲,長虹引澗。」
遠觀趙州橋,唐代小說家張鷟在《朝野僉載》中有上述一評。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位於中國河北省趙縣城南,橫跨洨河。此橋由隋朝工匠李春建造於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大跨度單孔敞肩坦弧石拱橋。建成1,400多年來,趙州橋經過了10次水災、多次地震和戰亂,屹立不倒,實為建築奇蹟。
唐玄宗開元年間,中書令張嘉貞作《趙州橋銘》,讚該橋「用石之妙」:「趙州交河石橋,隋匠李春之蹟也。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公元1933年冬,著名建築專家梁思成和莫宗江到河北省進行野外考察,在一首童謠的啟發下,重新發現了被當地人稱為「趙州橋」的安濟橋。梁思成稱其為「中國工程界一絕」。
趙州橋的長度為50.82米、寬約9米、橋高7.23米、跨度37米多。全橋設有一大拱和四個小拱。大拱的橋洞並非普通拱橋的半圓形,而是形如一張弓,由28道拱圈拼成,每道拱圈都能獨立支撐上方重量,避免其中一道受損而影響其它拱圈。弓狀大拱使得路面坡度平緩,便於車馬行人通過。
大拱兩側各有兩個小拱,這種設計屬世界首創,既節約了石料、減輕了橋重,還可增加橋洞的過水量,減輕洪水對橋身的衝擊。此外,拱上加拱,更顯美觀。
趙州橋兼具美學與科學。全橋結構勻稱,造型及用料與四周景色諧和相融,橋上的各個部件裝飾精美,欄板及望柱上雕有各式石雕,包括蛟龍、獸面、花飾、竹節等,古樸動人。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在著作《中華科技文明史》中寫道:「在西方,圓弧拱橋都被看作是偉大的傑作,而中國的傑出工匠李春,約在公元610年修築了可與之輝映,甚至技藝更加超群的拱橋。」
趙州橋自唐代起,經過數次整修。公元1954年至1956年的爭議性修復顯著改變了大橋的外形與施工工藝,令這座古橋名存實亡。梁思成曾對此表示痛心和遺憾。
今天遊客見到的趙州橋的欄板和欄柱,都是在那次大修中以新石料重製的,而發掘出土的、有千年歷史的原欄板並未使用。橋面上傳說中柴王爺獨輪車留下的「車轍溝」和張果老騎驢的「驢蹄印」也是人工磨出來的。
北京盧溝橋 ——華北最長古石橋
「河上有一美麗石橋,各處橋樑之美鮮有及之者。」
在《馬可‧波羅遊記》裏,意大利商人描述了自北京出發「騎行十里」後所見的石橋——盧溝橋,此橋因此被西方人稱作「馬可‧波羅橋」。
盧溝橋亦作「蘆溝橋」、「永定橋」,因跨越蘆溝(今永定河)而得名。金朝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金章宗開工興建盧溝橋,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竣工。盧溝橋全長266.5米、寬9.3米,是華北最長的古代石橋、中國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圓弧拱橋。它是舊時北京向西南方向的最主要通道。
凡親臨此橋者,無不讚歎其宏偉、古樸和美麗。高超的工藝、恢宏的布局、精美的雕刻,成就了一處傳奇性的建築。
1. 結構與工藝
盧溝橋有10座橋墩、11個橋拱,採用框式縱連式砌拱,拱券的跨徑與橋墩的距離一致,由橋的兩端逐漸向橋中心增大。橋拱矢跨比率約為1:3.5 ,這使得橋的造型更加美觀、橋面較為平緩而實用,但同時增大了建造的難度。
