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橋的故鄉,造橋歷史長達三千多年。自周文王時期的渭水浮橋起,歷代能工巧匠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數百萬件傑作。
泉州洛陽橋——最早的跨海石橋
「路盡平疇水色空,飛梁遙跨海西東。潮來直湧千尋雪,日落斜橫百丈虹。」(明·徐火勃《詠萬安橋》)
洛陽潮聲,名滿泉州。洛陽石橋,威震四方。
洛陽橋,又名萬安橋,位於福建泉州洛陽江入海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跨海大橋。它氣魄雄偉、工藝高超,擁有「海內第一橋」「天下第一橋」美譽,與河北「趙州橋」齊名。
相傳唐朝時,唐宣宗微服出巡至泉州惠安縣西北的一條河旁,稱其周邊的風景與洛陽有些相似,此河遂得名「洛陽江」。古時的洛陽江,「水闊五里,波濤滾滾」,人們祈求平安過渡,便稱此渡口為「萬安渡」。
據《泉州府志》記載,北宋慶曆年間,當地人李寵曾在「萬安渡」以石塊砌成橋墩、以木板作橋面搭建浮橋供人過江,但該橋多次被沖毀。北宋·皇祐五年(公元1053年)四月,王實等人在浮橋的基礎上修建石橋,標誌著洛陽橋正式動工。後來,蔡襄調任泉州知州,他在位期間主動參與並主持建橋工程。
蔡襄與主要造橋者盧錫等人集思廣益,因應江寬流急的難題,創造了「筏形基礎」的新方法。他們在江底沿著橋的中線拋下大量大石頭,築起一條二十多米寬、二里長的水下長堤,作為橋墩的基址,然後在石堤上用條石一排橫、一排直地壘砌橋墩。這種技術,歐洲人直到19世紀才開始採用。
洛陽橋的橋墩很有特色:頭尖、中間大,狀如船形,可經受上游江流和下游海潮的交互衝擊。
為了鞏固橋基,工匠們在橋下養殖牡蠣,利用其繁殖速度快、外殼附著力強的特點,把橋基和橋墩牢固地膠結成整體。「種蠣固基法」開創了將生物學應用於橋樑工程的世界先例。
在沒有起重機械的情況下,運送上噸重的條石來鋪設橋面是一大挑戰。北宋先人採用了節省人力的「浮運架樑法」。他們先用船筏浮載石樑,運至橋下定位,然後利用潮水漲落,將石塊升至墩面,再加以固定。這種「浮運」法,現在也很通行。
北宋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十二月,洛陽橋終於建成,歷時六年八個月,全部由民間捐資。蔡襄為此題寫了153字的《萬安橋記》,概述建橋的過程、橋之功用及築橋功臣,其中寫道:
「其長三千六百尺,廣丈有五尺,翼以扶欄,為其長而兩之。糜金錢一千四百萬,求諸施者。渡實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職其事者:廬錫、王實、許忠、浮圖義波、宗善等十有五人。」
洛陽橋飛渡洛江天塹,轟動一時。泉州是北宋時期的著名港口,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此橋極大地促進了泉州的區域交通、經濟發展及海外經貿活動,而且觸發了當地的造橋熱潮。在這個時期,福建新建的石樑、石墩橋在各個方面都達到了新的水平,在中、外建橋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洛陽橋從江岸的石砌江堤延伸而出,經過名為「中洲」的江心小島,南側接入洛江區境內。此橋原長1,116米,闊約5米,橋墩46座,橋孔47個,橋欄柱500根,柱上端雕有許多石獅。現存最新實測橋長的數據為731.29米,這是由於兩岸大量工程佔據了部份引橋橋面所致。