橋身全部用堅固的花崗岩建成,關鍵部位由銀錠鐵榫連接。橋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為流線型的分水尖,以減少水流對橋孔的壓力。每個分水尖上安置一根邊長26厘米的三角鐵柱(俗稱「斬龍劍」),用以迎擊洪水和冰塊,保護橋墩和橋身。
公元1991年,有關部門在整修盧溝橋的橋墩時發現,金朝工匠以「鐵柱穿石」的方法固定橋基,而不是常用的「插柏為基」。文物考古專家和橋樑專家對此感到非常興奮,因為這是世人前所未見的創新。
實地測量顯示,800多年來,盧溝橋的10個橋墩沉陷幅度最大未超過12厘米,足見橋基之堅固。上世紀70年代,曾有載重429噸的大型平板車從橋上安然通過,而附近的現代公路卻無法承受。
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乾隆帝作〈重葺盧溝橋記〉,簡述了上一年修繕盧溝橋的情況,其中寫道,工匠本打算拆掉橋拱重築,可是當橋面的石塊被拆開後,他們發現內部結構「石工鱗砌,錮以鐵釘,堅固莫比」,「實不易拆,且既拆亦必不能如舊之堅固也。」結果只是橋面石被換新而已。
乾隆感慨道:「朕因是思之,渾河巨浪,勢不可擋,是橋經數百年而弗動,非古人用意精而建基固,則此橋必不能至今,然非拆其表而觀其裏,亦不能知古人措意之精、用工之細如是亟也。夫以屹如石壁之工,拆而重築,既費人力,又毀成功,何如仍舊貫乎?」
2. 石獅子
盧溝橋的兩端,各有一對華表,昭示橋之尊貴。踏上長橋,一幅華美的石雕畫卷展現在眼前:兩側的石護欄共有281根望柱,望柱高1.4米,柱頭刻蓮座,座下為荷葉墩。柱頂刻有許多石獅,它們大小不一、千姿百態、呼之欲出。
《馬可‧波羅遊記》裏寫道:「橋兩旁皆有大理石欄,又有柱,獅腰承之。柱頂別有一獅。此種石獅甚巨麗,雕刻甚精。」
長久以來,民間流傳著一句歇後語:「盧溝橋的獅子——數不清。」這是為何?原來,大獅子容易數清,可是在大獅子身上,工匠們還雕刻了許多小獅子,最小的才幾厘米。它們或隱或現,似乎在和人捉迷藏,實在不易察覺。
古書《從海記》中說:「橋柱刻獅凡六百二十有七。」目前,經過統計,公開的通用數據為:盧溝橋總計有501隻石獅。這些石獅大多為明、清時期雕刻的,也有少量為金、元時期雕刻的。
著名建築學家羅哲文在〈名聞中外的盧溝橋〉中描繪石獅說:「有的昂首挺胸,仰望雲天;有的雙目凝神,注視橋面;有的側身轉首,兩兩相對,好像在交談;有的在撫育獅兒,好像在輕輕呼喚;橋南邊東部有一隻石獅,高豎起一隻耳朵,好似在傾聽著橋下潺潺的流水和過往行人的說話⋯⋯」
3. 盧溝曉月
曾經,盧溝橋邊,拂曉時分,月兒西沉,月影倒映河面,清幽靜謐。據說,金章宗完顏璟對此橋邊月色甚為推崇,故送給此景觀一個雅號——「盧溝曉月」,此景即成為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
明代鄒緝題《北京八景圖》說:「橋之路,西通關峽,南達江淮,兩旁多旅舍。以其密爾京都,行人使客,往來絡繹,疏星曉月,曙景蒼然,亦一奇也,故曰盧溝曉月。」
盧溝橋東端,有乾隆帝御筆親題的「盧溝曉月」碑,原碑亭已毀。石碑的背面刻有乾隆的〈盧溝曉月〉詩:
「茅店寒雞咿喔鳴,曙光斜漢欲參橫。
半鉤留照三秋淡,一蝀分波夾鏡明。
入定衲憎心共印,懷程客子影猶驚。
邇來每踏溝西道,觸景那忘黯爾情。」
明月映照下,厚重的石板,負載了800多年的車輪滾滾、濁浪清流。橋下的永定河、北京的「母親河」,從波濤洶湧到30多年前乾枯斷流。失去了水的滋潤,古橋也似乎陷入沉默。◇(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