洛陽橋還附帶著許多文物古蹟:「中洲」島上現存兩座石亭,護欄外側現存7座石塔。南、北兩側橋頭各有兩尊護橋石雕神像,均為北宋時期所作。橋的北側、「中洲」和南側共有26方修橋碑記。後人為紀念蔡襄,在橋南建造了蔡忠惠公祠,《萬安橋記》石碑即立於祠內。
潮州湘子橋 ——世界首座啟閉式橋樑
廣濟橋,俗稱「湘子橋」,潮州八景之一,位於廣東潮州古城的東門外,橫跨韓江,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的交通要津。它是世界上首座啟閉式橋樑,集樑橋、浮橋、拱橋於一體,屬中國古橋的孤例。
廣濟橋初名康濟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最早是由浮船連結而成的浮橋,後自兩岸向江心逐墩修築,至南宋·紹定元年(公元1228年)建成23墩。由於水急浪大和漕運的需要,中段未建成石墩,而以24條木船接成浮橋。
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潮州知府王源開始主持重修損壞嚴重的大橋。他籌募一萬多兩金銀,全面加固橋墩,並用幾千斤重的鐵索將24條新木船連結起來,終於連貫東西,民眾不再需要擺渡過江。王源還用修繕的盈餘在橋上修築了12座樓閣、126間橋屋,供商家使用。
後來梭船在明·嘉靖九年減少了六條,「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形成。清·乾隆進士鄭蘭枝在「潮州八景」詩中歎曰:
「湘江春曉水迢迢,十八梭船鎖畫橋。」
每當韓江發洪水時,浮船橋段被解開,洪流得以傾瀉,江水對橋墩的衝擊力也可緩解。樑、舟結合之舉,不僅具水利功效,而且令大橋在動靜起伏中顯得變化多姿。
清朝文人檀萃在《楚庭稗珠錄》之〈粵囊〉裏記載:
「潮州東門外濟川橋……晨夕兩開,以通舟棋。」
廣濟橋別具一格,它既是水陸必經之路,又作關卡。官府曾在橋上設稅所,收取鹽稅。橋上往來行人絡繹不絕,店舖林立,有茶樓、酒肆飯館,也有唱戲的、下棋的、耍猴的、問卦的,熱鬧非凡。明、清時期不少文人都描寫過「一里長橋一里市」的潮景風情。
近八百年來,廣濟橋歷經多次修繕。目前橋全長約520米,現存古橋墩21座。
廣濟橋從無到有,從簡單至華美,歷經宋、明兩代,前後兩百多年。關於這座橋,民間流傳著許多趣事奇談。
明代潮州知府王源在任時主政有方、修橋利民,他率眾「撲石」的事跡甚為神奇。清·光緒年間出版的《海陽縣誌》對此有明確記載。
話說王源擴建湘子橋期間,西湖山上有兩塊巨大的、狀似蟾蜍的怪石經常作怪,導致潮州常鬧水災、火災。王源聽聞,便帶領官、民一百人上山劈開巨石,不僅消除了禍害,還為建橋補充了石材。明·正統元年七月初七,王源題寫了除怪石詩,此詩及「潮州知府王源除怪石」的字樣均被刻在石上,但是「文革」時,韓江改道,此石被炸毀。
湘子橋的東橋,有一座牌坊,上書「民不能忘」。這是潮州民眾為紀念清·咸豐年間的知府吳均而設的。某年,韓江水漲,漫上城牆,情況危急。吳均於東門樓上祭水,但水一直不退。吳均便把自己的官帽和官服都扔到水裏,表示與潮城共存亡,洪水居然退了。這便是「吳府公祭水」的佳話。
「仙佛造橋」的傳說流傳最廣。相傳唐代文學家韓愈被貶任潮州刺史後,他請姪孫韓湘子等八仙與潮州的廣濟和尚鬥法造橋。兩人分別從江的東岸和西岸往中間修,天亮時鬥法結束,橋還沒有造完。廣濟和尚就用禪杖、何仙姑用蓮花化作了巨纜和十八隻梭船,把兩段橋墩連接起來。因此,江東岸和西岸的居民給橋取了不同的名字:「湘子橋」和 「廣濟橋」。
結語
潮起潮落,古橋巍巍。橋因水而成,承上天之力、將非凡的綺麗溶於自然、匯入歷史。先人的智慧、傳統的神力,寫下永遠的傳奇。◇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